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绸热转移印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8041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织物等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丝绸热转移印花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颜色鲜艳度不够,牢度还不能完全满足服用水洗的要求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配方合理,极大提高颜色鲜艳度,色强牢度强的真丝绸热转移印花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技术方案为:将图片输入电脑,图片由喷墨打印机用墨水打印在转移纸上;用浸轧打卷机配合前处理剂对丝绸进行预处理,处理条件为浸、轧液率为100%;然后用烘干机在常温至150℃的条件下烘干丝绸;用印刷有该图片的转移纸紧贴于所需要转印的真丝绸表面;将转移纸与丝绸放在转印机上加温加压,在180℃-220℃的条件下加压20-35秒后,将转移纸与丝绸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等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技术背景所谓转移印花,分为升华、泳移、熔融和剥离等几种方法。本技术只 涉及升华法转移印花,亦称热转移法或气相转移法。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气相转移印花(以下简称转移印花)已开始成 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它选用具有升华性质的分散染料,调成色浆和油墨, 预先印制在纸基质上,然后将转移印花纸与具有明显玻璃化温度的化纤织 物如涤纶、尼龙、腈纶、三醋酯纤维等,相互正面贴合,在加热加压作用 下,将纸上的图案转移到纺织面料上。转移印花和传统的滚筒印花、圆网印花、平网印花比较,具有(-)设备简单轻巧、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二)织物印花后不需要固着和水洗,无废水污染;〇能真实地再现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和色泽、花纹精细、立体感强、 牢度高,尤其可以印制传统印花方法所不能印制的层次丰富及严格的几何 排列图案;(鸣尤其适合于收縮性较大的针织物及合成纤维变形织物的印花; 成品率大大高于传统印花成品率的优点,深受广大生产厂家的青睐。可是,自六十年代形成的转移印花工艺,只能在具有明显玻璃化温度的 化纤织物上实施,限制了这种印花方式的发展。于是,寻求转移印花在除了上述化纤织物之外的天然纤维如真丝、纯棉、麻织物上的开发研究。真丝绸喷绘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采用数码喷射打印技术,由图 样经由电脑数码喷射直接打印在绸面上,再转回到传统印花工艺的蒸 化一一水洗一一后处理工艺,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退而求其次的工艺技术, 但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真丝绸印花技术。在天然纤维上的转移印花,根据目前的报道,有日本敷岛公司的棉的 苯甲酰氯转移印花方法,该法在棉上的得色深度及鲜艳度可与涤纶比美, 但生产反应的气体毒性太大,同时具有腐蚀性,必须采用特殊的设备在严 格的密封条件下进行。日本神奈县工业试验所的真丝的乙酰化——苯乙烯 接枝转移印花法,必须在无水的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相中进行,限制其工业化的实现。美国1991年8月发表试验成功真丝转移印花,称有明显优异特 色。德国斯勃力斯塔克国际公司研究用一种经改进的转移印花纸,可在丝、 毛织物上获得印花效果,但后道工序仍需汽蒸固色和水洗,以达到固色和 清洗织物上的载体性助剂。同时,瑞士 Sublistatic,英国Holliday等公 司和美国南方研究所等均有科研报导。世界上至目前为止,真正较成功地在天然纤维织物上实现转移印花工 艺的公司,是丹麦Dansk公司注册的"Cotton-Art"(棉工艺)。它是采用 将活性染料调制成特殊的色浆印制在特殊的纸基质上,然后再由合作伙伴 德国Eduard Kusters公司特制的"Cotton-Art"转移印花机上先经过预处 理,再经三对轧辊高压处理完成。据报导,该工艺能成功的实现在棉织物 上的转移印花,但必须选用丹麦Dansk公司生产的转移印花设备,投资费 用相当昂贵。国内目前只能比较成功地在化纤织物上实现转移印花,在天然纤维方 面的转移印花尚无过多报导。已有的报导大多局限于实验室或论文,真正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得到认可并成功商业化应用的天然纤维转移印花尚 少。许多科研工作者,希望将分散染料转移至化纤织物上的工艺应用到纯棉 等天然纤维织物上。但是,目前,转移印花存在的问题是-A. 颜色鲜艳度不够,也就是得色量不够。B. 牢度还不能完全满足服用水洗的要求。目前,通过利用活性染料或者酸性染料来进行数码直喷印花,却不能省却后面的固色和水洗等工艺。所以,类似"cotton-art"等技术没有推 广开来。并且增加了一个生产速度极慢的毛病。在欧洲也如此。真丝绸印花,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始,丝网漏版印工艺和自动化印花设 备一直发展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很完善和广泛用于真丝绸印花生产的工艺 技术和设备。随之现代电脑科技的飞速发展,该工艺技术的前道——图案 的分色、描稿、制版、试样,已被电脑喷绘工艺取代,利用活性染料或者 酸性染料来进行数码直喷印花,在真丝绸小批量生产和产前打样方面,呈 显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与人们追求的目标,尚有一步遥,这一目标就是,追求类似化纤 织物的转移印花工艺技术。由于电脑彩打技术的成就,追求逼真和快速, 适合产品的个性化,已是纺织品印花工艺技术发展的梦一般理想,在化纤 产品上首先实现了这一个目标,但在真丝绸产品上,在热转移技术上遇到 了障碍,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真丝绸印染行业界工程技术研究的课题,在 我们之前,尚未有人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颜色鲜艳度不够,牢度还不能完 全满足服用水洗的要求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配方合理,极大提高颜色鲜艳度,色强牢度强的。本专利技术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速度慢,污染严重等问题,提供了 一种生产速度快,洁净环保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真 丝绸热转移印花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包括1)图像制作将图片输入电脑,图片由喷墨打印机用墨水打印在转移 纸上;2) 真丝绸预处理用浸轧打巻机配合前处理剂对丝绸进行预处理,处 理条件为浸、轧液率为100%;然后用烘干机在常温至15(TC的条件下烘干 丝绸;3) 图像转移用印刷有该图片的转移纸紧贴于所需要转印的真丝绸表 面;将转移纸与丝绸放在转印机上加温加压,在18(TC-—22(TC的条件下加 压20—35秒后,将转移纸与丝绸剥离。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处理剂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处理液15 30份、柔软剂2 5.5份、硬挺剂0.2 1份、硫酸钾一硫代硫酸钠0. 5 2 份、润滑剂1 1. 5、增艳剂1 3份、25%浓度的氨水0. 5份、水70 90份。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处理剂中处理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 烯酸酯单体和/或丙烯酸酯低聚物30 80份、有机硅氧垸0. 5 35份、聚 吡咯烷酮0. 5 3. 5份、氨水1 3份、紫外线吸收剂0. 5 3份、乳化剂0. 2 8份、硫酸钾一硫代硫酸钠0.5 4份、去离子水20 50份。作为优选,所述的处理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单体 和/或丙烯酸酯低聚物40 60份、有机硅氧烷0. 5 5份、聚吡咯烷酮0. 5 3. 5份、氨水1 3份、紫外线吸收剂0. 5 3份、乳化剂2 6份、硫酸钾 一硫代硫酸钠1 2. 5份、去离子水20 50份。作为优选,配方A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芳香族羧酸3 5份、石 炭酸50 60份、五氯酚钠1.5 2份、多元醇90 110份、亚砷酸1 2. 5 份、磷酸2 3.5份、硫酸铜5 30份;配方B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颜料2 6份、三乙醇胺0. 5 1份、甘油3 8份、渗透剂CTHO. 5 0. 8份、 紫外线吸收剂0. 5 0. 6份、去离子水79 92份、分散剂3 12份、阿拉 伯树胶片1 2. 5份;配方C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颜料360 800份、 石炭酸20 40份、乙二醇800 1500份、甘油1000 2000份、表面活性 剂10 20份;墨水主要由配方A、配方B、配方C按照以下重量份混合 配方A为1 2份、配方B为1 2份、配方C为0.3 0.7份。作为优选,所述的配方A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芳香族羧酸3 5 份、石炭酸50 60份、五氯酚钠1. 5 2份、多元醇95 10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丝绸热转移印花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包括:1)图像制作:将图片输入电脑,图片由喷墨打印机用墨水打印在转移纸上;2)真丝绸预处理:用浸轧打卷机配合前处理剂对丝绸进行预处理,处理条件为浸、轧液率为100%;然后用烘干机在常温至150℃的条件下烘干丝绸;3)图像转移:用印刷有该图片的转移纸紧贴于所需要转印的真丝绸表面;将转移纸与丝绸放在转印机上加温加压,在180℃---220℃的条件下加压20-35秒后,将转移纸与丝绸剥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一峰王忠新王威赵成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万事利丝绸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