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23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主体,通孔,支撑杆,出料管,第一阀门,搅碎装置,观察窗结构,消毒漏斗结构和消毒风扇结构,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发酵罐主体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杆分别焊接在发酵罐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料管焊接在发酵罐主体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一阀门安装在出料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观察窗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更加方便的看清该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内部的情况,通过消毒漏斗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对需要发酵的材料进行消毒,同时也增加该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的功能,通过消毒风扇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该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消毒的效果。

An improved bio technology sealed and fermen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roved biological technology sealing and fermen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fermentor body, a through hole, a support rod, a feeding tube, a first valve, a churning device, an observation window structure, a sterilizing funnel structure and a sterilizing fan structure. The through hole is open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positive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ermenting tank; the supporting rod is described. Respectively weld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ermor, which is welded on the left low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ermenter, and the first valve is mounted on the discharge pip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observation window structure, it is advantageous to more convenient to see the internal situation of t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seal fermentation device, and by the setting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terilizing funnel, it is beneficial to disinfect the materials needed to be fermented, and also add the work of t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to seal the fermentation equipment. By disinfec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an, it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of the biotechnology sealed fermen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很多腌制菜品是中国特色发酵食品的典型代表,但是现有的发酵方式比较传统,因此人们创造出一种发酵装置,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521123334.4的一种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发酵罐体,所述发酵罐体的一端通过密封装置与送料电机配合,所述发酵罐体上部设置有送料口、进液口、泄压口,所述发酵罐体下部设置有放液口和出料口,所述送料电机与送料轴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轴上设置有绞龙叶片,所述送料口与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架与油缸固定连接,所述油缸与顶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架上设置有搅碎电机和送料斗,所述发酵罐体上设置有加温管,所述加温管与水泵连接,具有能够灵活的注入发酵液和泄压,并且实现电动推送发酵后的成品,操作方便,兼具加温功能,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但是,现有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还存在着功能欠缺和在发酵时不方便得知该装置内部情况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功能欠缺和在发酵时不方便得知该装置内部情况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主体,通孔,支撑柱,出料管,第一阀门,搅碎装置,观察窗结构,消毒漏斗结构和消毒风扇结构,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发酵罐主体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柱分别焊接在发酵罐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料管焊接在发酵罐主体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一阀门安装在出料管上;所述的搅碎装置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的右端;所述的观察窗结构穿过通孔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消毒漏斗结构焊接在发酵罐主体的左上部;所述的观察窗结构包括观察管,安装板,观察玻璃,防护罩,密封盖和手柄,所述的安装板分别焊接在观察管上下两端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玻璃镶嵌在观察管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罩焊接在观察管的右端;所述的密封盖合页安装在观察管的左端;所述的手柄焊接在密封盖的左上部。优选的,所述的消毒漏斗结构包括漏斗主体,进料管,第二阀门,网斗,支撑杆,防护盖,握柄和消毒灯,所述的进料管焊接在漏斗主体的底部;所述的第二阀门安装在进料管上;所述的防护盖合页安装在漏斗主体的顶部;所述的握柄焊接在防护盖的左上部;所述的消毒灯安装在网斗与漏斗主体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消毒风扇结构包括防护外壳,固定盘,连接杆,风机,加热盒,进料头和加热管,所述的固定盘焊接在防护外壳的右上部;所述的风机通过连接杆焊接在防护外壳内壁的右上部;所述的加热盒焊接在防护外壳内壁的底部;所述的进料头穿过防护外壳焊接在加热盒的左上部。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罩采用孔径为1cm-3cm的不锈钢网,所述的防护罩与观察玻璃正对设置。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管穿过通孔,并通过安装板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正表面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的消毒灯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消毒灯与网斗正对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网斗采用孔径为1mm-3mm的不锈钢网,所述的网斗通过支撑杆焊接在漏斗主体内壁的上下两部。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外壳与漏斗主体连通。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盒具体采用不锈钢盒,所述的加热盒的外壁上套接有加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广泛应用于发酵装置
同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罩采用孔径为1cm-3cm的不锈钢网,所述的防护罩与观察玻璃正对设置,有利于防止发酵的材料堵住观察管。2.本技术中,所述的观察管穿过通孔,并通过安装板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正表面的左侧,有利于更加方便的看清该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内部的情况。3.本技术中,所述的消毒灯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消毒灯与网斗正对设置,有利于方便的对需要发酵的材料进行消毒,同时也增加该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的功能。4.本技术中,所述的网斗采用孔径为1mm-3mm的不锈钢网,所述的网斗通过支撑杆焊接在漏斗主体内壁的上下两部,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用该消毒漏斗结构。5.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外壳与漏斗主体连通,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用该消毒风扇结构。6.本技术中,所述的加热盒具体采用不锈钢盒,所述的加热盒的外壁上套接有加热管,可以方便将消毒的液体放置到加热盒,有利于方便的将消毒的液体呈雾状输送到该消毒漏斗结构内,同时也增加该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消毒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观察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消毒漏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消毒风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酵罐主体;2、通孔;3、支撑柱;4、出料管;5、第一阀门;6、搅碎装置;7、观察窗结构;71、观察管;72、安装板;73、观察玻璃;74、防护罩;75、密封盖;76、手柄;8、消毒漏斗结构;81、漏斗主体;82、进料管;83、第二阀门;84、网斗;85、支撑杆;86、防护盖;87、握柄;88、消毒灯;9、消毒风扇结构;91、防护外壳;92、固定盘;93、连接杆;94、风机;95、加热盒;96、进料头;97、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主体1,通孔2,支撑柱3,出料管4,第一阀门5,搅碎装置6,观察窗结构7,消毒漏斗结构8和消毒风扇结构9,所述的通孔2开设在发酵罐主体1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柱3分别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料管4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一阀门5安装在出料管4上;所述的搅碎装置6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1的右端;所述的观察窗结构7穿过通孔2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1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消毒漏斗结构8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的左上部;所述的观察窗结构7包括观察管71,安装板72,观察玻璃73,防护罩74,密封盖75和手柄76,所述的安装板72分别焊接在观察管71上下两端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玻璃73镶嵌在观察管71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罩74焊接在观察管71的右端;所述的密封盖75合页安装在观察管71的左端;所述的手柄76焊接在密封盖75的左上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消毒漏斗结构8包括漏斗主体81,进料管82,第二阀门83,网斗84,支撑杆85,防护盖86,握柄87和消毒灯88,所述的进料管82焊接在漏斗主体81的底部;所述的第二阀门83安装在进料管82上;所述的防护盖86合页安装在漏斗主体81的顶部;所述的握柄87焊接在防护盖86的左上部;所述的消毒灯88安装在网斗84与漏斗主体81之间。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消毒风扇结构9包括防护外壳91,固定盘92,连接杆93,风机94,加热盒95,进料头96和加热管97,所述的固定盘92焊接在防护外壳91的右上部;所述的风机94通过连接杆93焊接在防护外壳91内壁的右上部;所述的加热盒95焊接在防护外壳91内壁的底部;所述的进料头96穿过防护外壳91焊接在加热盒95的左上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罩74采用孔径为1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主体(1),通孔(2),支撑柱(3),出料管(4),第一阀门(5),搅碎装置(6),观察窗结构(7),消毒漏斗结构(8)和消毒风扇结构(9),所述的通孔(2)开设在发酵罐主体(1)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柱(3)分别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料管(4)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一阀门(5)安装在出料管(4)上;所述的搅碎装置(6)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1)的右端;所述的观察窗结构(7)穿过通孔(2)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1)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消毒漏斗结构(8)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的左上部;所述的观察窗结构(7)包括观察管(71),安装板(72),观察玻璃(73),防护罩(74),密封盖(75)和手柄(76),所述的安装板(72)分别焊接在观察管(71)上下两端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玻璃(73)镶嵌在观察管(71)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罩(74)焊接在观察管(71)的右端;所述的密封盖(75)合页安装在观察管(71)的左端;所述的手柄(76)焊接在密封盖(75)的左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主体(1),通孔(2),支撑柱(3),出料管(4),第一阀门(5),搅碎装置(6),观察窗结构(7),消毒漏斗结构(8)和消毒风扇结构(9),所述的通孔(2)开设在发酵罐主体(1)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柱(3)分别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料管(4)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的左下部;所述的第一阀门(5)安装在出料管(4)上;所述的搅碎装置(6)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1)的右端;所述的观察窗结构(7)穿过通孔(2)螺栓安装在发酵罐主体(1)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消毒漏斗结构(8)焊接在发酵罐主体(1)的左上部;所述的观察窗结构(7)包括观察管(71),安装板(72),观察玻璃(73),防护罩(74),密封盖(75)和手柄(76),所述的安装板(72)分别焊接在观察管(71)上下两端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玻璃(73)镶嵌在观察管(71)的内壁上;所述的防护罩(74)焊接在观察管(71)的右端;所述的密封盖(75)合页安装在观察管(71)的左端;所述的手柄(76)焊接在密封盖(75)的左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密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漏斗结构(8)包括漏斗主体(81),进料管(82),第二阀门(83),网斗(84),支撑杆(85),防护盖(86),握柄(87)和消毒灯(88),所述的进料管(82)焊接在漏斗主体(81)的底部;所述的第二阀门(83)安装在进料管(82)上;所述的防护盖(86)合页安装在漏斗主体(81)的顶部;所述的握柄(87)焊接在防护盖(86)的左上部;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锦城康满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