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18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织物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织物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然后对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预烘,接着将经过预烘后的织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2℃的饱和蒸汽对织物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对汽蒸固色后的织物进行水洗和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织物的得色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印染行业中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印染行业的染色工艺大致有三种轧烘轧蒸染色工艺、湿短蒸染色 工艺和轧蒸染色工艺。其中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织物送入均匀 轧车浸轧染液,接着将浸轧染液后的织物送入烘燥机烘干——通常情况下烘千 后的织物的含水量在8%,然后,将烘干后的织物送入浸液轧车浸轧固色剂,接 着将浸轧固色剂后的织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土2。C的饱和蒸汽对其进行汽 蒸固色,然后对汽蒸固色后的织物依进行水洗和烘干;湿短蒸染色工艺,其步 骤为将织物送入均匀轧车浸轧按要求比例配制的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然 后将浸轧后的织物送入温度控制在125 130。C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25~30%之 间的反应箱中、用热风和蒸汽对织物进行反应固色,然后将反应固色后的织物 进行水洗和烘干;轧蒸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织物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 液,接着将浸轧混合液后的织物送入固色汽蒸箱中、用100土2'C的饱和蒸汽对 织物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对汽蒸固色后的织物进行水洗和烘干。在这三种染色 工艺中,轧烘轧蒸染色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染色工艺,是目前用的最多的,稳定 可靠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是这种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占据的空间较大,能源和 水的消耗较多,染料的利用率即织物的得色率较低, 一般在60% 70%,流失的 染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增大了生产成本;湿短蒸染色工艺的能耗相对较 低,但对染料和固色剂有选择性,尤其是织物反应固色的条件(温度在125 130 。C之间、相对湿度在25~30%之间)是很难控制稳定的,这种设备目前还只能依 赖于进口,既要达到恒定的温度,又要保持恒定的相对湿度,这种工艺条件十 分苛刻,使得染色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轧蒸染色是一种新兴的染色工艺,其较低的能耗和较短的工艺流程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染料利用率即织物的得色率较低, 一般只能达到55%~65%,与传统的轧烘轧蒸染色工艺一样,流失的染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 生产成本的织物染色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织物染色工艺,将织物 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然后对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预烘,接着将经过预烘 后的织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士2'C的饱和蒸汽对织物进行汽蒸固色,然后 对汽蒸固色后的织物进行水洗和烘干。经过上述的预烘工序后,控制织物的含水量在55~25%之间。 经过上述的预烘工序后,控制织物的含水量在45~28%之间。 上述的预烘工序可采用远红外线或微波烘燥。 上述的预烘工序可采用热风烘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是在原来的轧蒸染色 工艺中的浸轧工序之后、汽蒸固色工序之前增加了一道预烘工序。而就因为增 加了这一道预烘工序,将经过浸轧工序后的织物通过烘燥去掉了织物中的一部 分水份,使得织物的含水量在55~25%之间,这样的织物在经过100士2t:饱和汽 蒸固色后,织物的得色率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从而 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流失的染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艺流程图中1、平幅进布架,2、均匀轧车,3、预烘燥机,4、固色汽蒸箱,5、 平幅水洗机组,6、烘燥机,7、平幅落布架,8、织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由平幅进布架1 送来的织物8导入均匀轧车2中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染料和固色剂可以用比例泵连续送入均匀轧车2的轧槽内,接着将浸轧了上述混合液的织物8 送入预烘燥机3中进行预烘,控制织物8的含水量在50±5%,接着将织物8导 入固色汽蒸箱4中、用100士2。C的饱和蒸汽对织物8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将汽 蒸固色后的织物8送入平幅水洗机组5中进行水洗,经过水洗后的织物8导入 烘燥机6中进行烘干,最后由平幅落布架7落布。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烘燥 机3可以是远红外线或微波烘燥机,也可以是热风烘燥机。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由平幅进布架1 送来的织物8导入均匀轧车2中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染料和固色剂可 以用比例泵连续送入均匀轧车2的轧槽内,接着将浸轧了上述混合液的织物8 送入预烘燥机3中进行预烘,控制织物8的含水量在30±5%,接着将织物8导 入固色汽蒸箱4中、用100士2。C的饱和蒸汽对织物8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将汽 蒸固色后的织物8送入平幅水洗机组5中进行水洗,经过水洗后的织物8导入 烘燥机6中进行烘干,最后由平幅落布架7落布。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烘燥 机3可以是远红外线或微波烘燥机,也可以是热风烘燥机。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由平幅进布架1 送来的织物8导入均匀轧车2中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染料和固色剂可 以用比例泵连续送入均匀轧车2的轧槽内,接着将浸轧了上述混合液的织物8 送入预烘燥机3中进行预烘,控制织物8的含水量在40±5%,接着将织物8导 入固色汽蒸箱4中、用100士2。C的饱和蒸汽对织物8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将汽 蒸固色后的织物8送入平幅水洗机组5中进行水洗,经过水洗后的织物8导入 烘燥机6中进行烘干,最后由平幅落布架7落布。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烘燥 机3可以是远红外线或微波烘燥机,也可以是热风烘燥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是在原来的轧蒸染色工艺中的浸轧工序之后、 汽蒸固色工序之前增加了一道预烘工序。而就因为增加了这一道预烘工序,将经过浸轧工序后的织物8通过预烘燥机3烘燥,去掉了织物8中的一部分水份, 使得织物8的含水量在55~25%之间,这样的织物8在经过100土2'C饱和汽蒸固 色后,织物8的得色率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从而降 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流失的染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权利要求1.织物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织物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然后对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预烘。接着将经过预烘后的织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2℃的饱和蒸汽对织物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对汽蒸固色后的织物进行水洗和烘干。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其物征在于经过所述的预烘工序后,控制织物的含水量在55~25%之间。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其物征在于经过所述的预烘工 序后,控制织物的含水量在45 28%之间。4.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其物征在于所述的预烘 工序可采用远红外线或微波烘燥。5.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织物染色工艺,,其物征在于所述的预烘 工序可采用热风烘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织物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织物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然后对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预烘,接着将经过预烘后的织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2℃的饱和蒸汽对织物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对汽蒸固色后的织物进行水洗和烘干。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织物的得色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文档编号D06B15/00GK101096805SQ20071002416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8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织物染色工艺,其步骤为:将织物浸轧染料和固色剂的混合液,然后对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预烘。接着将经过预烘后的织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2℃的饱和蒸汽对织物进行汽蒸固色,然后对汽蒸固色后的织物进行水洗和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华闵平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