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劳关明专利>正文

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09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属纺织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染布缸体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与循环水泵相连,在染布缸体与循环水泵之间相连有通过法兰合二为一的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或互相串联的水冷却交换器与油加热交换器,水冷却交换器上装有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可分别对染液进行冷却和加热,以达到工艺需要的染液温度,同时能将经交换器出口排出的水按一定温度值分流至热水、冷水回水器内,从而使热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属纺织印染设备
                        
技术介绍
染色机是一种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和前后处理的机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加热染液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和前后处理。目前对染液进行加热一般采用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二种加热方式。直接加热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直接放入染机内,以达到染液所需的温度,其优点是加热方式简单,其缺点是蒸汽对染液加热后有冷凝水产生与染液混合,改变了染液的比例,从而有可能影响染色的质量。间接加热是用蒸汽通过一只热交换器进行间隔加热,其优点是不会改变染液的比例。用蒸汽加热的热交换器结构大致为筒体内设置染液管,染液有水泵进行循环。当染液需要加热时,通过向筒体内充满蒸汽对管内循环染液进行间接加热;而当染液需要冷却时,筒体内则充满了冷水进行间接冷却。此种加热方式的缺点在于:当用蒸汽对热交换器进行加热时有温度较高的冷凝水排出,浪费了一定的能量;另外,当对染液进行冷却时,起先因染液温度较高,而排出的冷却水温度也较高,而随着染液温度的降低,则排出的冷却水温度也逐渐降低,高温的冷却水与低温的冷却水在同一根水管中排出,浪费了一定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冷却分别在不同交换器内进行,加热或冷却时染液与导热油或冷却水安全隔离,不会相互渗漏,且经交换器出水口排放的水按温度进行分流贮存的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包括染布缸体,在染布缸体内设有水位管,其上一侧则设有进出布口,染布缸体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染液给排水阀相连,过滤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加料桶、循环水泵相连通,在染布缸体与循环水泵之间相连有通过法兰合二为一的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或互相串联的水冷却交换器与油加热交换器。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结构相同,皆包括筒体,其内设有分层排列的受热管,筒体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出口,筒体内两侧皆设有形状与之相配且密封的两只封头,两只封头之间形成空腔,受热管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两只封头,受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封头时的结合处呈密封状。水冷却交换器上装有分流装置,分流装置包括在水冷却交换器的出口连接的管道,管道上装有测温度仪及自控阀门,位于测温度仪及自控阀门之间的管道上连有管道,测温度仪通过线路相连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另一侧通过线路与自控阀门相连,管道另一端分别接入冷水、热水回收器内。筒体外壳上对应于空腔的下侧皆设有渗漏液出口,水冷却交换器一端设有进液口,油加热交换器一端设有出液口。-->筒体内设有上、下间隔排列的挡板,挡板面积小于筒体内径,分层排列的受热管分别穿过对应的挡板。在水冷却交换器的筒体上所设的出口可分为主出口及副出口,其中主出口位于筒体上方,副出口位于筒体下方,且副出口直径小于主出口。自控阀门采用电磁阀、电动阀、气动阀的其中之一。主出口连接有管道,副出口连接有管道,管道另一端与管道相连通。受热管可采用金属圆管或传热系数高的异型金属管制成。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为:通过法兰合二为一的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或独立的水冷却与油加热交换器相串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需要,分别对染液进行加热和冷却,以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的染液温度;同时油加热交换器的结构设计,通过导热油直接对受热管内的染液加热,提高了热交换率;受热管可采用异型管制成,增加了受热面及使受热管内流动的染液搅动,从而增加了加热效率;档板的作用也在于使进入筒体内的导热油随档板阻隔的方向而流动,从而进一步增加导热油与受热管的接触;两只封头之间形成空腔的作用在于当受热管两端分别穿过两只封头的结合处发生渗漏时,渗漏液可通过空腔及渗漏液出口排出。同样道理,水冷却交换器的结构设计,也极大地提高了染液的冷却效果。另外,在水冷却交换器上设置主出口及副出口的目的在于:当冷却水从进口进、主出口出,此时副出口因直径小处于小流量状态,有利于筒体内充满冷却-->水,降温充分,降温完成后,水冷却交换器内多余的水则通过副出口排出。分流装置的作用在于能将经水冷却交换器出口排出的水经测温度仪测试后,按一定的温度值分流至热水、冷水回收器内,从而使带一定热量的热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通过法兰合二为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互相串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通过法兰合二为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所述水冷却交换器及油加热交换器互相串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染布缸体1,在染布缸体1内设有水位管2,其上一侧则设有进出布口3,染布缸体1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4、染液给排水阀5相连,过滤器4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加料桶6、循环水泵7相连通,在染布缸体1与循环水泵7之间-->相连有通过法兰10合二为一的水冷却交换器8及油加热交换器9。如图5所示,水冷却交换器8及油加热交换器9结构相同,皆包括筒体16,其内设有分层排列的受热管11,受热管11可采用金属圆管或传热系数高的异型金属管制成,受热管11内流动染液12。筒体16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进口13、出口14,筒体16内两侧皆设有形状与之相配且密封的两只封头15a、15b,两只封头15a、15b之间形成空腔18,受热管11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两只封头15a、15b,受热管11两端分别穿过封头15a、15b时的结合处呈密封状。筒体16与两端内侧封头15a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充满导热油或冷却水17,对于水冷却交换器8为冷却水17,对于油加热交换器9则为导热油17。筒体16外壳上对应于空腔18的下侧皆设有渗漏液出口19。筒体16内设有上、下间隔排列的挡板20,挡板20面积小于筒体16内径,分层排列的受热管11分别穿过对应的挡板20。水冷却交换器8一端设有进液口30,油加热交换器9一端设有出液口29。如图1所示,水冷却交换器8上装有分流装置,分流装置包括在水冷却交换器8的出口14连接的管道22,管道22上装有测温度仪23及自控阀门24,自控阀门24采用电磁阀、电动阀、气动阀的其中之一。位于测温度仪23及自控阀门24之间的管道22上连有管道25,管道25应向上延伸,位置高于管道22及自控阀24。测温度仪23通过线路相连有温度控制器26,温度控制器26另一侧通过线路与自控阀门24相连,管道22、25另一端分别接入冷水、热水回收器27、28内。-->工作原理为:将现有染色机通过一只交换器对染液进行加热或冷却改为通过法兰10合二为一的二只交换器一水冷却交换器8及油加热交换器9分别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加热或冷却。当染液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包括染布缸体(1),在染布缸体(1)内设有水位管(2),其上一侧则设有进出布口(3),染布缸体(1)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4)、染液给排水阀(5)相连,过滤器(4)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加料桶(6)、循环水泵(7)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染布缸体(1)与循环水泵(7)之间相连有通过法兰(10)合二为一的水冷却交换器(8)及油加热交换器(9)或互相串联的水冷却交换器(8)与油加热交换器(9)。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包括染布缸体(1),在染布缸体(1)内设有水位管(2),其上一侧则设有进出布口(3),染布缸体(1)通过管道分别与过滤器(4)、染液给排水阀(5)相连,过滤器(4)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加料桶(6)、循环水泵(7)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染布缸体(1)与循环水泵(7)之间相连有通过法兰(10)合二为一的水冷却交换器(8)及油加热交换器(9)或互相串联的水冷却交换器(8)与油加热交换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却交换器(8)及油加热交换器(9)结构相同,皆包括筒体(16),其内设有分层排列的受热管(11),筒体(16)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进口(13)、出口(14),筒体(16)内两侧皆设有形状与之相配且密封的两只封头(15a)、(15b),两只封头(15a)、(15b)之间形成空腔(18),受热管(11)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两只封头(15a)、(15b)。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水冷却交换器(8)上装有分流装置,分流装置包括在水冷却交换器(8)的出口(14)连接的管道(22),管道(22)上装有测温度仪(23)及自控阀门(24),位于测温度仪(23)及自控阀门(24)之间的管道(22)上连有管道(25),管道(25)位置高于管道(22)及自控阀(24),测温度仪(23)通过线路相连有温度控制器(26),温度控制器(26)另一侧通过线路与自控阀门(24)相连,管道(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关明王雁峰盛福兴胡多福潘水龙俞加林
申请(专利权)人:劳关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