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87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包括芯模主体和传动装置,芯模主体包括第一底部主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盖板和第三传动部,第一侧板的下侧和第二侧板的下侧分别与第一底部主体的两侧铰接,盖板盖设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盖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的上侧和第二侧板的上侧配合,第三传动部分别与第一底部主体和盖板连接;传动装置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传动部可拆卸连接;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向第一底部主体中心靠近或远离,以及带动第三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盖板仅沿垂直于第一底部主体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靠近第一底部主体。该模具能够便捷的安装和拆除,且结构接单,易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
技术介绍
预制板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就可进行安装使用。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在预制件内部构造出与外部连通的现浇区域(该现浇区域一般为一空腔结构),该现浇区域一般使用特定的芯模模具制作,在生成过程中,将特定的芯模模具放置到指定位置,并在模具外侧浇注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后,再将模具拆除,从而形成了带现浇区域(空腔)的预制板。现有的制作预制板的芯模模具,组装繁琐,且在拆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难以拆除的问题,需要借助较多的人力,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其拆除;另外也经常需要借助外力(敲打等)才能将模具拆除掉,在这种方式中经常会出现将预制板损坏的现象(如边角被破坏);此外,通过现有的模具制作的预制板承载力不够理想,且当现浇区域为多个时,需要较多的模具,但由于模具的结构复杂,较多模具的使用,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成本。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能够方便安装和拆除,通过该模具制作的预制板承载力强,且能够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包括芯模主体和传动装置,所述芯模主体包括第一底部主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盖板和第三传动部,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的两侧铰接,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且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配合,所述第三传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和所述盖板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传动部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中心靠近或远离,以及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盖板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靠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侧传动部、第二侧传动部和主传动部,所述主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一侧传动部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主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二侧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主传动部与所述第三传动部连接;通过所述主传动部的运动而带动所述第一侧传动部、所述第二侧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盖板运动。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三传动部包括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轮;所述盖板下侧设有至少一个凸轮活动架,所述凸轮活动架上设有供所述凸轮活动的第一空间,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凸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转动以作用于所述凸轮活动架,从而带动所述盖板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靠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前端设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一侧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出部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主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出部配合的第三凹槽;和/或所述第一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侧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侧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主传动部包括第二底部主体,所述第二底部主体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主轴的后端;所述第一侧传动部包括第一侧传动板、第一侧主轴、第一侧辅轴、第一侧连接杆、第一侧主轴支架和第一侧辅轴圆环,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二底部主体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侧主轴连接在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上且可相对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旋转,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传动板上且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的径向与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板面垂直,所述第一侧辅轴穿入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且可相对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旋转,所述第一侧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主轴和所述第一侧辅轴连接;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后端,和/或,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后端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沿所述第二主轴的轴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侧主轴穿入所述第一通孔且可相对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旋转;或者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与所述第二主轴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侧主轴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二侧传动部包括第二侧传动板、第二侧主轴、第二侧辅轴、第二侧连接杆、第二侧主轴支架和第二侧辅轴圆环,所述第二侧传动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二底部主体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侧主轴连接在所述第二侧主轴支架上且可相对所述第二侧主轴支架旋转,所述第二侧主轴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二侧辅轴圆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侧传动板上且所述第二侧辅轴圆环的径向与所述第二侧传动板的板面垂直,所述第二侧辅轴穿入所述第二侧辅轴圆环且可相对所述第二侧辅轴圆环旋转,所述第二侧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主轴和所述第二侧辅轴连接;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侧传动板的后端,和/或,所述第二侧传动板的后端设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板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二侧主轴支架沿所述第二主轴的轴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侧主轴穿入所述第二通孔且可相对所述第二侧主轴支架旋转;或者所述第二侧主轴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向与所述第二主轴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二侧主轴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侧辅轴圆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侧传动板的内表面上。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呈开口的第一穿筋槽和至少一个呈开口的第二穿筋槽;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中心靠近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穿筋槽和所述第二穿筋槽能够分别脱离所述第一穿筋槽内容置的钢筋和所述第二穿筋槽内容置的钢筋。可选地或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穿筋槽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第二穿筋槽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穿筋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穿筋槽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的中心。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为弧面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铰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间留有距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铰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间留有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主体和传动装置,所述芯模主体包括第一底部主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盖板和第三传动部,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的两侧铰接,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且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配合,所述第三传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和所述盖板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传动部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中心靠近或远离,以及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盖板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靠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主体和传动装置,所述芯模主体包括第一底部主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盖板和第三传动部,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的两侧铰接,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且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配合,所述第三传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和所述盖板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传动部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中心靠近或远离,以及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盖板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靠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侧传动部、第二侧传动部和主传动部,所述主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一侧传动部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主传动部通过所述第二侧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主传动部与所述第三传动部连接;通过所述主传动部的运动而带动所述第一侧传动部、所述第二侧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盖板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部包括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轮;所述盖板下侧设有至少一个凸轮活动架,所述凸轮活动架上设有供所述凸轮活动的第一空间,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凸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转动以作用于所述凸轮活动架,从而带动所述盖板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部主体所在的水平面的方向靠近所述第一底部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前端设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一侧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出部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主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出部配合的第三凹槽;和/或所述第一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侧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侧传动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部包括第二底部主体,所述第二底部主体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二主轴的后端;所述第一侧传动部包括第一侧传动板、第一侧主轴、第一侧辅轴、第一侧连接杆、第一侧主轴支架和第一侧辅轴圆环,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二底部主体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侧主轴连接在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上且可相对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旋转,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传动板上且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的径向与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板面垂直,所述第一侧辅轴穿入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且可相对所述第一侧辅轴圆环旋转,所述第一侧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主轴和所述第一侧辅轴连接;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后端,和/或,所述第一侧传动板的后端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沿所述第二主轴的轴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侧主轴穿入所述第一通孔且可相对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旋转;或者所述第一侧主轴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与所述第二主轴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侧主轴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预制板芯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传动部包括第二侧传动板、第二侧主轴、第二侧辅轴、第二侧连接杆、第二侧主轴支架和第二侧辅轴圆环,所述第二侧传动板的下侧与所述第二底部主体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侧主轴连接在所述第二侧主轴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起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