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及电动三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789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包括车架和轮桥,其中:车架和轮桥之间设有中心支点定位杆和平衡弹性件,车架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可摆动定位在轮桥上,并通过平衡弹性件限定摆动幅度。一种电动三轮自行车,其中:还包括上述的悬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及电动三轮自行车,车架通过悬挂结构连接轮桥,车架以中心支点定位杆为中心摆动支点实现可摆动,平衡弹性件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车架在轮桥自适应调整下平衡减震,避免车体不平衡而造成翻车。车架悬挂结构设置两后轮的轮桥中心上部,后轮碰到不平的地面时,在自适应调整的轮桥下平衡和减震车体,通过平衡弹性件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减缓震动力,避免车体受到倾倒和震动。

Frame suspension structure and electric tricy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ame suspens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frame and a wheel axle, wherein a center fulcrum positioning rod and a balance elastic member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rame and the wheel axle, and the frame can be swinging and positioned on the wheel axle through the center fulcrum positioning rod, and the swing amplitude is limited by the balance elastic memb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tricycle, in which the suspension structure is also include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rame suspension structure and an electric three-wheeled bicycle.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axle through the suspension structure. The frame can swing with the center fulcrum positioning rod as the center swing fulcrum, and the swing amplitude of the frame is limited by the balance elastic parts. The frame is balanced and shock absorbed under the self-adaptive adjustment of the wheel axle to avoid the unbalance of the car body. Turn over the car. The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two rear wheels at the top of the center of the wheel axle. When the rear wheels touch the uneven ground, the body is balanced and shock absorbed under the self-adjusting wheel axle. The swing amplitude of the frame is limited and the vibration force is reduced by balancing the elastic parts, so as to avoid the car body being dumped and shak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及电动三轮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及电动三轮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申请人专利技术的一种三轮便携式折叠电动车(申请号为:ZL201620106308.9),包括前管、后管、坐垫管、前驱动轮机构及后轮组件,所述前管的底部设置有前叉,前驱动轮机构安装在前叉的底部,所述前管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和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底部与前叉连接,顶部延伸至前管外并安装有把手组件,所述前管上端的后侧平行设有两片肋板,所述后管的上端与坐垫管的前端通过轴销铰接在两片肋板之间,且相互之间设有凸轮定位机构,所述坐垫管上侧设置有坐垫,下侧铰接有一避震装置,所述后管的中部位置设有一钩形滑槽,避震装置的下端与设在钩形滑槽内的滑动轴销连接,所述后轮组件设置在后管底端。该三轮自行车的后轮组件与后管固定连接,自行车转弯时会产生双轮的内外轮距不同,因后轮组件与后管固定连接,车体不稳定,容易翻车,同时,碰到不平的地面时也会造成车体摆动,摆动幅度过大会造成翻车。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车架悬挂结构,车架通过悬挂结构连接轮桥,车架以中心支点定位杆为中心摆动支点实现可摆动,平衡弹性件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实现车架在轮桥自适应调整下平衡减震的目的,避免车体不平衡而造成翻车。本专利技术并提供应用车架悬挂结构的电动三轮自行车,车架悬挂结构设置两后轮的轮桥中心上部,轮桥两端的后轮碰到不平的地面时,使两后轮在自适应调整的轮桥下平衡和减震车体,其中通过平衡弹性件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减缓震动力,避免车体受到倾倒和震动。解决了三轮自行车转弯时会产生双轮的内外轮距不同或碰到不平的地面时也会造成车体摆动而造成的车体不稳定和容易翻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包括车架和轮桥,其中:车架和轮桥之间设有中心支点定位杆和平衡弹性件,车架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可摆动定位在轮桥上,并通过平衡弹性件限定摆动幅度。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结构,车架与轮桥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和平衡弹性件相连接,中心支点定位杆设置在车架和轮桥中部,车架摆动时,以中心支点定位杆为支点摆动定位在轮桥上,平衡弹性件设置在中心支点定位杆两侧,平衡车架的摆动力、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实现车架在轮桥自适应调整下平衡减震的目的,避免车体不平衡而造成翻车。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中心支点定位杆一端为柱形头、另一端为球头,轮桥中部连接部上设有与柱形头相适配的下沉孔,车架连接部端面设有与球头相适配的上沉孔,柱形头定位在下沉孔中,球头定位在上沉孔中。中心支点定位杆的柱形头定位在轮桥中部连接部的下沉孔中,球头定位在车架连接部端面的上沉孔中,车架摆动时,其连接部在球头上摆动,实现车架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摆动定位在轮桥上的目的。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平衡弹性件对称设置在中心支点定位杆两侧。车架在平衡弹性件的球头上摆动时,对称设置在中心支点定位杆两侧的平衡弹性件平衡摆动力、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轮桥两端对称设置的后轮。当自行车转弯、双后轮的内外轮距不同时,车架会造成摆动,车架以中心支点定位杆为中心摆动支点摆动定位在轮桥上,并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两侧的平衡弹性件平衡车架的摆动力、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对称设置后轮通过轮桥连接车架,后轮碰到不平的地面受到震动时,通过轮桥与车架之间的平衡弹性件减缓震动力,两后轮在自适应调整的轮桥下平衡和减震车体,其中通过平衡弹性件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减缓震动力,避免车体受到倾倒和震动。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平衡弹性件为柱形弹力胶,其轴向设有轴孔,通过连接螺栓定位在车架和轮桥之间。平衡弹性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车架和轮桥,平衡弹性件为柱形弹力胶,通过弹力胶减缓车架摆动造成的摆动力。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车架连接部设有连接座,上沉孔设置在连接座上,平衡弹性件定位在连接座上。中心支点定位杆和平衡弹性件通过连接座连接车架,中心支点定位杆定位在连接座中部,车架摆动时,连接座在平衡弹性件的球头上摆动。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上沉孔和下沉孔可对调设置。上沉孔可设置在轮桥上,下沉孔可设置在车架上,球头定位在轮桥的上沉孔中,柱形头定位在连接座的下沉孔中,车架摆动时,通过球头摆动定位在轮桥上。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中心支点定位杆整体呈柱形,一端形成扩径的球头。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平衡弹性件为弹簧,其中通过连接螺栓定位在车架和轮桥之间。上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车架连接部为可拆装连接部,车架连接部和轮桥连接部两端竖直相对位分别设有定位平衡弹性件的定位孔。平衡弹性件两端分别定位在车架连接部和轮桥连接部的定位孔中。一种电动三轮自行车,其中:还包括上述的悬挂结构。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自行车,包括前、后部的车架、其上端铰接,前部的车架上部设置把手、下端设置前轮,轮桥两端对称设置的后轮,后部的车架上设有座位支架、下端通过悬挂结构连接轮桥。车架悬挂结构设置在两后轮的轮桥中心上部,轮桥两端的后轮碰到不平的地面受到震动时,震动力通过轮桥传递到轮桥与后部的车架之间的平衡弹性件上,平衡弹性件限定车架的摆动幅度、减缓震动力,避免震动力通过车架传递到座位支架和把手,从而避免车体受到倾倒和震动,使两后轮在自适应调整的轮桥下平衡和减震车体。解决了三轮自行车转弯时会产生双轮的内外轮距不同或碰到不平的地面时也会造成车体摆动而造成的车体不稳定和容易翻车的技术问题。悬挂结构可以应用于单轮的轮桥,该悬挂结构特别适用于双轮轮桥结构。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自行车,前部的车架和车架上端相连接,前部的车架和后部的车架的下端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前部的车架上设有脚踏板。前部的车架和后部的车架通过前轮、后轮与地面呈三角形设置。上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自行车,支架中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连接车架中部,座位设置在支架后端,支架前端连接后部的车架上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悬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悬挂结构的拆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的左视图;图8为图7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8所示,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包括车架1和轮桥2,其中:车架1和轮桥2之间设有中心支点定位杆4和平衡弹性件5,车架1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4可摆动定位在轮桥2上,并通过平衡弹性件5限定摆动幅度。中心支点定位杆4一端为柱形头41、另一端为球头42,轮桥2中部连接部上设有与柱形头41相适配的下沉孔21,车架1连接部端面设有与球头42相适配的上沉孔11,柱形头41定位在下沉孔21中,球头42定位在上沉孔11中。平衡弹性件5对称设置在中心支点定位杆4两侧。轮桥2两端对称设置的后轮3。平衡弹性件5为柱形弹力胶,其轴向设有轴孔,通过连接螺栓51定位在车架1和轮桥2之间。车架1连接部设有连接座12,上沉孔11设置在连接座12上,平衡弹性件5定位在连接座12上。上沉孔11和下沉孔21可对调设置。中心支点定位杆4整体呈柱形,一端形成扩径的球头42。平衡弹性件5为弹簧,其中通过连接螺栓51定位在车架1和轮桥2之间。车架1连接部为可拆装连接部,车架1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包括车架(1)和轮桥(2),其特征在于:车架(1)和轮桥(2)之间设有中心支点定位杆(4)和平衡弹性件(5),车架(1)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4)可摆动定位在轮桥(2)上,并通过平衡弹性件(5)限定摆动幅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包括车架(1)和轮桥(2),其特征在于:车架(1)和轮桥(2)之间设有中心支点定位杆(4)和平衡弹性件(5),车架(1)通过中心支点定位杆(4)可摆动定位在轮桥(2)上,并通过平衡弹性件(5)限定摆动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支点定位杆(4)一端为柱形头(41)、另一端为球头(42),轮桥(2)中部连接部上设有与柱形头(41)相适配的下沉孔(21),车架(1)连接部端面设有与球头(42)相适配的上沉孔(11),柱形头(41)定位在下沉孔(21)中,球头(42)定位在上沉孔(11)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平衡弹性件(5)对称设置在中心支点定位杆(4)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轮桥(2)两端对称设置的后轮(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平衡弹性件(5)为柱形弹力胶,其轴向设有轴孔,通过连接螺栓(51)定位在车架(1)和轮桥(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炫斯臻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