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56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第二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冠部中心;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无结构性伸张为0.8%‑1.2%之间,第二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结构性伸张为2.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冠部的肩部和中心0度带束层钢丝的张力‑伸张特性,在肩部和冠中心选用不同张力‑伸张特性的钢丝材料,就能有效的保证轮胎在行驶中后期仍然能够实现较大的伸张平衡,从而均衡(或减小)冠部带束层的膨胀和张力,提高轮胎耐久性和磨耗性能。

A flat 70 below series of pneumatic inflatable radial tyr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ires, in particular to a series of truck pneumatic radial tires with a flat surface less than 70. A flat series of pneumatic radial truck tires with a belt layer of at least two or more overlapping tension-resistant belts, a first-degree-zero belt layer and a second-degree-zero belt layer are covered at two ends of the tension-resistant belt layer, and a second-degree-zero belt layer is covered at the end of the tension-resistant belt layer. The Crown Center of the tension band bundle; the unstructured stretching of the steel cord of the first zero degree band bundle is between 0.8% and 1.2%, and the structural stretching of the steel cord of the second zero degree band bundle is 2.0%. By adjusting the tension and elon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0 degree belt steel wires in the shoulder and center of the crown and selecting steel wir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tension and elon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houlder and center of the crown,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at the tire can still achieve greater elongation balanc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running, thereby balancing (or reduc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crown belt. And tension to improve tire durability and abras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载重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正在快速地实现着扁平化。而在载重用扁平率70以下子午线轮胎的发展中,能够开发出良好的耐久性能、合理的接地形状的低扁平轮胎,一直是轮胎企业技术攻关的难点之一。这使得大多数经受过欧美市场考验的技术在中国国内却容易出现耐久性不足和易磨的重大问题。传统的低扁平轮胎,尤其是重载用的低扁平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结构常用的是零度结构,胎体外侧至少有两层交叉贴合的耐张力层组成的带束层结构,但其接地形状容易出现“哑铃型”形状,影响轮胎的耐偏磨和耐久等性能。最新报道的带束层结构,通过是至少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以及覆盖2层耐张力带束层端部区域的零度带束层组成的充气子午线轮胎。且冠部中心至少有一层以上的零度带束层结构组合而成。申请人申请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0827551.9)公开了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包括胎体层、胎面层和带束层,所述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两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分别覆盖设置有两层第一零度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在冠部中部覆盖设置有两组一层以上的第二零度带束层。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零度带束层结构的冠部中间扩张大、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大等问题,造成轮胎使用寿命不良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了轮胎接地轮廓变形和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即解决了行驶后磨耗性能下降问题,又实现了提高耐久性能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申请人申请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0828704.1)公开了一种耐久性优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包括胎体层、胎面层和带束层,所述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两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分别覆盖设置有两层第一零度带束层,耐张力带束层在冠部中部覆盖设置有一组一层以上的第二零度带束层。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零度带束层结构的冠部中间扩张大、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大等问题,造成轮胎使用寿命不良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了轮胎接地轮廓变形和带束层位移量变化,即解决了行驶后磨耗性能下降问题,又实现了提高耐久性能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而对扁平比位于70以下的重载轮胎,在使用上述零度带束层结构,除应具有良好的、合理的接地形状外,还应有效的防止行驶中后期易出现反弧问题、易磨问题,进而提升耐久性能和磨耗性能下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在行驶后接地形状出现的反弧形状和耐久性能下降等问题,主要是由于轮胎硫化后模具内轮胎的带束层所受的伸张率不同,冠部的肩部和中心所受的张力不均衡导致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冠部的肩部和中心0度带束层钢丝的张力-伸张特性,在肩部和冠中心选用不同张力-伸张特性的钢丝材料,就能有效的保证轮胎在行驶中后期仍然能够实现较大的伸张平衡,从而均衡(或减小)冠部带束层的膨胀和张力,提高轮胎耐久性和磨耗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第二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冠部中心;其特征在于,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的钢丝均由复数根按照一定捻距捻成的钢丝股组成,每一股钢丝由复数根按照一定捻距和一定角度捻成的细钢丝组成,钢丝的断裂拉伸率均在3%以上;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无结构性伸张为0.8%-1.2%之间,第二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结构性伸张为2.0%。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无结构性伸张为1.0%。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的材料为1×6×0.265HE;第二零度带束层钢丝的材料为3×4×0.22HE。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零度带束层为一组且至少有一层。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零度带束层为两组且至少有一层。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的钢丝直径在0.8mm~1.40mm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整冠部的肩部和中心0度带束层钢丝的张力-伸张特性,在肩部和冠中心选用不同张力-伸张特性的钢丝材料,就能能有效的保证轮胎在行驶中后期仍然能够实现较大的伸张平衡,从而均衡(或减小)冠部带束层的膨胀和张力,提高轮胎耐久性和磨耗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实施案例1胎面部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实施案例1胎面部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3:0度带束层钢丝的张力-伸张特性曲线图。图4:室内耐久测试标准(企业内部使用)。图5:对比充气轮胎行驶前及行驶8000km后接地印痕轮廓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充气轮胎行驶前及行驶8000km后接地印痕轮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子午线轮胎;2--胎体层;3--交叉耐张力带束层;4--第一零度带束层;5--第二零度带束层;6--带束层;7--胎面层;8--冠部区域;A--行驶前轮胎接地印痕示意轮廓;B--行驶8000km后接地印痕示意轮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说明:以275/70R22.5为例,通过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的各种不同组合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轮胎的带束层结构只能保持轮胎充气使用前后接地形状及耐久性能的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子午线轮胎1为以两侧钢丝之间具有一层沿周向成90度排列的钢丝胎体层2为骨架,在所述的胎体层2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顺次层叠设置带束层6及胎面层7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带束层3包括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组成,带束层3位于胎体层2为骨架上;第一零度带束层4位于带束层3端部位置(与现有0度结构一致)。并且,第二零度带束层5是有一组(或两组)且至少有一层以上0度带束层组成,位置在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3之上,两第一零度带束层4之间。其中,第一零度带束层4钢丝选用张力-伸张特性曲线的拐点为1.0%(即低应力下伸张可达到1.0%)的钢丝材料1×6×0.265HE;第二零度带束层5钢丝选用张力-伸张特性曲线的拐点为2.0%(即低应力下伸张可达到2.0%)的钢丝材料3×4×0.22HE;在图1中,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1的胎面部附近的剖面图。第二零度带束层5是有一组且至少有一层以上0度带束层组成,位置在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3之上,两第一零度带束层4之间。在图2中,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2的胎面部附近的剖面图。第二零度带束层5是有两组且至少有一层以上0度带束层组成,位置在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3之上,两第一零度带束层4之间。作为对比,同时准备第一零度带束层4、第二零度带束层5钢丝张力-伸张特性曲线拐点均为2%的对比轮胎。图3为本专利技术轮胎及对比轮胎0度带束层钢丝的张力-伸张特性曲线对比图。实施效果:如下图2所示,分别是本专利技术0度带束层结构、传统0度带束层结构以及两部份0度带束层使用同一钢丝材料的带束层结构的行驶前和行驶后的胎面接地印痕图,测试规格是275/70R22.5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实施案例】试验对象是275/70R22.5,具有钢丝带束层、钢丝胎体层结构的载重用充气子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第二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冠部中心;其特征在于,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的钢丝均由复数根捻成的钢丝股组成,每一股钢丝由复数根捻成的细钢丝组成,钢丝的断裂拉伸率均在3%以上;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无结构性伸张为0.8%‑1.2%之间,第二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结构性伸张为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的带束层包括至少有2层以上交叉的耐张力带束层、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所述的第一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两个端部区域,第二零度带束层覆盖在耐张力带束层的冠部中心;其特征在于,第一零度带束层和第二零度带束层的钢丝均由复数根捻成的钢丝股组成,每一股钢丝由复数根捻成的细钢丝组成,钢丝的断裂拉伸率均在3%以上;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无结构性伸张为0.8%-1.2%之间,第二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的结构性伸张为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70以下系列的载重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零度带束层钢丝帘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黄坚章秋苟张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