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30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包括设置于窑洞内部顶面上的一排拱圈和设置于窑洞外部顶面上的两个拧紧装置,所述拱圈的顶面均与窑洞内部的顶面相抵,拱圈与拱圈之间均通过一根以上的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拱圈的顶面上均固定安装一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一端均穿过窑洞顶部的黄土延伸至外界,拧紧装置均由大型螺母、大型圆环、一块以上的承受板和一根以上的握把组成,窑洞内部的两侧内壁上均垂直设有一根以上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压紧窑洞顶部的黄土,使顶部的黄土更加的牢固,同时也增加了顶部的承受力,避免了坍塌,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的黄土窑洞来说,由于上部缺少支撑和压紧的结构,使得窑洞上部的黄土较为松软,一般旦发生振动,就可能造成窑洞顶部的局部坍塌或者崩塌,容易对窑洞内部生活的人们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压紧窑洞顶部的黄土,使顶部的黄土更加的牢固,同时也增加了顶部的承受力,避免了坍塌,增加了安全性的窑洞的抗震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包括设置于窑洞内部顶面上的一排拱圈和设置于窑洞外部顶面上的两个拧紧装置,所述拱圈的顶面均与窑洞内部的顶面相抵,拱圈与拱圈之间均通过一根以上的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拱圈的顶面上均固定安装一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一端均穿过窑洞顶部的黄土延伸至外界,拧紧装置均由大型螺母、大型圆环、一块以上的承受板和一根以上的握把组成,窑洞内部的两侧内壁上均垂直设有一根以上的支撑杆,每一侧支撑杆的数量均与拱圈的数量相同,支撑杆的底面均与窑洞内部的底面相抵,支撑杆的顶面均与拱圈相抵,支撑杆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一插杆,插杆一端均插入黄土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大型螺母均套在延伸至外界的第二螺纹杆,并与第二螺纹啮合连接,大型圆环均套在大型螺母外,一块以上的承受板均设置于大型螺母与大型圆环之间,并均呈环形结构分布,承受板一端均与大型螺母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大型圆环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握把的数量与承受板的数量相同,握把分布固定安装于承受板的表面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大型螺母、大型圆环和承受板的底面均与窑洞外部的顶面相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拱圈、承受板和大型圆环均由木质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大型螺母和握把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压紧窑洞顶部的黄土,使顶部的黄土更加的牢固,同时也增加了顶部的承受力,避免了坍塌,增加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拧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拱圈的结构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包括设置于窑洞内部顶面上的一排拱圈1和设置于窑洞外部顶面上的两个拧紧装置,所述拱圈1的顶面均与窑洞内部的顶面相抵,拱圈1与拱圈1之间均通过一根以上的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拱圈1的顶面上均固定安装一第二螺杆6,第二螺杆6一端均穿过窑洞顶部的黄土延伸至外界,拧紧装置均由大型螺母2、大型圆环5、一块以上的承受板3和一根以上的握把4组成,窑洞内部的两侧内壁上均垂直设有一根以上的支撑杆7,每一侧支撑杆7的数量均与拱圈1的数量相同,支撑杆7的底面均与窑洞内部的底面相抵,支撑杆7的顶面均与拱圈1相抵,支撑杆7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一插杆8,插杆8一端均插入黄土中,通过支撑杆增加了拱圈的支撑力,也增加了抗震效果。本实施例中,大型螺母2均套在延伸至外界的第二螺纹6杆,并与第二螺纹6啮合连接,大型圆环5均套在大型螺母2外,一块以上的承受板3均设置于大型螺母2与大型圆环5之间,并均呈环形结构分布,承受板3一端均与大型螺母2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大型圆环5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握把4的数量与承受板3的数量相同,握把4分布固定安装于承受板3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中,大型螺母2、大型圆环5和承受板3的底面均与窑洞外部的顶面相抵。本实施例中,拱圈1、承受板3和大型圆环5均由木质材料制成,减轻了成本。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第二螺杆6、大型螺母2和握把4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增加了牢固性,避免了断裂。工作原理:通过旋转承受板能有效的带动大型螺母,使大型螺母下移,直至使大型螺母、承受板和大型圆环的窑洞的顶部相抵,同时通过承受板和拱圈能有效的将窑洞顶部的黄土压紧,增加了黄土的牢固性,其中,只要窑洞的顶部的黄土不是全部的坍塌,那么通过拱圈能有效的将顶部的黄土支撑住,避免了黄土的掉落,增加了安全性,其中,由于拧紧装置与第二螺杆之间螺纹连接,从而更换和维修较为简单。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窑洞内部顶面上的一排拱圈和设置于窑洞外部顶面上的两个拧紧装置,所述拱圈的顶面均与窑洞内部的顶面相抵,拱圈与拱圈之间均通过一根以上的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拱圈的顶面上均固定安装一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一端均穿过窑洞顶部的黄土延伸至外界,拧紧装置均由大型螺母、大型圆环、一块以上的承受板和一根以上的握把组成,窑洞内部的两侧内壁上均垂直设有一根以上的支撑杆,每一侧支撑杆的数量均与拱圈的数量相同,支撑杆的底面均与窑洞内部的底面相抵,支撑杆的顶面均与拱圈相抵,支撑杆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一插杆,插杆一端均插入黄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洞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窑洞内部顶面上的一排拱圈和设置于窑洞外部顶面上的两个拧紧装置,所述拱圈的顶面均与窑洞内部的顶面相抵,拱圈与拱圈之间均通过一根以上的第一螺杆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拱圈的顶面上均固定安装一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一端均穿过窑洞顶部的黄土延伸至外界,拧紧装置均由大型螺母、大型圆环、一块以上的承受板和一根以上的握把组成,窑洞内部的两侧内壁上均垂直设有一根以上的支撑杆,每一侧支撑杆的数量均与拱圈的数量相同,支撑杆的底面均与窑洞内部的底面相抵,支撑杆的顶面均与拱圈相抵,支撑杆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一插杆,插杆一端均插入黄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洞的抗震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宁娜赵振炜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