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04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生产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上定位件,所述上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块上的上限位环,所述下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下定位件,所述下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下支撑块上的下限位环,所述上定位件和所述下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块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设置上、下限位环,钢板自身的滑动不受到阻碍,减小了钢板受到的损伤,钢板受到位置的限定,使得制造出的门板符合规格,从而提高了制造出的门板的质量。

Die for automobile doo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tive parts production mold, and discloses an automotive door plate mol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module and a lower module. The upper modu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positioning member. The upper positioning member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ing block fixed on the upper module and an upper limit ring fixed on the upper supporting block. The lower positioning member includes a lower supporting block fixed on the lower module and a lower limiting ring fixed on the lower supporting block. The upper positioning member and the lower positioning member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With the new mechanical structure, the sliding of the steel plate itself is not hindered by set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 rings, which reduces the damage of the steel plate. The steel plate is limited by the position, so that the door plate manufactured meets the specifications,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door plate manufact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门板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生产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门板模具。
技术介绍
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针对汽车门板制作的工艺也随着发展,现有工艺中对于汽车门板的加工主要利用模具,通过冲压一次成型,完成汽车门板的制造。目前,由于汽车门板表面具有弧度且在汽车门板的制造中要降低门板的重量,因此进行汽车门板制造的钢板一般采用薄钢板,当模具在对钢板进行成型操作时,钢板由于模具的挤压会朝模具发生移动,使得钢板的位置发生偏移,使钢板的成型效果较差;但当对钢板进行较为稳固的位置限定时,钢板由于难以移动而导致钢板自身受损,使得钢板自身的强度降低,从而降低门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具有提高门板质量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上定位件,所述上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块上的上限位环,所述下模块上固定连接有下定位件,所述下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支撑块和固定连接在下支撑块上的下限位环,所述上定位件和所述下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块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块和下模块互相接触时,上模块和下模块同时对钢板冲压成型,此时上限位环对钢板上表面的边沿进行限位,同时又不阻碍钢板的正常移动,下限位环对钢板下表面的边沿进行限位,同时又不阻碍钢板的正常移动,使得钢板在受到位置限定的同时不易由于位置的限定而难以移动,使得制造出来的门板不易受损,提高了门板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上辅助环,所述上辅助环与所述上限位环同轴设置,所述下限位环上固定连接有下辅助环,所述下辅助环与所述下限位环同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辅助环和下辅助环的设置增大了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与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能够对钢板进行更加稳固的定位,同时上辅助环和下辅助环又不影响钢板的正常移动,使得钢板的位置再被限定的同时自身又不易受损,从而提高了制造出的门板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撑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固定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部上的上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与所述上固定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加强筋,所述上限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延伸部上,所述下支撑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固定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固定部上的下延伸部,所述下延伸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加强筋,所述下限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延伸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加强筋对上固定部和上延伸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下加强筋对下固定部和下延伸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使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不易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弯曲,增强了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对钢板的限位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块与所述下模块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上的上定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下定位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定位柱朝向所述下定位柱一侧的定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块和下模块互相接触时,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互相朝向的一侧相互抵触,使得定位片与下定位柱互相抵紧,此时上定位柱与下定位柱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生产的门板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块与所述下模块之间设置有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块上的导套、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导柱,所述导套套设在所述导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块与下模块互相靠近时,导套套设在导柱上,从而对上模块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使得上模块能够较为精确的与下模块配合,使得生产出的门板的规格较为精确,从而提高生产出来的门板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块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下模块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对冲压时的压力进行检测,使得工人能够将冲压时产生的压力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小由于冲压压力过大而造成上模块、下模块和门板的受损,提高了门板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块上设置有废料轨道,所述废料轨道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第一下料盒、铰接在所述第一下料盒上的第二下料盒、铰接在所述第二下料盒上的第三下料盒、铰接在所述第三下料盒上的第四下料盒,所述第四下料盒与所述下模块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四下料盒位置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门板生产完成后,工人将门板的边角料去除,边角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废料轨道离开下模块,边角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下料盒、第二下料盒、第三下料盒和第四下料盒,当不需要使用废料轨道时,由于第一下料盒、第二下料盒、第三下料盒和第四下料盒之间相互铰接,工人可对废料轨道进行收纳,并通过固定组件对第四下料盒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整个废料轨道的位置固定,方便了工人对边角料的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下模块上的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下料盒上的固定凸起、开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且与所述固定凸起相配的固定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转动固定杆,使得固定凹槽与固定凸起互相配合,从而通过固定杆对第四下料盒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第四下料盒不易发生移动,从而实现对废料轨道的收纳,减小了废料轨道所占的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上、下限位环和上、下辅助环,钢板自身的滑动不受到阻碍,减小了钢板受到的损伤,钢板受到位置的限定,使得制造出的门板符合规格,从而提高了制造出的门板的质量;2、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和引导组件,限位组件减小上、下模块之间的相对移动,引导组件对上、下模块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定,使得上、下模块之间较为配合,使得制造出的门板符合规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上模板与上模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体现上支撑块与上限位环的连接结构;图4为体现下模板与下模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体现下支撑块与下限位环的连接结构;图6为体现下模基座与容纳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C处放大图,体现第一下料盒与第二下料盒的连接结构;图8为体现上模基座与下模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D处放大图,体现上定位柱与定位片的连接结构;图10为图8的E处放大图,体现导套与导柱的连接结构。附图标记:1、上模块;11、上模基座;12、上模板;2、下模块;21、下模基座;211、容纳槽;212、放置槽;22、下模板;3、上定位件;31、上支撑块;311、上固定部;312、上延伸部;313、上加强筋;32、上限位环;321、上辅助环;4、下定位件;41、下支撑块;411、下固定部;412、下延伸部;413、下加强筋;42、下限位环;421、下辅助环;43、压力传感器;5、废料轨道;51、第一下料盒;52、第二下料盒;53、第三下料盒;54、第四下料盒;6、固定组件;61、固定杆;62、固定凸起;63、固定凹槽;7、限位组件;71、上定位柱;72、下定位柱;73、定位片;8、引导组件;81、导套;82、导柱。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上模块(1)和下模块(2),所述上模块(1)上固定连接有上定位件(3),所述上定位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1)上的上支撑块(31)和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块(31)上的上限位环(32),所述下模块(2)上固定连接有下定位件(4),所述下定位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2)上的下支撑块(41)和固定连接在下支撑块(41)上的下限位环(42),所述上定位件(3)和所述下定位件(4)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块(1)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上模块(1)和下模块(2),所述上模块(1)上固定连接有上定位件(3),所述上定位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1)上的上支撑块(31)和固定连接在上支撑块(31)上的上限位环(32),所述下模块(2)上固定连接有下定位件(4),所述下定位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2)上的下支撑块(41)和固定连接在下支撑块(41)上的下限位环(42),所述上定位件(3)和所述下定位件(4)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块(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限位环(32)上固定连接有上辅助环(321),所述上辅助环(321)与所述上限位环(32)同轴设置,所述下限位环(42)上固定连接有下辅助环(421),所述下辅助环(421)与所述下限位环(42)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板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撑块(3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块(1)上的上固定部(31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部(311)上的上延伸部(312),所述上延伸部(312)与所述上固定部(3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加强筋(313),所述上限位环(3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延伸部(312)上,所述下支撑块(4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模块(2)上的下固定部(41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固定部(411)上的下延伸部(412),所述下延伸部(412)与所述下固定部(4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加强筋(413),所述下限位环(4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延伸部(41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苗庆晓富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