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进生专利>正文

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09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其结构主要包含一同轴的大管与小管,而于同一端各衔接染液口,另一端则同以一离心扇为封体,又介置其中的大管管路内里,再环设有加热器。如此,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将可缩小染纱机所需机体空间,降低设置成本,而为一最具改良功效的全新染纱机创作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尤指改良一种染纱液回流加热的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染纱机的染液回流管路,均采回旋管路的配置结构,因此占用极大的机体摆置空间;又因加热装置需先将来自染纱缸回流而出的染液加热后,再回输至染纱缸体内,特别以一引流管路,将其失温的染液,重新输送进加热器,再由另一端管路将热染液输出,以回输入染纱缸体内,因此这些管路的材料与设备,亦皆属耗费成本,有必要再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包含:一同轴的大管与小管,而于同一端各衔接染液口,另一端则同以一离心扇为封体,又介置其中的大管管路内里,再环设有加热器。其中该小管经内环染液口,专司自染纱缸吸出染液,大管则专司自小管吸回的染液,经末端离心扇加压排入其内里环设的加热器为加热后,再经外环染液口重行输进染纱缸。其中该离心扇衔接于一外置马达的延伸轴杆,以传输其旋转的动力。其中该封体的侧缘呈圆弧型体,内部为排入的染液及其加压缓冲空间。本技术可缩小染纱机所需机体空间,降低设置成本,而为一具改良功效的全新染纱机创作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染纱机体结构侧视图。图2为公知用染纱机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染纱机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染纱机体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公知染纱机体结构侧视图,其中包含染纱缸20a、回旋管路21a及马达22a,而加热器(或称热交换器),因属外置,中途需另行设置引流管路,以将来自染纱缸20a使用后的染液,输入加热器后,再输回染纱缸20a,重新循环其染色液再使用,故其管路结构已变得多而复杂,且占机体所需极大空间,本图未将其示出。请参阅图2为公知染纱机体结构俯视图,其中该回旋管路21a所占用的机体空间,显然已突出于原有的矩形基座23a空间,尚且不包含加热器(或称热交换器)及其输出入管路。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染纱机体结构侧视图,经比较图1,虽然相同有染纱缸、马达及管路,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加热器显然已包含于管路内里,勿需外置,也不需其他管路配合。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染纱机体结构俯视图,其中经与图3比较其机体空间显然相当,然再比较图2的公知机型则差别显然极大。请综合参阅图3、图4,其中本技术染纱机10,依其结构,主要包含一同轴的大管11与小管12,而于同一端各衔接内环染液口13、外环染液口14,另一端则同以一离心扇15为封体16,又在大管11管路内再环设有加热器17。续请参阅图3、图4,其中该小管12经内环染液口13,自染纱缸20吸出染液21,大管11则自小管12吸回的染液21,经末端离心扇15加压排入其内里环设的加热器17加热后,再经外环染液口14重行输进染纱缸20。再请参阅图3、图4,其中该离心扇15衔接于一外置马达18的延伸轴杆19,以传输其旋转的动力;又其中该封体16的侧缘呈圆弧型体,其-->内部形成的空间为顺利导流离心扇15排入的染液21及其必要的加压缓冲空间。如此,由本技术的实施,将可缩小染纱机所需机体空间,降低设置成本,而为一具改良功效的全新染纱机创作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同轴的大管与小管,而于同一端各衔接染液口,另一端则同以一离心扇为封体,其中大管管路内里再环设有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同轴的大管与小管,而于同一端各衔接染液口,另一端则同以一离心扇为封体,其中大管管路内里再环设有加热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管离心式染纱液循环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小管经内环染液口自染纱缸吸出染液,大管自小管吸回的染液,经末端离心扇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进生
申请(专利权)人:涂进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