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081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包括刚性防尘罩、刚性弹簧、行走轮和电机,刚性防尘罩左侧两侧均安装有挡板,挡板一侧安装有刚性弹簧,刚性弹簧上端安装有六角螺母,刚性弹簧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弹簧伸缩杆,刚性弹簧下端安装有销轴,销轴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连接轴,挡板底端安装有回转轴,刚性防尘罩左侧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刚性弹簧和电机,通过预先压紧刚性弹簧,使驱动机构产生对地压力,从而产生驱动力,该机构成对使用,形成差分式驱动,地面不平时自动适应,有缓冲效果,避免刹车时整车前倾、点头现象,同时电机也提供了相应的动力,实用性较高。

A driving wheel buffer structure for mobile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ffer structure of the driving wheel of a mobile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rigid dust cover, a rigid spring, a walking wheel and a motor. The left and both sides of the rigid dust cover are equipped with a baffle plate, the one side of the baffle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rigid sp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rigid spring is equipped with a hexagonal nut, and the inner center of the rigid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 telescopic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in shaft at the lower end of a rigid spring, a movable connecting shaft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pin shaft, a rotary shaft at the bottom of the baffle plate, a walking wheel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igid dust shield, and a mounting plate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walk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tightens the rigid elasticity in advance through a rigid spring and a motor. Spring, so that the driving mechanism produces pressure on the ground, resulting in driving force, the machine is used to form a differential drive, when the ground is uneven, automatic adaptation, buffer effect, to avoid braking when the whole vehicle tilt forward, nodding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otor also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power, high practic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物流车设备
,尤指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和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中,多是以电机、减速器通过联接件,串联联接到轮体上,由于采用了多级传动,形成累计误差的环节较多,也造成了驱动轮系的轴向尺寸偏大,因而降低了传动精度和增大了结构尺寸,同时也提高了制造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机器人小车在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里使用得越来越多。传统的移动机器人小车的驱动装置一般是由电机驱动,采用复杂齿轮机构来驱动滚轮行走。但是上述的结构的驱动机构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机构复杂,后期维修维护不方便;第二是现有的驱动机构在不平整的道路行驶时,小车的车体容易倾斜而导致翻车,既损坏车辆又会导致车上的货物摔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实用性高的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存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刚性防尘罩、刚性弹簧、行走轮和电机,刚性防尘罩左侧两侧均安装有挡板,挡板一侧安装有刚性弹簧,刚性弹簧上端安装有六角螺母,刚性弹簧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弹簧伸缩杆,刚性弹簧下端安装有销轴,销轴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连接轴,挡板底端安装有回转轴,刚性防尘罩左侧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外侧设置有小型轴杆,行走轮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内侧设置有转速感应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刚性弹簧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每一组的刚性弹簧的尺寸大小相等,刚性弹簧具有减震作用,提高了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弹簧式伸缩杆的一侧末端设置有螺纹,且六角螺母与弹簧伸缩杆通过螺纹连接,且弹簧伸缩杆的长度大于刚性弹簧的高度,保证了装置部件间连接的稳固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安装板的一种圆盘结构,安装板关于行走轮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行走轮的直径大于安装板的直径大小,提高了行走轮工作时的平稳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速感应器的数量为两组,小型轴杆的数量设置有六组,且小型轴杆的直径小于回转轴的直径大小,通过不同轴类零件的连接,提高了装置部件间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通过设置的刚性弹簧和电机,通过预先压紧刚性弹簧,使驱动机构产生对地压力,从而产生驱动力,该机构成对使用,形成差分式驱动,地面不平时自动适应,有缓冲效果,避免刹车时整车前倾、点头现象,同时电机也提供了相应的动力,通过设置的转速感应器和行走轮,在行走轮腔体中集成有减速机,这样减少了整个集体长度,节约空间,减少相应的制造成本,同时转速感应器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速度控制,保证在不平整的路面行驶时,不会发生因倾斜而发生翻车的现象,保证了行车的安全以及车上货物的安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中标号:1、刚性防尘罩;2、刚性弹簧;3、六角螺母;4、挡板;5、活动连接轴;6、安装板;7、电机;8、回转轴;9、小型轴杆;10、销轴;11、行走轮;12、弹簧式伸缩杆;13、转速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包括刚性防尘罩1、刚性弹簧2、行走轮11和电机7,刚性防尘罩1左侧两侧均安装有挡板4,挡板4一侧安装有刚性弹簧2,刚性弹簧2上端安装有六角螺母3,刚性弹簧2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2,刚性弹簧2下端安装有销轴10,销轴1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连接轴5,挡板4底端安装有回转轴8,刚性防尘罩1左侧设置有行走轮11,行走轮1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6,安装板6外侧设置有小型轴杆9,行走轮11一侧设置有电机7,电机7内侧设置有转速感应器13。刚性弹簧2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每一组的刚性弹簧2的尺寸大小相等,刚性弹簧2具有减震作用,提高了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弹簧式伸缩杆12的一侧末端设置有螺纹,且六角螺母3与弹簧伸缩杆12通过螺纹连接,且弹簧伸缩杆12的长度大于刚性弹簧2的高度,保证了装置部件间连接的稳固性,安装板6的一种圆盘结构,安装板6关于行走轮11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行走轮11的直径大于安装板6的直径大小,提高了行走轮11工作时的平稳能力,转速感应器13的数量为两组,小型轴杆9的数量设置有六组,且小型轴杆9的直径小于回转轴8的直径大小,通过不同轴类零件的连接,提高了装置部件间连接的牢固性。工作原理: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时通过给电机7通电,装置开始运行,刚性防尘罩1可以抵挡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灰尘,六角螺母3和弹簧式伸缩杆12起到一定的固定支撑作用,通过预先压紧刚性弹簧2,使驱动机构产生对地压力,从而产生驱动力,该机构成对使用,形成差分式驱动,地面不平时自动适应,有缓冲效果,避免刹车时整车前倾、点头现象,在工作时,行走轮11向目的地行走,两侧的安装板6通过小型轴杆9进行固定,使得有一定的稳定功能,同时的工作过程中,转速感应器13对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的速度实时监控,保证在不同的地面有不同的速度,并且进一步的稳定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为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通过设置的刚性弹簧2和电机7,通过预先压紧刚性弹簧,使驱动机构产生对地压力,从而产生驱动力,该机构成对使用,形成差分式驱动,地面不平时自动适应,有缓冲效果,避免刹车时整车前倾、点头现象,同时电机7也提供了相应的动力,通过设置的转速感应器13和行走轮11,在行走轮11腔体中集成有减速机,这样减少了整个集体长度,节约空间,减少相应的制造成本,同时转速感应器13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速度控制,保证在不平整的路面行驶时,不会发生因倾斜而发生翻车的现象,保证了行车的安全以及车上货物的安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防尘罩(1)、刚性弹簧(2)、行走轮(11)和电机(7),刚性防尘罩(1)左侧两侧均安装有挡板(4),挡板(4)一侧安装有刚性弹簧(2),刚性弹簧(2)上端安装有六角螺母(3),刚性弹簧(2)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2),刚性弹簧(2)下端安装有销轴(10),销轴(1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连接轴(5),挡板(4)底端安装有回转轴(8),刚性防尘罩(1)左侧设置有行走轮(11),行走轮(1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6),安装板(6)外侧设置有小型轴杆(9),行走轮(11)一侧设置有电机(7),电机(7)内侧设置有转速感应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防尘罩(1)、刚性弹簧(2)、行走轮(11)和电机(7),刚性防尘罩(1)左侧两侧均安装有挡板(4),挡板(4)一侧安装有刚性弹簧(2),刚性弹簧(2)上端安装有六角螺母(3),刚性弹簧(2)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弹簧伸缩杆(12),刚性弹簧(2)下端安装有销轴(10),销轴(1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连接轴(5),挡板(4)底端安装有回转轴(8),刚性防尘罩(1)左侧设置有行走轮(11),行走轮(1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6),安装板(6)外侧设置有小型轴杆(9),行走轮(11)一侧设置有电机(7),电机(7)内侧设置有转速感应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驱动轮缓冲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学马庆华袁常伟袁敏健柳涵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坤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