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换挡拉索总成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72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换挡拉索总成及汽车,其中该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包括:管状连接部;隔振部,套设于管状连接部内,且与管状连接部过盈配合;第一紧固端,与管状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第一端与隔振部的第一端抵接,第一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一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第一紧固端上的第一通孔;第二紧固端,与管状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第一端与隔振部的第二端抵接,第二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二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第二紧固端上的第二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有效的降低变速箱通过换挡拉索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与噪声。

A kind of vibration iso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device for shifting cable, shift cable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ibration iso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device for a shift cable, a shift cable assembly and an automobile.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device for the shift cable comprises a tubular connection part, a vibration isolation part sleeved in the tubular connection part and interference fit with the tubular connection part, a first fastening e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tubular connection part. The first guide rod,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guide rod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part are connected,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guid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elastic part located in the tubular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rranged on the first fastening end in turn, the second fastening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tubular connection part, the second guide rod and the second guide rod.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guid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elastic part located in the tubular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fastening end in tur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transmitted to the cab by the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shift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换挡拉索总成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换挡拉索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每年增长率越来越高,人们在要求安全性、可靠性、低油耗的同时,对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其中汽车换挡机构的NVH水平直接影响到客户对整车的评价,所以换挡机构的NVH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换挡机构的换挡拉索是变速箱与驾驶室的重要连接部件,它把变速箱的振动与噪声直接传递到驾驶室,直接影响整车的NVH性能。目前主要通过在换挡拉索导管上增加配重块的方式降低振动的幅值,但这种方式不能完全、有效地把从变速箱传递过来的振动与噪声隔绝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换挡拉索总成及汽车,能有效的降低变速箱通过换挡拉索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与噪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包括:管状连接部;隔振部,隔振部套设于管状连接部内,且隔振部与管状连接部过盈配合;第一紧固端,第一紧固端与管状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第一端与隔振部的第一端抵接,第一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一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第一紧固端上的第一通孔,且第一导杆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一通孔,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一导杆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一紧固端抵接;第二紧固端,第二紧固端与管状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第一端与隔振部的第二端抵接,第二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二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第二紧固端上的第二通孔,且第二导杆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二通孔,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二导杆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二紧固端抵接。其中,管状连接部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螺纹,第一紧固端通过第一螺纹与管状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其中,管状连接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螺纹,第二紧固端通过第二螺纹与管状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管状连接部为一钢管。其中,隔振部为一隔振橡胶棒。其中,第一弹性部件与第二弹性部件均为一弹簧。其中,第一导杆的纵截面与第二导杆的纵截面均呈T字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挡拉索总成,包括第一拉索、第二拉索以及上述的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其中,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的第一导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拉索的一端连接,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的第二导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拉索的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换挡拉索总成。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当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应用于汽车换挡拉索总成时,通过隔振部有效吸收从变速箱传递过来的振动,同时隔振部与管状连接部过盈配合有效的把变速箱的噪声隔绝掉,达到了有效的降低变速箱通过换挡拉索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与噪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状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状连接部;2、隔振部;3、第一紧固端;301、第一通孔;4、第一导杆;5、第一弹性部件;6、第二紧固端;7、第二导杆;8、第二弹性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包括:管状连接部1;隔振部2,隔振部2套设于管状连接部1内,且隔振部2与管状连接部1过盈配合;第一紧固端3,第一紧固端3与管状连接部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杆4,第一导杆4的第一端与隔振部2的第一端抵接,第一导杆4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管状连接部1内的第一弹性部件5以及设置于第一紧固端3上的第一通孔301,且第一导杆4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一通孔301,第一弹性部件5的一端与第一导杆4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一紧固端3抵接;第二紧固端6,第二紧固端6与管状连接部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杆7,第二导杆7的第一端与隔振部2的第二端抵接,第二导杆7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管状连接部1内的第二弹性部件8以及设置于第二紧固端6上的第二通孔,且第二导杆7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二通孔,第二弹性部件8的一端与第二导杆7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二紧固端6抵接。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当上述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应用于换挡拉索总成时,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与拉索连接。具体的,换挡拉索总成包括第一拉索与第二拉索,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的第一导杆4的第二端与第一拉索的一端连接,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的第二导杆7的第二端与第二拉索的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拉索的另一端与换挡手柄以及变速箱中的一个连接,而第二拉索的另一端与换挡手柄以及变速箱中的另一个连接。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紧固端3与第二紧固端6的具体结构可以相同,且第一紧固端3与第二紧固端6的主要作用为:与管状连接部1连接,对第一弹性部件5与第二弹性部件8施加预紧力,压缩第一弹性部件5与第二弹性部件8,使第一导杆4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一通孔301、且第二导杆7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二通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杆4和第二导杆7均与管状连接部1之间存在间隙,且第一导杆4和第二导杆7均能在管状连接部1内微微滑动,以将变速箱的噪声反射回去实现隔声效果。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5与第二弹性部件8的具体结构可以相同,且第一弹性部件5直接与第一导杆4和第一紧固端3压紧,第二弹性部件8直接与第二导杆7和第二紧固端6压紧,进而保证在拉索换挡过程中不存在间隙。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述第一弹性部件5与第二弹性部件8均可以为一弹簧。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弹性部件5与第二弹性部件8的具体形式。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的具体结构可以相同,且第一导杆4和第二导杆7均与隔振部2压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的主要作用为:与拉索连接和导向作用,并通过第一弹性部件5与第二弹性部件8来实现拉索拉紧或收缩无间隙。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导杆4的纵截面与第二导杆7的纵截面均可以呈T字形。且为确保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能实现上述主要作用,第一导杆4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一导杆4的第二端的直接,类似的,第二导杆7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导杆7的第二端的直径。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隔振部2的主要作用为:衰减从变速箱传递过来的振动。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隔振部2的直径略大于管状连接部1的直径,从而实现过盈配合可有效的隔绝从变速箱传递过来的噪声。需要说明的是,为确保有效的衰减从变速箱传递过来的振动,上述隔振部2可以为一隔振橡胶棒。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频率的振源更换不同刚度的橡胶棒,以达到针对不同频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连接部;隔振部,所述隔振部套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且所述隔振部与所述管状连接部过盈配合;第一紧固端,所述第一紧固端与所述管状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隔振部的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一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紧固端上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紧固端抵接;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二紧固端与所述管状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隔振部的第二端抵接,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二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紧固端上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紧固端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连接部;隔振部,所述隔振部套设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且所述隔振部与所述管状连接部过盈配合;第一紧固端,所述第一紧固端与所述管状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隔振部的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一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紧固端上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杆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紧固端抵接;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二紧固端与所述管状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隔振部的第二端抵接,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管状连接部内的第二弹性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紧固端上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杆的第一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紧固端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拉索隔振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连接部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永舜郝晓峰于宏志鲁守卫贺燕铭田安民陈桂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