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39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螺旋桨、转动器、内圈、挡环、安装件、杆套、传感器、支撑座,所述挡环分设两侧且上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挡环形状一致,采用间隔安装一体方式,所述挡环与内圈采用紧密贴合方式相连,构成具有缺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圈以内凹处为点分成左右腔,两腔内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下端与转动器采用旋转摩擦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呈“Y”形结构,对应设在挡环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转动器与螺旋桨的转动压力,及时将压力变化传送到平台上,及时对无人机发出下降的指令,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属于无人机设备

技术介绍
保护装置是一种用来保护无人机旋翼的装置,旋翼是旋翼航空器的主要升力部件,又称升力螺旋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642344.2的一种无人机旋翼保护装置,用于安装在旋翼支撑上保护旋翼,包括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与多个上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拉杆的另一端与同一个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挡圈还与多个下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拉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一个挂钩,所述上拉杆沿所述环形挡圈周向均布,所述下拉杆沿所述环形挡圈周向均布,且与所述下拉杆配合的旋翼支撑上安装有多个挂钩杆,所述旋翼支撑上部包括滑移段和固定段,所述固定段设置在滑移段上部,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安装环可旋转的连接,且所述滑移段直径小于所述安装环内孔直径。本技术的无人机旋翼保护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快速。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保护装置无法在螺旋桨压力失调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处理,容易损坏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保护装置无法在螺旋桨压力失调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处理,容易损坏部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螺旋桨、转动器、内圈、挡环、安装件、杆套、传感器、支撑座,所述挡环分设两侧且上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挡环形状一致,采用间隔安装一体方式,所述挡环与内圈采用紧密贴合方式相连,构成具有缺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圈以内凹处为点分成左右腔,两腔内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下端与转动器采用旋转摩擦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呈“Y”形结构,对应设在挡环内侧,所述挡环两侧之间由支撑座相连接,构成了工字型结构,所述支架开口端处设有对应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由绝缘壳体、紧固件、接收电源线、电容、密封圈、输出电源线组成,所述绝缘壳体一端与密封圈相连接,所述密封圈圈设在电容外部,所述电容与接收电源线相连接,所述接收电源线一端与支架内接线相连,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输出电源线与转动器接线相连,所述紧固件设在绝缘壳体的右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外两侧与安装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器对应设在支架开口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杆套设在支撑座的外露两侧部位,采用嵌合安装方式。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通过挡环与支架构成连接关系。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侧边与杆套相接触,采用摩擦相触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电容为陶瓷电容,采用内置安装方式。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电源线与电容相连,采用多通道连接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设备主要通过螺旋桨带动机体盘旋在天空中,由挡环与内圈构成的框架实现保护,通过在支架内设有的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转动器与螺旋桨的转动压力,首先通过接收电源线连接机体电控盒,以此获得驱动电源,在绝缘壳体薄片表面形成半导体变形压力,通过紧固件与密封圈实现安装紧固作用,通过外力使薄片变形而产生的阻抗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容连接的输出电源线接收,能够及时将压力变化传送到平台上,及时对无人机发出下降的的指令,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感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单独挡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输出电源线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支架-1、螺旋桨-2、转动器-3、内圈-4、挡环-5、安装件-6、杆套-7、传感器-8、绝缘壳体-801、紧固件-802、接收电源线-803、电容-804、密封圈-805、输出电源线-806、支撑座-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1、螺旋桨2、转动器3、内圈4、挡环5、安装件6、杆套7、传感器8、支撑座9,所述挡环5分设两侧且上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挡环5形状一致,采用间隔安装一体方式,所述挡环5与内圈4采用紧密贴合方式相连,构成具有缺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圈4以内凹处为点分成左右腔,两腔内设有螺旋桨2,所述螺旋桨2下端与转动器3采用旋转摩擦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1呈“Y”形结构,对应设在挡环5内侧,所述挡环5两侧之间由支撑座9相连接,构成了工字型结构,所述支架1开口端处设有对应传感器8;所述传感器8由绝缘壳体801、紧固件802、接收电源线803、电容804、密封圈805、输出电源线806组成,所述绝缘壳体801一端与密封圈805相连接,所述密封圈805圈设在电容804外部,所述电容804与接收电源线803相连接,所述接收电源线803一端与支架1内接线相连,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输出电源线806与转动器3接线相连,所述紧固件802设在绝缘壳体801的右表面上,所述支撑座9外两侧与安装件6相连接,所述转动器3对应设在支架1开口端上,所述杆套7设在支撑座9的外露两侧部位,采用嵌合安装方式,所述支撑座9通过挡环5与支架1构成连接关系,所述安装件6侧边与杆套7相接触,采用摩擦相触方式。本专利所说的电容804是电容器的简称,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在进行使用时,设备主要通过螺旋桨2带动机体盘旋在天空中,由挡环5与内圈4构成的框架实现保护,通过在支架1内设有的传感器8,能够实时检测转动器3与螺旋桨2的转动压力,首先通过接收电源线803连接机体电控盒,以此获得驱动电源,在绝缘壳体801薄片表面形成半导体变形压力,通过紧固件802与密封圈805实现安装紧固作用,通过外力使薄片变形而产生的阻抗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容804连接的输出电源线806接收,能够及时将压力变化传送到平台上,及时对无人机发出下降的的指令,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保护装置无法在螺旋桨压力失调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处理,容易损坏部件,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及时将压力变化传送到平台上,及时对无人机发出下降的的指令,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如下所述:绝缘壳体801一端与密封圈805相连接,所述密封圈805圈设在电容804外部,所述电容804与接收电源线803相连接,所述接收电源线803一端与支架1内接线相连,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输出电源线806与转动器3接线相连,所述紧固件802设在绝缘壳体801的右表面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1)、螺旋桨(2)、转动器(3)、内圈(4)、挡环(5)、安装件(6)、杆套(7)、传感器(8)、支撑座(9),所述挡环(5)分设两侧且上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挡环(5)形状一致,采用间隔安装一体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5)与内圈(4)采用紧密贴合方式相连,构成具有缺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圈(4)以内凹处为点分成左右腔,两腔内设有螺旋桨(2),所述螺旋桨(2)下端与转动器(3)采用旋转摩擦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1)呈“Y”形结构,对应设在挡环(5)内侧,所述挡环(5)两侧之间由支撑座(9)相连接,构成了工字型结构,所述支架(1)开口端处设有对应传感器(8);所述传感器(8)由绝缘壳体(801)、紧固件(802)、接收电源线(803)、电容(804)、密封圈(805)、输出电源线(806)组成,所述绝缘壳体(801)一端与密封圈(805)相连接,所述密封圈(805)圈设在电容(804)外部,所述电容(804)与接收电源线(803)相连接,所述接收电源线(803)一端与支架(1)内接线相连,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输出电源线(806)与转动器(3)接线相连,所述紧固件(802)设在绝缘壳体(801)的右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翼无人机的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1)、螺旋桨(2)、转动器(3)、内圈(4)、挡环(5)、安装件(6)、杆套(7)、传感器(8)、支撑座(9),所述挡环(5)分设两侧且上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挡环(5)形状一致,采用间隔安装一体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5)与内圈(4)采用紧密贴合方式相连,构成具有缺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圈(4)以内凹处为点分成左右腔,两腔内设有螺旋桨(2),所述螺旋桨(2)下端与转动器(3)采用旋转摩擦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1)呈“Y”形结构,对应设在挡环(5)内侧,所述挡环(5)两侧之间由支撑座(9)相连接,构成了工字型结构,所述支架(1)开口端处设有对应传感器(8);所述传感器(8)由绝缘壳体(801)、紧固件(802)、接收电源线(803)、电容(804)、密封圈(805)、输出电源线(806)组成,所述绝缘壳体(801)一端与密封圈(805)相连接,所述密封圈(8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彬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鑫灿品牌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