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62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定子,设置在壳体内;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和/或定子的外壁上;其中,壳体与定子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如滚压的方式将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和/或定子的外壁上,进而增大了壳体与定子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该结构设置在保证定子在径向方向上具有较小变形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定子保持力,避免压缩机运行时定子掉落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压缩机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且降低了对壳体加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旋转式压缩机的主壳体与电机定子采用过盈配合的方法进行装配。需要先对压缩机的主壳体进行加热,压缩机的外壳受热膨胀之后,再将定子装配到主壳体内部的预定位置处,待压缩机的主壳体冷却收缩,压缩机的主壳体抱紧定子,实现定子在主壳体内部的定位,从而实现压缩机的主壳体和定子的装配。相关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装配压缩机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相互矛盾,即,一是为了避免定子2’掉落的情况发生,过盈量越大越好;二是为了避免因定子2’内径变形导致的定转子间隙不良率高发,过盈量越小越好。故,主壳体1’和定子2’之间的过盈量是影响以上两个问题的关键点。然而因主壳体1’采用卷管加工成形,其内径波动相对较大,无法对其进行高精度地加工。很难把控最优过盈量,使在生产过程中,以上两个问题频繁交替出现,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定子,设置在壳体内;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和/或定子的外壁上;其中,壳体与定子为过盈配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定子和加强部。通过如滚压的方式将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和/或定子的外壁上,进而增大了壳体与定子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该结构设置在保证定子在径向方向上具有较小变形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定子保持力,避免压缩机运行时定子掉落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压缩机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且降低了对壳体加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结构设置合理,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便于量产。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加强部均布于壳体的内壁。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加强部均布于壳体的内壁,增大了壳体与定子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该结构设置在保证定子在径向方向上具有较小变形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定子保持力,同时,该结构设置简化加工工序,生产效率高,且便于量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加强部均布于定子在壳体上的投影面。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加强部均布于定子在壳体上的投影面,保证定子与壳体的内壁的加强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接触,进而大大增加定子与壳体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保证了产品装配的稳固性及使用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加强部均布于壳体与定子的接触面。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将加强部均布于壳体与定子的接触面,在保证增加定子与壳体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的同时,减少了加强部的设置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加强部均布于壳体与定子的局部接触面。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通过合理设置加强部的设置位置,使得加强部均布于壳体与定子的局部接触面,在保证增加定子与壳体接触面的摩擦系数的同时,减少了加强部的设置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加强部设置在定子的外壁上时,加强部均布于定子的外壁;或加强部均布于定子的部分外壁。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加强部设置在定子的外壁上时,通过合理设置加强部的位置,使其均布于定子的外壁,或使其均布于定子的部分外壁,进而增大了壳体与定子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该结构设置在保证定子在径向方向上具有较小变形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定子保持力,避免压缩机运行时定子掉落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压缩机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且降低了对壳体加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强部为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强部为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增大了壳体与定子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该结构设置在保证定子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形量较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定子保持力,避免压缩机运行时定子掉落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压缩机使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且该结构设置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平行于定子的叠片在壳体上的投影。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至少一个凹槽结构的设置位置,使之平行于定子的叠片在壳体上的投影,进而增大了壳体与定子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保证整体结构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加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时,至少一个凹槽结构与定子的叠片在壳体上的投影相交。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至少一个凹槽结构的设置位置,使之与定子的叠片在壳体上的投影相交,进而增大了壳体与定子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保证整体结构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强部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和/或加强部与定子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强部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和/或加强部与定子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紧凑且稳定可靠,占用空间面积小,且加工工艺简单,耗时少,生产成本低。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壳体和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壳体和定子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和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定子及加强部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摩擦系数、定子保持力及定子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形量的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主壳体,2’定子;图3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壳体,2定子,3加强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3至图9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如图3至图8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1;定子2,设置在壳体1内;加强部3,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和/或定子2的外壁上;其中,壳体1与定子2为过盈配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1、定子2和加强部3。通过如滚压的方式将加强部3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上和/或定子2的外壁上,进而增大了壳体1与定子2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该结构设置在保证定子2在径向方向上具有较小变形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定子2保持力,避免压缩机运行时定子2掉落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压缩机使用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和/或所述定子的外壁上;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为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和/或所述定子的外壁上;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为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时,所述加强部均布于所述壳体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时,所述加强部均布于所述定子在所述壳体上的投影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时,所述加强部均布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的接触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时,所述加强部均布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的局部接触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雯朱斌生赵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