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72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片体内的前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波纹腔,片体内的中部设置有凹腔,片体内的后侧设置有凸腔,凹腔内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顶筒,凸腔内对应顶筒处分别设置有顶柱,顶柱分别伸入到顶筒内,顶柱的前端面与凹腔的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减震弹簧;凸腔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板,顶柱的后端分别与支板相连接,支板的后侧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合页,左合页分别与两个支杆的前端相连接,支杆的后端分别通过右合页与凸腔的后侧侧壁相连接,凸腔和凹腔内分别设置有缓冲网,其减震效果好,缓冲性能好,提高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刹车
,具体涉及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车辆行业的发展,对刹车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现有的刹车片减震结构,多采用普通的弹簧结构,其多存在减震效果较差,缓冲性能较差,影响强度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以解决减震效果较差,缓冲性能较差,影响强度性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包括片体,片体内的前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波纹腔,片体内的中部设置有凹腔,凹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片体内的后侧设置有凸腔,凸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凹腔内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顶筒,凸腔内对应顶筒处分别设置有顶柱,顶柱分别伸入到顶筒内,顶柱的前端面与凹腔的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减震弹簧;凸腔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板,顶柱的后端分别与支板相连接,支板的后侧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合页,左合页分别与两个支杆的前端相连接,支杆的后端分别通过右合页与凸腔的后侧侧壁相连接,凸腔和凹腔内分别设置有缓冲网。可选地,波纹腔的横截面为圆形。可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包括片体(1),其特征在于,片体(1)内的前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波纹腔(2),片体(1)内的中部设置有凹腔(3),凹腔(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片体(1)内的后侧设置有凸腔(4),凸腔(4)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凹腔(3)内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顶筒(5),凸腔(4)内对应顶筒(5)处分别设置有顶柱(6),顶柱(6)分别伸入到顶筒(5)内,顶柱(6)的前端面与凹腔(3)的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减震弹簧(7);凸腔(4)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板(8),顶柱(6)的后端分别与支板(8)相连接,支板(8)的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片减震结构,包括片体(1),其特征在于,片体(1)内的前侧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波纹腔(2),片体(1)内的中部设置有凹腔(3),凹腔(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片体(1)内的后侧设置有凸腔(4),凸腔(4)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凹腔(3)内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顶筒(5),凸腔(4)内对应顶筒(5)处分别设置有顶柱(6),顶柱(6)分别伸入到顶筒(5)内,顶柱(6)的前端面与凹腔(3)的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减震弹簧(7);凸腔(4)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板(8),顶柱(6)的后端分别与支板(8)相连接,支板(8)的后侧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合页(9),左合页(9)分别与两个支杆(10)的前端相连接,支杆(10)的后端分别通过右合页(11)与凸腔(4)的后侧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忠磊崔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