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06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07
获得一种乘客输送机,其在大规模地震发生后能够相对于楼层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具有:准固定机构,其在朝向使桁架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作用于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接近力的大小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的情况下,约束桁架向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在接近力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解除对桁架向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以及桁架复位机构,在对桁架向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被解除、朝向使桁架远离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离开力作用于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在桁架相对于另一个楼层沿长度方向移动之前,桁架复位机构使桁架相对于一个楼层沿长度方向移动,使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尺寸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乘客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桁架通过支撑部件被支撑于建筑物的乘客输送机。
技术介绍
自动扶梯的桁架跨越在高度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相离的楼层之间而设置。在桁架的两端部设有角钢的支撑部件,桁架的一端部或者两端部以能够在桁架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楼层滑动的非固定状态被支撑于楼层。在这样的自动扶梯中,在桁架的非固定侧设置的支撑部件相对于在楼层设置的承托板进行相对移动,由此例如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防止在桁架和承托板之间产生较大的应力。因此,当建筑物因地震而向楼层间尺寸变宽的方向晃动的情况下,通过充分确保支撑部件中与承托板接触的部分的长度即搭接量,可防止桁架从楼层坠落。并且,当建筑物因地震而向楼层间尺寸变窄的方向晃动的情况下,通过充分确保桁架和楼层之间的间隙,可防止桁架在长度方向被压缩。支撑部件是支撑自动扶梯的总载荷的部件,因而在桁架和楼层之间的间隙较大的情况下,作用于支撑部件的负荷增大。因此,对于仅在桁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确保桁架和楼层之间的间隙的一端固定的桁架,难以设置能够应对大规模地震发生时的楼层间尺寸的变化的充足间隙。对于在桁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确保桁架和楼层之间的间隙的两端非固定的桁架,能够凭靠桁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和各楼层之间的间隙之合计值应对地震发生时的楼层间尺寸的变化,因而能够应对大规模地震发生时的楼层间尺寸的变化。但是,桁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未固定于各个楼层,因而即使是发生小规模地震时,自动扶梯也会相对于楼层发生错位。因此,以往已知有这样的自动扶梯,将被竖立于承托板的转动支撑体和被固定于桁架的支撑部件卡合,在大规模地震发生时,转动支撑体断裂,由此应对楼层间尺寸的变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80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虽然在小规模地震发生时能够防止错位,而且在大规模地震发生时能够应对楼层间尺寸的变化,但是在发生大规模地震、转动支撑体断裂后,自动扶梯会相对于楼层发生错位。其结果是,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大规模地震发生后的恢复时,必须用吊车等吊起自动扶梯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在大规模地震发生后,能够相对于楼层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输送机通过在桁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置的一个支撑部件被支撑于建筑物的一个楼层,通过在桁架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置的另一个支撑部件被支撑于建筑物的另一个楼层,乘客输送机具有:准固定机构,其在朝向使桁架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作用于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接近力的大小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的情况下,约束桁架向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在接近力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解除对桁架向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以及桁架复位机构,在对桁架向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被解除、朝向使桁架远离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离开力作用于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在桁架相对于另一个楼层沿长度方向移动之前,桁架复位机构使桁架相对于一个楼层沿长度方向移动,使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尺寸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输送机,具有桁架复位机构,在对桁架向接近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被解除、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尺寸小于规定尺寸、朝向使桁架远离一个楼层的方向的力即离开力作用于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在桁架相对于另一个楼层沿长度方向移动之前,该桁架复位机构使桁架相对于一个楼层沿长度方向移动,使桁架和一个楼层之间的尺寸成为规定尺寸,因而在大规模地震发生后,能够相对于楼层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图2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图2的支撑部件、准固定销及承托板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图1的自动扶梯的下层侧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示出设置有图1的自动扶梯的建筑物的概略图。图7是示出图6的建筑物中的在地震发生时的建筑物的倾斜、上层侧楼层和桁架之间的间隙、以及下层侧楼层和桁架之间的间隙这三者的关系的图。图8是示出以往的自动扶梯在大规模地震发生后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俯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的向视剖面图。图13是沿着图11的XIII-XIII线的向视剖面图。图14是示出图6的建筑物中的在地震发生时的建筑物的倾斜、上层侧楼层和桁架之间的间隙、以及下层侧楼层和桁架之间的间隙这三者的关系的图。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侧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的XVI-XVI线的向视剖面图。图17是示出图15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俯视图。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侧视图。图19是示出图18的摩擦部的力的平衡的图。图20是示出设桁架的自重mg为100kN时的摩擦系数μ和倾斜角θ的关系的计算结果的表。图21是示出图19的摩擦部脱离了凹坑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自动扶梯的上层侧部分的俯视图。图23是沿着图22的XXIII-XXIII线的向视剖面图。图24是沿着图22的XXIV-XXIV线的向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在该例中,作为乘客输送机,对自动扶梯进行说明。在图中,自动扶梯跨越作为建筑物中的一个楼层的上层侧楼层1a和作为建筑物中的另一个楼层的下层侧楼层1b而设置。桁架2由钢材的梁构成。在桁架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有由角钢构成的一对支撑部件3。在该例中,将桁架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中靠上层侧楼层1a侧的部分作为长度方向一端部2a,将桁架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中靠下层侧楼层1b侧的部分作为长度方向另一端部2b。并且,将一对支撑部件3中被固定于长度方向一端部2a的支撑部件3即一个支撑部件作为支撑部件3a,将一对支撑部件3中被固定于长度方向另一端部2b的支撑部件3即另一个支撑部件作为支撑部件3b。因此,自动扶梯通过在长度方向一端部2a设置的支撑部件3a被支撑于上层侧楼层1a,通过在长度方向另一端部2b设置的支撑部件3b被支撑于下层侧楼层1b。在该例中,长度方向是指从上方观察桁架2时的桁架2的长度方向,即图1的箭头X示出的方向。并且,在该例中,高度方向是指从侧向观察桁架2时的桁架2的高度方向,即图1的箭头Y示出的方向。自动扶梯具有这样的准固定机构:在朝向使桁架2接近上层侧楼层1a的方向的力即接近力作用于桁架2和上层侧楼层1a之间的情况下,在接近力的大小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的情况下,该准固定机构约束桁架2向接近上层侧楼层1a的方向的移动,将桁架2和上层侧楼层1a之间的尺寸维持在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在接近力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该准固定机构解除对桁架2向接近上层侧楼层1a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并且,自动扶梯具有这样的桁架复位机构:在对桁架2向接近上层侧楼层1a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被解除、桁架2和上层侧楼层1a之间的尺寸小于规定尺寸的情况下,在朝向使桁架2远离上层侧楼层1a的方向的力即离开力作用于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通过在桁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置的一个支撑部件被支撑于建筑物的一个楼层,通过在所述桁架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置的另一个支撑部件被支撑于所述建筑物的另一个楼层,所述乘客输送机具有:准固定机构,其在朝向使所述桁架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作用于所述桁架和所述一个楼层之间的接近力的大小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的情况下,约束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在所述接近力的大小为所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解除对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以及桁架复位机构,在对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被解除、朝向使所述桁架远离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离开力作用于所述桁架和所述一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在所述桁架相对于所述另一个楼层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之前,所述桁架复位机构使所述桁架相对于所述一个楼层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使所述桁架和所述一个楼层之间的尺寸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1 JP 2016-009708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通过在桁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设置的一个支撑部件被支撑于建筑物的一个楼层,通过在所述桁架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设置的另一个支撑部件被支撑于所述建筑物的另一个楼层,所述乘客输送机具有:准固定机构,其在朝向使所述桁架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作用于所述桁架和所述一个楼层之间的接近力的大小小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的情况下,约束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在所述接近力的大小为所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解除对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以及桁架复位机构,在对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被解除、朝向使所述桁架远离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离开力作用于所述桁架和所述一个楼层之间的情况下,在所述桁架相对于所述另一个楼层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之前,所述桁架复位机构使所述桁架相对于所述一个楼层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使所述桁架和所述一个楼层之间的尺寸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所述规定值比在所述桁架相对于所述另一个楼层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或者按照设计基准假定的最大地震时的所述桁架的惯性力大,比所述桁架的压曲载荷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所述准固定机构具有准固定销,该准固定销被插入到形成于所述一个支撑部件的准固定销用孔中,约束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在所述接近力的大小为所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准固定销断裂,由此所述准固定机构解除对所述桁架向接近所述一个楼层的方向的移动的约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所述准固定机构具有承托板,该承托板在比所述准固定销用孔靠下方的位置处被固定于所述一个楼层,并形成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准固定销的下端部与所述倾斜面接触,由此所述准固定销被支撑于所述承托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所述准固定机构具有:缸筒,所述准固定销的下端部被插入到该缸筒中;弹簧,其设于所述缸筒,向上方按压所述准固定销;以及压板,其被固定于所述一个支撑部件,限制所述准固定销向上方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所述准固定机构具有:承托板,其被固定于所述一个楼层,在上表面形成有凹坑;以及摩擦部,其设于所述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利圭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