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云德专利>正文

染色机用染色液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647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用导热油对染色机所用的染色液进行加热的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和染缸。其中的换热器由筒状壳体、管板和若干换热管组成。其结构特点是还设置有油锅炉,油锅炉的出油口通过油泵、进油阀和油管与换热器筒状壳体上的进口相连通,筒状壳体上的出口通过出油阀和油管与油锅炉的进油口相连通,从而使油锅炉与筒状壳体间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油路。通过进入筒状壳体内的导热油来对流经换热管内的染色液进行加热。使用这种染色机用染色液加热装置对染色液进行加热,不仅可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还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色机用染色液加热装置(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说,是用导热油对染色机上使用的染色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适用于印染行业对染色液进行加热。(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印染行业,用来对染色液进行加热的加热器都是蒸气加热器。这种蒸气加热器,含有一个换热器,该换热器由筒状壳体、管板和若干换热管组成。其中的筒状壳体两端分别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所说的管板和换热管处在筒状壳体内。其中的管板有两块,它们分别与筒状壳体内腔的两端间留有间距,它们的四周均与筒状壳体的内壁相封接,它们的上面对应地加工有若干通孔。换热管两端分别插入两管板上的相应通孔内,并使换热管的端部外侧面与管板上的通孔间相封接,使换热管的内腔与筒状壳体两端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相连通。筒状壳体两端的筒壁上分别有进口和出口,其中的进口通过管道和蒸气阀与蒸气源(比如电厂的蒸气管道)相连通,通过进入筒状壳体内的高温蒸气对流经换热管内腔的染色液进行加热,实现对织物的染色。虽然采用蒸气加热也能实现对染色液的加热,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换热管内的被加热染色液温度较低,而蒸气的温度较高,蒸气与被加热染色液间温差较大。该大温差会对设备产生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染色机用染色液加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和染缸(25);所说换热器由筒状壳体(9)、管板(18)和若干换热管(6)组成;其中的筒状壳体(9)呈卧式布置,其两端分别有介质进口(3)和介质出口(10);染缸(25)的出液口(24)通过水泵(23)和水管与介质进口(3)相连,染缸(25)的进液口(26)通过水管(2)与筒状壳体(9)的介质出口(10)相接;所说的管板(18)有两块,该两块管板的板面与筒状壳体(9)的纵向中心线垂直,它们分别与筒状壳体(9)内腔的两端间留有间距,它们的四周均与筒状壳体(9)的内壁相封接,它们的上面对应地加工有若干通孔;换热管(6)两端分别插入两管板(18)上的相应通孔内,并使...

【技术特征摘要】
1.染色机用染色液加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和染缸(25);所说换热器由筒状壳体(9)、管板(18)和若干换热管(6)组成;其中的筒状壳体(9)呈卧式布置,其两端分别有介质进口(3)和介质出口(10);染缸(25)的出液口(24)通过水泵(23)和水管与介质进口(3)相连,染缸(25)的进液口(26)通过水管(2)与筒状壳体(9)的介质出口(10)相接;所说的管板(18)有两块,该两块管板的板面与筒状壳体(9)的纵向中心线垂直,它们分别与筒状壳体(9)内腔的两端间留有间距,它们的四周均与筒状壳体(9)的内壁相封接,它们的上面对应地加工有若干通孔;换热管(6)两端分别插入两管板(18)上的相应通孔内,并使换热管(6)的端部外侧面与管板(18)上的通孔间相封接,从而使换热管(6)的内腔与筒状壳体(9)两端的介质进口(3)和介质出口(10)相连通;筒状壳体(9)两端的筒壁上分别有进口(17)和出口(4),该进口和出口均与两管板(18)之间的筒状壳体(9)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锅炉(13),油锅炉(13)的出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云德
申请(专利权)人:叶云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