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49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包括:旋转气缸,固定板、力臂及其横梁;所述力臂一端固定于旋转气缸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吸盘;其中,旋转气缸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以上,利用旋转气缸的转动功能,通过力臂垂直连接于旋转气缸的转轴,巧妙将旋转运动引出,通过横梁上设计吸盘,当吸盘吸住需要装配或者加工的物料,再需要翻转,改变工位进行下一个工序加工的时候,只需要控制气缸的转动即可,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连杆式翻转机构或者通过电机连接齿轮传动式(或者通过电机驱动使连杆关节摆动式)的翻转机构,本翻转机构结构更为简洁,利于节省空间,维修方便。

A manipulator with rotation function for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nipulator with rotating function for a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cylinder, a fixed plate, a force arm and a beam thereof; one end of the force arm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rotating cylinder,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crossbeam, and the crossbeam is provided with a sucker; the rotating cylinder is installed on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screws. Above, using the rotating function of the rotating cylinder, through the force arm vertically connect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rotating cylinder, skillfully lead out the rotating movement,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sucker on the beam, when the sucker sucks the material to be assembled or processed, and then need to turn over, change the workstation for the next process processing, just need to control the cylinder. It can be rotat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necting rod turnover mechanism or the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r the swing mechanism of connecting rod joint driven by the motor), the turnover mechanism has a simpler structure, saves space and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工业机械手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化自动流水线上对一个部件常常在加工或者装配完成后需要翻转到另一个角度进行另一个加工或者装配作业,然而,现有技术的翻转机构结构过于复杂,维修不方便,且占空间比较大,不利于流水线的整体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包括:旋转气缸,固定板、力臂及其横梁;所述力臂一端固定于旋转气缸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吸盘;其中,旋转气缸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以上,利用旋转气缸的转动功能,通过力臂垂直连接于旋转气缸的转轴,巧妙将旋转运动引出,通过横梁上设计吸盘,当吸盘吸住需要装配或者加工的物料,再需要翻转,改变工位进行下一个工序加工的时候,只需要控制气缸的转动即可,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连杆式翻转机构或者通过电机连接齿轮传动式(或者通过电机驱动使连杆关节摆动式)的翻转机构,本翻转机构结构更为简洁,利于节省空间,维修方便。另外,相比于传统抓取式的机械手,本机械手采用吸盘抓取,大大简化了设计,优化结构,减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最后,采用了横梁结构,可以在横梁上布置多个吸盘,可以同时吸取多个工件同时加工或者装配,提高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插板和挡板,所述插板固定于挡板,其中,插板和挡板相互垂直,挡板末端设置滑块,滑块侧壁设置第一螺纹通孔;所述横梁侧壁设置有与插板配合的连接通槽,所述力臂末端设置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中部设置挡块,挡块侧壁设置第二螺纹通孔;连接块的滑块滑入滑槽,插板插入横梁的连接通槽后,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对齐,并由螺钉依次拧入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一螺纹通孔固定。以上,力臂于横梁的连接通过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便于维修和更换损坏的部件;另外,连接块由于可以滑动,连接块和横梁之间的间隙可以通过螺钉调节,在运行时间过程出现松动后,可以随时调节,使运行更可靠,延长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滑块截面和滑槽截面一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线性气缸和推板,所述推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线性气缸的顶出杆末端,所述推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线性气缸可以移动旋转气缸,以使旋转气缸上的吸盘可以吸取更远的物料,适应性更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气缸的数量为三,三个线性气缸侧壁紧贴并排,三个线性气缸的顶出杆末端同时连接于所述推板。多个气缸同时推动推板可以增加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气缸型号为MSQ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气缸型号为:SC标准气缸MDBB63X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气缸为MGPM20-30三轴气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生产线用翻转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生产线用翻转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3为横梁可拆卸的生产线用翻转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滑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气压系统用于驱动气缸的运动,本技术中的旋转气缸和线性气缸动力源均来自气压系统,所有可以实现推动气缸转动或者移动的气压系统均可用于本技术气缸中的动力源;另外,本技术中的吸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吸盘。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包括:旋转气缸40,固定板10、力臂50及其横梁60;所述力臂50一端固定于旋转气缸40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横梁60,所述横梁60设置吸盘70;其中,旋转气缸40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0。如图2~5,以上的机械手还包括连接块602,所述连接块602包括插板6021和挡板6022,所述插板6021固定于挡板6022,其中,插板6021和挡板6022相互垂直,挡板6022末端设置滑块6023,滑块6023侧壁设置第一螺纹通孔6024;所述横梁60侧壁设置有与插板6021配合的连接通槽601,所述力臂50末端设置与所述滑块6023配合的滑槽603,所述滑槽603中部设置挡块6037,挡块6037侧壁设置第二螺纹通孔6031;连接块602的滑块6023滑入滑槽603,插板6021插入横梁60的连接通槽601后,第一螺纹通孔6024和第二螺纹通孔6031对齐,并由螺钉依次拧入第二螺纹通孔6031和第一螺纹通孔6024固定;所述滑槽603可以为燕尾槽,滑块6023截面和滑槽603截面一致。其中,如图5中的滑槽603,滑槽体6173为力臂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线性气缸30和推板20,所述推板20垂直连接于所述线性气缸30的顶出杆333末端,所述推板20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0。所述线性气缸30的数量为三,三个线性气缸30侧壁紧贴并排,三个线性气缸30的顶出杆333末端同时连接于所述推板20。以上,利用旋转气缸的转动功能,通过力臂垂直连接于旋转气缸的转轴,巧妙将旋转运动引出,通过横梁上设计吸盘,当吸盘吸住需要装配或者加工的物料(如图中的泡沫泵701,吸盘吸住该泡沫泵701的一个平面后翻转,使其另一端安装吸管的端部方向朝上,便于插管),再需要翻转,改变工位进行下一个工序加工的时候,只需要控制气缸的转动即可如图2中M为转动方向,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连杆式翻转机构或者通过电机连接齿轮传动式(或者通过电机驱动使连杆关节摆动式)的翻转机构,本翻转机构结构更为简洁,利于节省空间,维修方便。另外,相比于传统抓取式的机械手,本机械手采用吸盘抓取,大大简化了设计,优化结构,减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最后,采用了横梁结构,可以在横梁上布置多个吸盘,可以同时吸取多个工件同时加工或者装配,提高效率。以上的旋转气缸、线性气缸及其吸盘均可以采用标准件,即,所述旋转气缸40型号为MSQB,所述线性气缸30型号为:SC标准气缸MDBB63X200,所述线性气缸30为MGPM20-30三轴气缸;吸盘型号为:真空吸盘PFG-60。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气缸(40),固定板(10)、力臂(50)及其横梁(60);所述力臂(50)一端固定于旋转气缸(40)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横梁(60),所述横梁(60)设置吸盘(70);其中,旋转气缸(40)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气缸(40),固定板(10)、力臂(50)及其横梁(60);所述力臂(50)一端固定于旋转气缸(40)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横梁(60),所述横梁(60)设置吸盘(70);其中,旋转气缸(40)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用带旋转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602),所述连接块(602)包括插板(6021)和挡板(6022),所述插板(6021)固定于挡板(6022),其中,插板(6021)和挡板(6022)相互垂直,挡板(6022)末端设置滑块(6023),滑块(6023)侧壁设置第一螺纹通孔(6024);所述横梁(60)侧壁设置有与插板(6021)配合的连接通槽(601),所述力臂(50)末端设置与所述滑块(6023)配合的滑槽(603),所述滑槽(603)中部设置挡块(6037),挡块(6037)侧壁设置第二螺纹通孔(6031);连接块(602)的滑块(6023)滑入滑槽(603),插板(6021)插入横梁(60)的连接通槽(601)后,第一螺纹通孔(6024)和第二螺纹通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丽高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