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02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纺纱机牵伸装置中被驱动的喂给辊对应有两个压辊,这些压辊与喂给辊形成两条前后相继的钳口纱线。在这两条钳口纱线之间,纤维须条通过通道形压缩区域。它通过位于喂给辊上的压缩器来形成,其中,位于压缩器的下侧和喂给辊引导纤维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纤维直径。此外,在压缩器的下侧上设有涂层,该涂层用来密封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它具有一个被驱动的喂给辊,该喂给辊对应有两个压辊,这些压辊与喂给辊形成两条前后相继的钳口纱线,在这两条钳口纱线之间,纤维须条通过位于喂给辊上的、具有通道形压缩区域的压缩器,该压缩区域具有至少沿着侧向逐渐变窄的引导壁,并且它的底部由喂给辊引导纤维的表面来形成,因此,它在压缩器和喂给辊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呈间隙形状的分界缝。
技术介绍
当纺纱机中的一个被牵伸的纤维须条在紧接着牵伸装置的输出辊对之后进行纺纱加捻时,在输出辊对的钳口纱线处产生了所谓的纺纱三角(Spinndreieck)。这因此使得,被牵伸的纤维须条以一定宽度离开牵伸装置,并且加捻成一个直径相对较小的纱线。纺纱三角具有边缘纤维,该边缘纤维无序地结合在加捻的纱线中,并且因此很少有利于或者没有对纺出的纱线的强度有贡献。因此人们在最近转向使牵伸装置的拉伸区域后面设有一个所谓的压缩区域,该压缩区域本身由一个钳口在输出侧界定。然而才进行纺纱加捻。在压缩区域中,纤维聚束或者受到压缩,其结果是,纤维须条在离开最后的钳口时很窄,以致可怕的纺纱三角不再起不利的决定作用。所纺的纱线均匀、坚固并且少毛羽。不同装置被公知来压缩纤维须条。许多这种装置通过气动来进行工作。这具有这样的缺点能量消耗很大。但是,今天还公知这样的装置,该装置进行机械压缩,在这种装置中不会产生这种缺点。例如,瑞士RotorCraft公司可以提供一种这样的装置。根据巴基斯坦的Hans Stahlecker先生的报告,这种装置的说明书申请人在2003.09.17日就已知了。在该说明书中描述的、牵伸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一个喂给辊,该喂给辊对应有两个压辊。因此,可以实现使压缩区域与拉伸区域分开。拉伸区域终止于钳口纱线上,该钳口纱线通过第一压辊来形成。之后跟着压缩区域,该压缩区域延伸到由第二压辊所形成的钳口纱线上为止。之后,纤维须条被加捻。在压缩区域中,纤维须条通过位于喂给辊上的、具有通道形压缩区域的压缩器,该压缩区域沿着纤维运行方向逐渐变窄。通道形压缩区域的底部通过喂给辊的表面本身来形成。因此,要被压缩的纤维须条通过四周封闭的通道,该通道包括两个相互密封贴靠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即开槽非常精确的喂给辊和精磨的陶瓷压缩器如此相互协调,以致通道形压缩区域的分界缝完全被封闭了。通过使压缩器下侧的半径与喂给辊的半径刚好相一致,可以实现形成在分界缝中的缝隙高度为零。这种公知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从该实施方式出发)具有以下缺点需要非常高的费用来确保压缩器没有间距地放置。喂给辊和压缩器下侧的精确半径配合需要极其昂贵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一种方式设计压缩器,充分地保留功能,而制造明显更简单。该目的通过下面方法来实现位于压缩器和喂给辊引导纤维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高度在沿着纤维运行方向看去的整个压缩器长度上小于要压缩的纤维须条的单根纤维的厚度。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认识,根本不需要没有间隙的接触。如果间隙在整个长度上小于纤维厚度,那么就足够了。这具有这样的优点,在制造该零件时允许具有大得多的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棉花纤维的尺寸。因此,如果在处理棉花时该间隙小于7微米,那么它是合适的。通过下面措施可以产生其它优点压缩器不再必须用整个表面支承在喂给辊上。如果压缩器支承在喂给辊上的一个或者几个不多的支承位置上,那么就足够了。因此允许没有接触的压缩器的表面更加粗糙。另一种方案是可以进行涂层,以省去难以实现的径向匹配。优选由一种材料来形成该涂层,该材料由喂给辊磨损。因此,在磨合时,压缩器的形状精确地适合于喂给辊,并且在磨合之前,所存在的间隙由它自己来封闭和消失。在现有技术中所描述的陶瓷压缩器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由于压缩器比喂给辊硬而使得喂给辊首先被磨损。有利的是,间隙被限制在引导壁的区域中。因此,减小了压缩器下侧的高精确度区域,并且制造被简化了。在这个区域的外部,位于喂给辊引导纤维的表面和压缩器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在这里,几倍的纤维厚度有利于防止堵塞纤维磨损料或者纤维碎料。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特征通过几个实施例的下面描述来给出。其中图1是喂给辊的区域和牵伸装置的压缩区域的侧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截面I-I所截取的压缩器的视图,其中省去了压辊以便于图解清楚;图3示出了图1的区域II的放大视图;图4和5分别是与图3类似的、压缩器下侧的另一方案的视图;图6是与图3相类似的、具有涂层的压缩器的一个变形的视图;图7是沿着图1的截面III-III所截取的、通道形压缩区域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只是部分地示出的牵伸装置1属于纺纱机,优选地属于环锭纺纱机。牵伸装置1仅仅示出被驱动的、沿着机器纵向通过的喂给辊2的区域,也示出牵伸装置输出辊的区域。两个压辊3和4弹性地压靠在喂给辊2上。压辊3和4相互之间具有一个固定的距离。它们与喂给辊2形成两条钳口纱线5和6,这两条钳口纱线的距离应当小于待纺纤维扯样长度。压辊3和4以公知的方式与邻近纺纱位的相应压辊结合成双压辊(Druckwalzenzwillingen)。紧邻第一钳口纱线5的入口前面,一对皮带对应于喂给辊2和第一压辊3,该对皮带包括下面皮带7和上部皮带8。用9来表示对应下部皮带7的导向台。一个待牵伸的纤维须条或者粗纱(Vorgarn)10沿着纤维运行方向A被输送到牵伸装置1中。一个基本上完成牵伸的纤维须条11位于第一钳口纱线5的后面,该纤维须条11在通道形状的压缩区域12内受到压缩。边缘纤维应靠置在纤维须条11上。离开第二钳口纱线6,产生纱线13,该纱线13沿着供给方向B被输送到没有示出的加捻机构中,例如被引导到环锭纺锤中,该环锭纺锤使纱线13具有所需要的纺纱捻度。所述的通道状压缩区域12通过带有引导壁15与作为底部的喂给辊2引导纤维的表面16的压缩器14形成。引导纤维的表面16是喂给辊2的外部圆周表面,因此常常地,喂给辊2中具有的开槽通过它的槽17来中断引导纤维的表面16。在图2中可以看到引导壁15,在该图2中示出了没有压辊3和4的、沿着平面I-I的截面。它们如此成形,以致通道形压缩区域12的宽度沿着纤维运行方向A逐渐变窄。在钳口纱线5处的、牵伸纤维须条11的宽度在通道形压缩区域12直到第二钳口纱线6逐渐减小。这里,压缩纤维须条11被夹紧,以致在加捻时,不会产生较大的纺纱三角。可以得到希望的、较高的物质利用,这可以提高纱线13的抗断强度并且减少纱线13的毛羽。图3到5示出了图1的放大的区域II。它示出了通道形压缩区域12和由压缩器14与喂给辊2所形成的、具有高度s的间隙18,其中分别是间隙18的一种其它变形。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压缩器14的下侧19的半径小于喂给辊2的半径。在这里产生了支承位置20和21。根据本专利技术,半径如此进行选择,以致间隙18的间隙高度s不超过待压缩的纤维须条11的单根纤维22的厚度d。如果喂给辊2具有槽17,那么间隙18的高度s被限定为位于喂给辊2的引导纤维的表面16上面的高度。单根纤维22的厚度d是一根圆纤维的直径。在非圆形的纤维中,d表示横截面的最小厚度。在图4中示出了一种变形,在这个变形中,压缩器14的下侧19的半径大于喂给辊2的半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支承位置23,而间隙18分别是位于其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1),它具有一个被驱动的喂给辊(2),该喂给辊对应有两个压辊(3、4),这些压辊与喂给辊(2)形成两条前后相继的钳口纱线(5、6),在这两条钳口纱线之间,纤维须条(11)通过一个位于喂给辊(2)上的、具有通道形压缩区域(12)的压缩器(14),该压缩区域具有至少沿着侧向逐渐变窄的引导壁(15),并且压缩区域的底部由喂给辊(2)引导纤维的一个表面(16)来形成,因此,压缩区域在压缩器(14)和喂给辊(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呈一个间隙(18)形状的分界缝,其特征在于,位于压缩器(14)和喂给辊(2)引导纤维的表面(16)之间的间隙(18)的高度(s)在沿着纤维运行方向(A)看去的压缩器(14)的整个长度上小于要压缩的纤维须条(11)的单根纤维(22)的厚度(d)。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布兰肯霍恩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