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97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它由上模板及若干凸模,下模板及若干凹模组成,上模板中设有蒸气无缝管,下模板的蒸气通道为嵌设在模板中部的若干连通的蒸气腔,蒸气腔上部与下模蒸气进气管相接,下部与蒸气排气管相通,形成一种气囊状,且相互连通的结构;另外凸模中空成腔,腔内设电发热原件。温度补充快、蒸气过气面积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生产纸质用具的模具。众所周知,一次性泡沬塑料用具对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纸代塑生产纸质用具势在必行。因此,近几年来生产纸质用具的设备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作为与上述设备匹配使用的模具却发展缓慢,其种类有纯电加热式、纯蒸气加热式等几种。纯电加热式模具结构分别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下模中嵌有发热原件。作为纯蒸气加热式模具,结构基本与纯电加热式一致,只是在模具中增设了蒸气无缝管,蒸气无缝管一端与上模蒸气进气管相通,另一端与蒸气排气管相接,以蒸气为热源。这两种模具在实际使用中均存在缺陷前者因电耗、产品成本高、传热慢、热利用率低,从而制约了纸质餐具的推广应用;后者因传热慢、温度补偿困难、生产效率低等缺陷,也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该模具能使凹模快速升温,又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及若干凸模,下模板及若干凹模,上、下模板中均设有加热管,以及上模蒸气进气管、蒸气排气管和下模蒸气进气管、蒸气排气管,其结构要点是下模板中的加热管为嵌设在模板中部的若干连通的蒸气腔,蒸气腔上部与下模蒸气进气管相接,蒸气腔下部与蒸气排气管相通。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上模板中的加热管为嵌设在上模板中的蒸气加热无缝管,蒸气加热无缝管一端与上模蒸气进气管相接,另一端与上模蒸气排气管相通。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凸模中空成腔,腔内设有电发热原件。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上模蒸气排气管与下模蒸气进气管相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结构的产品相比,本技术主要是将下模板中的蒸气无缝管改进成容器式的蒸气加热腔,使蒸气的过气面积增大,温度的补充加快。同时,上模的凸模中空成腔,腔内直接设置电发热原件,凸模装在上模板上,既有蒸气加热,又有电加热,而放在凸模内的电热元件的功率可以很小,因为热量是从内部发出的,传到凸模壁上的热量完全用上,加快了固化速度。从而克服了现有模具下模传热面积小、热能利用率低的缺陷;以及凸模完全需要上模板传热升温后再工作弊病。是一种降低生产成本、改变过去的纯电加热和纯蒸气加热方式的新型纸质用具模具。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模具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该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1及若干凸模2,下模板3及若干凹模4,凸模2中空成腔,腔内直接设置了电发热原件5。上模板1中的加热管为嵌设在上模板1中的蒸气无缝管11,蒸气无缝管11一端与上模蒸气进气管6相接,另一端与上模蒸气排气管7相通。下模板3中的加热管为嵌设在模板中部的若干连通的蒸气腔8,蒸气腔8上部与下模蒸气进气管9相接,蒸气腔8下部与蒸气排气管10相通。制作时,蒸气腔8用钢板折边焊接而成,形成一种气囊状,且内部相互连通,试压合格后与下模板3浇铸在一起组成下模。本实施例采用上模蒸气排气管7与下模蒸气进气管9相接方式。即将上模蒸气排气管7排出的余气直接通入下模蒸气腔8内,使蒸气从上模板1,经过上模蒸气排气管7和下模蒸气进气管9连接而成的软管进入下模板3中的蒸气腔8内;然后,经下模蒸气排气管10软管排入回气管道,再由疏水阀16将余气回水排出。上模板1是作固定凸模2用,蒸气无缝管是用无缝管弯曲成一定的形状,用铸铝浇铸成蒸气上模板1,凸模2用螺钉固定在蒸气板上。电加热原件5设在凸模2内腔,凸模2底部开有几只脱模工艺孔,供吹落制品时用。凹模4装在下模板3内,下模蒸气腔8是供通蒸气用。每只凹模4底部的下模板上开有三只工艺孔12,13,其中,工艺孔12供拆模具用,同时起到排气排水作用;工艺孔13作排气排水用。凹模4外围开有排气排水孔14、排气排水槽15。合模时,约70%毛坯制品的含水量从凹模4的排气排水孔14、排气排水槽15,并经工艺孔12,13排出。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一下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蒸气从上模蒸气进气管6进入上模无缝管11,给上模加热;又经上模蒸气排出管7、下模蒸气进气管9进入下模蒸气腔8,蒸气在各个相互连通的蒸气腔8内作用,使下模快速加热,余气回水最后从下模蒸气排气管10排入回气管道,再由疏水阀16将余气回水排出。与此同时,电发热原件5给凸模进行加温,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放入毛坯制品,合模时,约70%毛坯制品的含水量从凹模4的排气排水孔14、排气排水槽15,并经工艺孔12,13排出,经30至40秒钟后开模,取出制品。本模具不管是单机、整机、半自动、全自动纸浆模塑机上均可匹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1)及若干凸模(2),下模板(3)及若干凹模(4),上、下模板(1,3)中均设有加热管,以及上模蒸气进气管(6)、蒸气排气管(7)和下模蒸气进气管(9)、蒸气排气管(10),其特征是下模板(3)中的加热管为嵌设在模板中部的若干连通的蒸气腔(8),蒸气腔(8)上部与下模蒸气进气管(9)相接,蒸气腔(8)下部与蒸气排气管(10)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其特征是上模板(1)中的加热管为嵌设在上模板(1)中的蒸气加热无缝管(11),蒸气加热无缝管(11)一端与上模蒸气进气管(6)相接,另一端与上模蒸气排气管(7)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其特征是在凸模(2)中空成腔,腔内设有电发热原件(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其特征是上模蒸气排气管(7)与下模蒸气进气管(9)相接。专利摘要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它由上模板及若干凸模,下模板及若干凹模组成,上模板中设有蒸气无缝管,下模板的蒸气通道为嵌设在模板中部的若干连通的蒸气腔,蒸气腔上部与下模蒸气进气管相接,下部与蒸气排气管相通,形成一种气囊状,且相互连通的结构;另外凸模中空成腔,腔内设电发热原件。温度补充快、蒸气过气面积大。文档编号D21J3/00GK2477694SQ01202888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建成 申请人:浙江衢州绿色餐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浆模塑蒸气电加热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1)及若干凸模(2),下模板(3)及若干凹模(4),上、下模板(1,3)中均设有加热管,以及上模蒸气进气管(6)、蒸气排气管(7)和下模蒸气进气管(9)、蒸气排气管(10),其特征是:下模板(3)中的加热管为嵌设在模板中部的若干连通的蒸气腔(8),蒸气腔(8)上部与下模蒸气进气管(9)相接,蒸气腔(8)下部与蒸气排气管(10)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绿源餐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