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越专利>正文

无捻复合纱线及其工艺和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35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的是一种具有独特纱线结构的无捻复合纱线和加工工艺技术。无捻复合纱线是由骨架纱线(或长丝)和无捻短纤维经并融复合而成的纱线,其织物具有独特的单纤和单纱复合组织结构。使用无捻复合纺纱机或平行纺纱机可以加工无捻复合纱线,两种工艺方法以前者为优。采用无捻复合纱线加工的纺织面料,比传统工艺有更好的美观性、舒适性和实用性,从而有望使纺织工艺技术产生革命性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为纺织产品的深加工和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工艺技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捻复合纱线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技术,属于新型纺织复合纤维
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消费者对衣着面料也日益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但希望衣着美观、舒适,而且还要求洗涤简单、使用方便,这就是所谓三性,即美观性、舒适性和实用性。衣着面料的三性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和要求。美观性主要体现在面料的颜色鲜艳、纯正,外观细腻、光泽,以及面料的抗皱性和悬垂性指标等方面。舒适性主要反映在面料的柔软度、吸湿性、透气性和保暖性等指标方面。而实用性则主要是指面料是否能适应机洗,是否具有免烫功能。尽管人们对于衣料的要求日益求全,但是由于各种纤维在功能和特性上各有千秋,迄今还没有一种纤维可以做到十全十美,足以全面满足人们对衣着的要求。拿棉纤维来说,虽然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度,但是却存在弹性差和膨松度不够的问题。麻纤维的吸湿透气性、抑菌性、导热性和纤维强力都是天然纤维中最好的,但其纤维粗硬,弹性和膨松度都很差。羊毛纤维的保温性、吸湿性、弹性和膨松度都是非常出色的,但羊毛的毛绒刺激皮肤,其纤维在水洗中易缩绒,因此洗涤熨烫都很麻烦。丝纤维作为纤维皇后,虽然吸湿性、柔软度、光泽在天然纤维中属于一流的,但蚕丝易起皱、易泛黄,遇强碱也易脆断。对于合成纤维来说,它们的弹性、强度、耐磨性、抗皱性、悬垂性,以及耐化学品和抗霉性都是令人满意的,但其吸湿性差、易沾污、易生静电,并具有热敏性等缺陷。综上所述,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衣着面料在美观性、舒适性和实用性三方面的综合需求,人们在纺织复合纱线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混纺纱、包芯纱和包覆纱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复合纺纱工艺方法。在各类纺织纱线工艺技术的激烈竞争中,无捻复合纱线及其工艺技术应运而生。无捻复合纱线纺织工艺技术是在无捻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无捻纺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国际上在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人研究,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无捻纺一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已有无捻纺纱样机问世,纺纱技术也已接近工业化的要求。在产品开发方面,除了无捻毛巾产品得到一定的商业开发外,其它无捻纺织品的开发还处于试验阶段。我国无捻纺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大约是在八十年代开始的,当时是采用平行纺纱机生产的外包可溶性维尼纶平行纱线,开发生产了无捻毛巾产品。从九三年以来,我国开始研制苎麻无捻纺纱机。经过两年时间的科研攻关,终于自行研制成功第一台苎麻无捻纺纱机,并于95年取得国家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93107145.3),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苎麻无捻纺纱机。该机可以生产6-36公支的苎麻无捻纱,其纺纱速度约90米/分,是同类环锭纺纱速度的9倍。苎麻无捻纺纱机的研制成功,为无捻复合纱线及其工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无捻复合纱线结构及织物的功能特色无捻复合纱线属于复合纤维范畴,它是使用无捻状态下的短纤维与有捻纱线(或长丝)骨架经并融粘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结构,其复合方式属于广义复合纤维。无捻复合纱线结构与传统纱线结构见说明书附附图说明图1。图1中1是传统有捻纱线(或长丝);2是传统有捻纱线(或长丝)的断面形态,其断面属于单纱组织结构;3是无捻复合纱线中骨架纱线(或长丝),它是由棉、毛、麻、丝和各类化纤原料加工纺制的纯纺纱线、混纺纱线和各类化纤长丝所构成;4是无捻复合纱线中无捻短纤维,它可以由各类短纤维(包括棉、毛、麻、丝和各类化纤短纤维等)所构成;5是无捻复合纱线的断面形态,其断面外层无捻短纤维属于单纤组织结构,中部骨架纱线(或长丝)仍然属于单纱组织结构。无捻复合纱线的断面形态是由单纱组织结构和单纤组织结构共同组成,而传统纱线的断面形态仅仅是单纱组织结构。由于无捻复合纱线结构上的这一特点,使其织物的服用性能具备了以下显著功能特色(1)无捻复合纱线织物外观更加细腻,具有独特的天然纤维光泽,这是传统工艺纱线织物所无法比拟的。(2)无捻复合纱线制成的面料有更好的松软度、吸湿性和透气性;织物中单纤维的有效利用率更高,使天然纤维织物具有更好的天然属性;织物经丝光整理后,其手感松软度和透气量不会像传统工艺纱线织物那样明显下降。(3)无捻复合纱线制成的面料有更好的印染得色率和稳定的缩水率,这使面料染色鲜艳度和尺寸稳定性得到更好的保证。(4)无捻复合纱线采用传统的有捻纱线(或长丝)作为骨架,通过改变骨架纱线(或长丝)的捻度、调整前处理方法(如丝光、变性、定形等),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复合纱线织物的稳定性、抗皱性和悬垂性等服用性能。(5)在无捻复合纱线的复合过程中,调整无捻纤维和骨架纱线(或长丝)的各种工艺参数(包括原料成分、复合比例、捻度大小和前处理方法等),不会使它们在织物中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使各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在其无捻复合织物中都能发挥各自最好的功能作用。这一点是传统混纺纱线工艺技术所难以达到的。(6)无捻复合纱线织物,主要是通过各类天然无捻短纤维与骨架纱线(或长丝)的物理复合过程,来实现衣着面料高档化综合性能要求。所以,其织物的抗皱性、保形性和柔软度不需要过多的化学整理,不会产生抗皱整理带来的甲醛残留物,这使织物中的天然纤维属性将被很好的保存下来。因此,无捻复合纱线织物是一种更加贴近自然,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衣着用品各种综合需求的绿色产品,是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纺织新品。三、无捻复合纱线的工艺技术加工无捻复合纱线目前有两种工艺方法。一种是直接法生产工艺技术,它是采用在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喂入部分加装一套喂入导辊,将经过处理后的骨架纱线(或长丝)通过此导辊喂入无捻复合纺纱机的前罗拉,与经过牵伸后的无捻短纤维并合后,再经粘结、烘燥和卷绕过程而成为无捻复合纱线。无捻复合纺纱工艺过程见说明书附图2,图2中1是喂入导辊,它可将骨架纱线(或长丝)喂入前罗拉,其前罗拉与导辊之间有1.02的张力牵伸,导辊的线速度可达100m/min以上;2是前罗拉,它输出无捻复合后的纱线;3是计量泵,它可将粘合剂均匀地送到交叉假捻皮圈表面;4是交叉假捻皮圈,他对前罗拉输出的无捻复合纱条施以假捻,同时将粘合剂均匀的送入纱线内外;5是同步烘纱框,它可将无捻复合纱烘干并输出;6是卷绕槽筒,它可将无捻复合纱均匀地卷绕成平行筒纱。另一种是间接法生产工艺技术,它使用现有的平行纺纱机加工无捻复合纱线。该机采用可溶性维尼纶作为平行纱线的包覆原料,并在包覆的无捻短纤维中加入骨架纱线(或长丝),制作出由可溶性维尼纶包覆的无捻复合纱线。在后续的纺织加工中去除包覆的可溶性维尼纶,从而得到具有无捻复合纱线组织结构的面料。以上两种无捻复合纺纱工艺技术,无论从工艺适用性、生产适用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哪方面相比,直接法无捻复合纺纱工艺技术目前都是最优的。四、无捻复合纱线工艺技术与传统复合纱线工艺技术的综合性能比较传统复合纱线工艺技术主要包含三种类型。1、混纺复合纱线工艺;2、包芯复合纱线工艺;3、包覆复合纱线工艺。为了更清楚的认识无捻复合纱线工艺技术与传统复合纱线工艺技术间的特色和织物风格,我们将各类复合纱线纺织工艺的综合性能列表进行了比较。(见下表) 注上表中所列比较项目的含义如下1、原料的适用性该复合工艺对各种纤维品种的适用程度。2、工艺的适应性该复合工艺对于复合纱线原料成分比例、适纺支数范围,以及复合纱线条干、强力等工艺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广泛适用于各类纺织纤维加工的无捻复合纱线。其结构是由传统工艺生产的骨架纱线(或长丝)与无捻短纤维经并融复合而成。使用无捻复合纱线加工的纺织面料具有独特的单纤和单纱复合组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越
申请(专利权)人:陈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