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济中专利>正文

纤维制品防油垢、汗渍处理方法及处理剂技术

技术编号:188574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主要用于服装领口、袖口的防油垢、汗渍的纤维制品处理方法,特征在于使用前预处理,使纤维外有一层保护层,处理剂以天然树脂为主要成分,混有EDTA钠盐能与油垢形成络合物,分解酶可分解氨基酸去除汗渍,处理剂为水溶液,当穿用后洗涤时,只须轻轻揉搓便可洗净。(*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或纤维制品的处理和所用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定型和防油垢、汗渍处理及处理后去除的处理方法与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服装或服饰经常与人体接触的地方,如领口、袖口等处极易被人体分泌的油脂、汗渍沾污。尤其是浅色的纤维制品,被沾污之后即便勤换洗也难于除净。目前国际上解决这一常见问题的产品有两类,一类属于高档产品,采用高级有机溶剂制作,其缺点是成本高,并且多为易燃的危险品,在使用时还会污染空气。另一类属于普通产品,采用普通洗涤剂加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剂,其缺点是在强油污、汗渍情况下由于渗透不良,洁净效果不理想。上述各种解决油垢、汗渍问题的产品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都采用待油垢、汗渍对纤维的污染产生后再行处理的方法,若油垢、汗渍对纤维的污染与纤维结合牢固,再设法脱油垢、汗渍往往是很困难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接触油垢、汗渍环境的纤维和纤维制品的油垢、汗渍处理方法,特别是用于与人体接触的服装或服饰纤维制品的防油垢、汗渍处理方法和配用的处理剂及处理剂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由三部份内容构成,其一是纤维制品的防油垢、汗渍处理方法,其二是用于纤维制品的防油垢、汗渍处理剂,其三是该处理剂的配制方法。纤维制品的防油垢、汗渍处理方法是采用予处理方法,在纤维制品接触油垢、汗渍环境之前对纤维制品加以予处理,其方法是将纤维制品予先用选用的处理剂浸渍,处理剂固化后形成保护层,使纤维处于处理剂的保护之中,外界油垢、汗渍不接触纤维,而只能附着于固化的处理剂表面。处理剂可以在水浸润条件下分解油垢、汗渍并使之易于被水洗涤除净。然后洁净的纤维制品再用处理剂浸渍、干燥后使用。防油垢、汗渍处理剂的性能应满足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使用需要,首先是可溶于水,其有效组份并能在水溶解状态下分离或分解油垢和汗渍蛋白。其次是固化干燥后可与纤维结合,并且应无色无味。本专利技术为用于接触人体的服装领口、袖口选配一种兼有热定型作用的防油垢、汗渍处理剂,其成份包括刺梧桐树胶、阿拉伯树脂、EDTA钠盐、过硼酸钠、氯化钠、分解酶(MaXataSe),聚乙稀醇、乙醇、香精和稀释水。各组份的配比是全量为100%,其中聚乙稀醇+刺梧桐树胶+阿拉伯树脂占6~10%,EDTA钠盐占0.2~0.4%,过硼酸钠占0.3~0.5%,氯化钠占0.3~0.5%,分解酶(MaXataSe)占0.4~0.6%,乙醇占5%,香精适量,余为稀释水。配制上述处理剂的方法分两步,(一)首先制备各组份的水溶液,然后再混合配制处理剂。制备各组份水溶液的方法是《一》制备天然树脂、树胶溶液将刺梧桐树胶、阿拉伯树脂分别粉碎再用部份乙醇润湿,然后加入温水使之全部溶解,温水的温度以40℃左右为宜。《二》制备盐溶液将EDTA钠盐,过硼酸钠和氯化钠分别溶解于水。《三》制备分解酶(MaXataSe)溶液将分解酶在60℃热水内加以强力搅拌使之溶解。(二)配制处理剂的方法是将聚乙稀醇在反应釜中,保持95℃恒温加水搅拌溶解,溶解过程中可加入部分乙醇助溶。待全部溶解后,逐次加入已经制备好的刺梧桐树胶水溶液,阿拉伯树脂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EDTA钠盐水溶液、过硼酸钠水溶液并使之充分溶解混合均匀。然后将温度降至45℃左右依次加入分解酶(MaXataSe)和香精,并以同样温度的水稀释至全量。本专利技术方法明显优于目前在同样场合下使用各种纤维制品清洁剂的清洁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纤维制品投入使用之前予先作保护性处理,使纤维制品在接触油垢与汗渍时,被油垢、汗渍污染的只是处理剂形成的保护层。选用的保护层易溶于水,并且在水浸润状态下可以分离或分解油垢和汗渍,使油垢、汗渍易于被水洗涤。由于纤维制品在使用中基本上与油垢和汗渍不接触,可以长期保持纤维寿命。对于保护诸如浅色服装的领口、袖口的效果尤其显著。为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而专利技术的处理剂不同于目前的各种洗净剂。本品不含有机溶剂,也不含洗涤剂。本品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树脂和树胶。对人皮肤无刺激,使用也不产生污染。本品各有效组分的作用是树脂和树胶的作用是防油垢和汗渍对纤维的渗透,利用其本身在湿状态下粘结性和常温下可固化性,起粘结定型作用。固化后可以防止油垢汗渍向纤维中渗透。这种树脂、树胶遇碱性水溶液可以溶解,在洗涤时容易清除。本品的EDTA钠盐在碱性溶液中同油垢形成络合物,使油垢易于分离脱落。过硼酸钠是增白剂,使本品固化后有增白效果,且可以消光,改善纤维制品外观效果。人体汗渍是以各种氨基酸或氨基酸盐蛋白质为主,氯化钠溶液有溶解蛋白质的作用,分解酶(MaXataSe)有分解各类氨基酸与氨基酸盐的作用,使汗渍易于清除。聚乙稀醇是载体并可起胶粘支撑作用,与树胶、树脂一同渗入纤维之间,定型处理后形成纤维保护层,拒油垢、汗渍于纤维之外。乙醇是一种助溶剂,可以促进本品中树胶、树脂和聚乙稀醇在水中溶解,香精的作用只是增加使用时的香味效果,可根据需要选用或取或舍。本品的制作方法是根据将本品各组份能充分均匀地混合于水溶液中为目的设计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首先按所给配方配制处理剂,具体选用各组分配比总量100%其中含刺梧桐树胶2%,阿拉伯树脂2%,EDTA钠盐0.3%,过硼酸钠0.4%,氯化钠0.4%,分解酶(MaXataSe)0.5%,聚乙稀醇6%,乙醇5%,香精0.2%,余为稀释水。采用前述配制方法将处理制成液体,然后再用抽滤法过滤后分装包装即为成品。本专利技术处理剂使用方法的一个例子是将待穿用的服装领口、袖口处涂上一层处理剂溶液,然后可以熨干固定成形,即可穿用。由于纤维表面有一层处理剂保护层,穿着时油垢和汗渍不渗入纤维而只附着于处理剂固化层表面。洗涤时将服装浸入碱性水洗溶液中浸透,只须轻轻揉搓便可将被污染的处理剂与污染物从纤维制品上洗净。在纤维制品半干状态时再涂上一层处理剂,干燥后,或熨干后定型,可继续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或纤维制品防油垢、汗渍处理方法,特别是用于与人体接触的服装领口、袖口的防污垢、汗渍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纤维制品接触油垢、汗渍之前予处理,予处理方法是在接触油垢、汗渍环境之前将纤维或纤维制品在处理剂溶液中浸渍,处理剂固化后形成保护层,外界油垢、汗渍不接触纤维,只附着于固化的处理剂表面;选用可溶于水的处理剂,其组分在水浸润条件下可分解油垢和汗渍并使之易于被水洗涤除净;经处理后的纤维制品使用后可用水洗净,再经处理后再使用。2.一种纤维或纤维制品防油垢、汗渍处理剂,本专利技术的成份由刺梧桐树胶、阿拉伯树脂、EDTA钠盐、过硼酸钠、氯化钠、分解酶(MaXataSe),聚乙稀醇、乙醇、香精和水混合组成;各组份的配合比例是全量为100%,聚乙稀醇+刺梧桐树胶+阿拉伯树脂占6~10%,EDTA钠盐占0.2~0.4%,过硼酸钠占0.3~0.5%,氯化钠占0.3~0.5%,分解酶(MaXataSe)占0.4~0.6%,乙醇占约5%,香精适量,余为稀释水。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全量为100%,各混合组份的比例是刺梧桐树胶2%,阿拉伯树脂2%,聚乙稀醇6%,EDTA钠盐0.3%,过硼酸钠0.4%,氯化钠0.4%,分解酶(MaXataSe)0.5%,乙醇5%,香精0.2%余为稀释水。4.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处理剂的制作方法,本方法的内容是,一、先制备各组份水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或纤维制品防油垢、汗渍处理方法,特别是用于与人体接触的服装领口、袖口的防污垢、汗渍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纤维制品接触油垢、汗渍之前预处理,预处理方法是在接触油垢、汗渍环境之前将纤维或纤维制品在处理剂溶液中浸渍,处理剂固化后形成保护层,外界油垢、汗渍不接触纤维,只附着于固化的处理剂表面;选用可溶于水的处理剂,其组分在水浸润条件下可分解油垢和汗渍并使之易于被水洗涤除净;经处理后的纤维制品使用后可用水洗净,再经处理后再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济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济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