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27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及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包括:芯轴、橡胶主簧和支架,芯轴插设在橡胶主簧中,支架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上设置有加速限位块和减速限位块,橡胶主簧位于加速限位块和减速限位块之间,芯轴与加速限位块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芯轴与减速限位块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差值的范围为3mm~3.5mm,加速限位块与橡胶主簧相对的一面为具有凸出部的弧形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避免动力总成后悬置的刚性产生突变,减小了加速工况下悬置刚度突变引起轰鸣声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上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是汽车重要性能指标,已经成为顾客在选择汽车时关注的焦点。不论是动力总成激励,还是粗糙路面激励,均会通过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传递到车身及副车架,影响顾客驾乘舒适性。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是汽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支撑动力总成重量并隔离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以及作为吸震器衰减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因此,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匹配设计优劣直接影响整车NVH性能。现有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通过设置橡胶主簧和加速限位块,提高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的刚度。现有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在加速工况下,橡胶主簧与加速限位块易出现异常现象,导致后悬置结构刚度发生突变,从而引起整车加速轰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及汽车,该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在汽车加速情况下,不易发生刚性突变,减小了整车加速轰鸣。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包括:芯轴、橡胶主簧和支架,所述芯轴插设在所述橡胶主簧中,所述支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橡胶主簧和支架,所述芯轴插设在所述橡胶主簧中,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壁上固定且相对设置有加速限位块和减速限位块,所述橡胶主簧位于所述加速限位块和所述减速限位块之间,所述芯轴与所述加速限位块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芯轴与所述减速限位块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的范围为3mm~3.5mm,所述加速限位块与所述橡胶主簧相对的一面为具有凸出部的弧形缓冲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橡胶主簧和支架,所述芯轴插设在所述橡胶主簧中,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壁上固定且相对设置有加速限位块和减速限位块,所述橡胶主簧位于所述加速限位块和所述减速限位块之间,所述芯轴与所述加速限位块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芯轴与所述减速限位块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的范围为3mm~3.5mm,所述加速限位块与所述橡胶主簧相对的一面为具有凸出部的弧形缓冲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限位块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加速限位块的棱边具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所述芯轴插入所述第一橡胶块和所述第二橡胶块之间,所述芯轴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橡胶块和所述第二橡胶块均硫化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浩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