建筑物减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3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物减震支架,包括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剪叉机构包括第一剪叉单元及第二剪叉单元,第一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第二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第一剪叉单元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一滑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剪叉单元底部铰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提高减震特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减震支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减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减震支架。
技术介绍
减震,即建筑减震技术,建筑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弹塑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减震支架是用于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的装置,然而,传统的减震支架多注重减震效果而很少侧重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导致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减震支架内的弹簧与壳体极其容易脱离,即发生散架现象,进而导致减震效果得不到发挥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传统减震支架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提高减震特性及稳定性的建筑物减震支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减震支架,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包括第一剪叉单元及第二剪叉单元,所述第一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剪叉单元,所述第二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二剪叉单元,所述第一剪叉单元及所述第二剪叉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剪叉单元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铰接,以形成所述剪叉机构;所述第一剪叉单元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每个所述第一挡板与其相邻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剪叉单元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板,每个所述第二挡板与其相邻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部到所述第一限位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部到所述第二限位槽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剪叉单元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铰接的两个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沿竖直方向并排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沿水平方向并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建筑物减震支架通过设置所述剪叉机构、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第二弹簧,在当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一方面所述剪叉机构能够抵抗变形以及承受不同方向的冲击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所述剪叉机构在受到冲击载荷后能够快速响应,并且在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达到较高的缓冲效果,从而提高了减震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建筑物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建筑物减震支架带有第三弹簧及第四弹簧的结构图;图3为两个减震组件串联时建筑物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两个减震组件并联时建筑物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剪叉机构;4、第一剪叉单元;5、第二剪叉单元;6、第一剪叉杆;7、第二剪叉杆;8、第一滑块;9、第一挡板;10、第一弹簧;11、第二滑块;12、第二挡板;13、第二弹簧;14、第一限位板;15、第一限位槽;16、第一限位块;17、第二限位板;18、第二限位槽;19、第二限位块;20、第三弹簧;21、第四弹簧;22、减震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一种建筑物减震支架,包括减震组件22,所述减震组件22包括第一支撑板1及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沿竖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3,所述剪叉机构3包括第一剪叉单元4及第二剪叉单元5,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6,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6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即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为X型,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7,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7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即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为X型,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及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铰接,以形成所述剪叉机构3;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滑块8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块8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9,每个所述第一挡板9与其相邻所述第一滑块8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10,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块8的运动;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滑块11沿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滑块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板12,每个所述第二挡板12与其相邻所述第二滑块1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3,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块11的运动;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4,所述第一限位板14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14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6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6,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5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块16沿所述第一限位槽15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7,所述第二限位板17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17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8,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7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9,所述第二限位块19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8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块19沿所述第二限位槽18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限位块16的底部到所述第一限位槽15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9的底部到所述第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22),所述减震组件(22)包括第一支撑板(1)及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沿竖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3),所述剪叉机构(3)包括第一剪叉单元(4)及第二剪叉单元(5),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6),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6)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7),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7)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及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铰接,以形成所述剪叉机构(3);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块(8)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9),每个所述第一挡板(9)与其相邻所述第一滑块(8)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滑块(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板(12),每个所述第二挡板(12)与其相邻所述第二滑块(1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4),所述第一限位板(14)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14)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6)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6),所述第一限位块(16)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5)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7),所述第二限位板(17)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17)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8),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7)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9),所述第二限位块(19)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8)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16)的底部到所述第一限位槽(15)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9)的底部到所述第二限位槽(18)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22),所述减震组件(22)包括第一支撑板(1)及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沿竖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3),所述剪叉机构(3)包括第一剪叉单元(4)及第二剪叉单元(5),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6),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6)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7),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7)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及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铰接,以形成所述剪叉机构(3);所述第一剪叉单元(4)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块(8)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9),每个所述第一挡板(9)与其相邻所述第一滑块(8)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二剪叉单元(5)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滑块(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板(12),每个所述第二挡板(12)与其相邻所述第二滑块(1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