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远专利>正文

环锭精纺须条集聚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95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锭精纺的机械式须条集聚方法和装置,其特征为集束元件是两个挠性环圈,分布在须条的两侧,两个挠性环圈从须条集聚区入口处到出口处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喇叭口,挠性环圈基本上与纤维须条同步行进,在往下游行进的同时向须条体产生一个侧向合拢的集聚。在无需凝聚负压的情况下,利用同步侧向集束功能得到良好的集聚效果,因而具有在普通环锭精纺机上加装成本低、运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既利于新机制造,又便于对运行机台的加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中的纺纱设备,特别是加装在普通环锭精纺机上纺制紧密纱的集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环锭精纺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喂入须条的牵伸、加捻和卷绕成形。由于存在着加捻三角区,成纱的毛羽较多、强力较低。为了改善上述弊端,出现了紧密纱纺纱系统。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大类形式的紧密纱纺纱系统一是负压气流凝聚式,二是机械集聚式。负压气流凝聚式紧密纱纺纱系统是在环锭精纺机的牵伸区和加捻区之间设置一个负压气流凝聚装置,把负压气流的能量转换为对须条中纤维的气动凝聚力,然后将凝聚为致密线形体的须条输送至加捻区加捻继而卷绕成形。这样基本上消除了纺纱三角区,减少了毛羽、增加了强力,提高了纱线品质。但是,采用负压气流来凝聚须条的技术方案有着设备投资成本高、日常运行成本高、负压风机排出气流与产生的噪音对车间环境造成干扰等不利因素。机械集聚式紧密纱纺纱系统是在环锭精纺机的牵伸区和加捻区之间设置一个不采用负压气流的机械式集聚结构,即加设一个集棉器类的集束元件,如中国专利号为02266199.9的技术专利及瑞士Rotorcraft公司称为RoCoS的磁性紧密纺纱装置等。这些结构由于采用静态的集束元件,须条中纤维头端与静态的集束元件产生撞击而易使纤维头端造成弯钩,集聚效果变差,同时运动中的须条与静态的集束元件产生摩擦而对纱线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机械式须条集聚方法和装置,其集束元件与纤维须条同步行进,使集聚区中的纤维须条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受到集束元件的侧向集聚,将从集聚区输出的纤维集聚成为一个横向狭窄、紧密的须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环锭精纺的须条集聚方法,在牵伸区与加捻区之间增设集聚区,从牵伸区输出的须条在集聚区被基本上同步运转的托持面托持行进,经过集束元件的集聚后输送到加捻区,其特征为集束元件是两个挠性环圈,分布在须条的两侧,两个挠性环圈从须条集聚区入口处到出口处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喇叭口,挠性环圈基本上与纤维须条同步行进,在往下游行进的同时向须条体产生一个侧向合拢的集聚。环锭精纺的须条集聚装置,位于牵伸装置与加捻装置之间,包括阻捻压辊、阻捻罗拉和集束元件,其特征为集束元件是两根挠性环圈,阻捻压辊的须条握持部分轴向宽度基本上为须条集聚后的宽度,其两侧各开有放置挠性环圈的槽,两根挠性环圈套在阻捻压辊的槽中后由集聚上肖向上游张紧并同时往两侧扩展。经过牵伸的须条离开前罗拉前皮辊握持钳口后,进入集聚区,由阻捻罗拉圆弧表面托持,在须条两侧有一对挠性环圈组成的集束元件,其随阻捻罗拉一同运转,基本上与须条同步行进,挠性环圈在向下游行进的同时具有一个向须条轴线合拢的集聚,集聚作用一直持续到阻捻钳口。进入加捻区的须条集聚成为一个横向狭窄、紧密的须条,基本上消除纺纱三角区,可以大大减少纱条的毛羽,增强纱线强力,改善纱线品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须条集聚方法和装置,利用同步侧向集束功能使须条得到良好的集聚效果,因而具有在普通环锭精纺机上加装成本低、运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既利于新机制造,又便于对运行机台的加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阻捻罗拉与阻捻压辊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如下说明在图1图2中,阻捻罗拉5轴线基本上位于前罗拉7前皮辊6组成前钳口的下游,阻捻压辊2位于阻捻罗拉5的前上方。集束元件是两根挠性环圈1,套在阻捻压辊2的槽中,挠性环圈1的截面基本上为矩形,截面尺寸为1~3毫米×1~3毫米,其由丁腈、橡胶等挠性材料制成。阻捻压辊2的须条握持部分8轴向宽度基本上为须条集聚后的宽度,其两侧各开有放置挠性环圈1的槽,阻捻压辊2的槽宽和槽深与挠性环圈截面尺寸适配,两根挠性环圈1由集聚上肖3向上游张紧并同时往两侧扩展,扩展为集聚区入口的宽度大于前钳口输出须条的宽度或者再加上横动动程的宽度。阻捻压辊2与集聚上肖3在加压时使挠性环圈下部紧贴阻捻罗拉。阻捻压辊2须条握持部分8的轴向宽度由纱线细度而定,一般为0.5~1.5毫米。前皮辊6与阻捻罗拉5间中心距的设置,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使两者的表面接触,组成一个握持钳口,这样有利于须条在前钳口输出到进入集聚区之间的握持控制;二是使两者的表面间有一个隔距,以便在阻捻罗拉5与前罗拉7间设置张力牵伸,这样集聚区中的须条受到一个张力牵伸,使纤维获得良好的平行顺直效果。前皮辊6与阻捻罗拉5间表面的隔距为0.5~5毫米,阻捻罗拉5与前罗拉7之间的表面线速比由纺纱的纤维品种和纱线细度而定,纺制棉纤维时一般为1.01~1.05。阻捻罗拉5为细纱机单边一根配置,由细纱机车头的牵伸传动部分直接驱动。经过牵伸的须条离开前罗拉7前皮辊6握持钳口后,直接进入集聚区或经过前皮辊6与阻捻罗拉5组成的钳口后进入集聚区,由阻捻罗拉5圆弧表面托持,须条进入集聚区入口,在集聚区两侧呈喇叭口布置的一对挠性环圈1,其随阻捻罗拉5一同运转,基本上与须条同步行进,挠性环圈1在向下游行进的同时具有一个向须条轴线合拢的集聚,集聚作用一直持续到阻捻钳口。从阻捻钳口输出到加捻区的是横向宽度狭窄、结构致密的须条,基本上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从而大大减少了纱条的毛羽,增强了纱线强力,改善了纱线品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不影响三罗拉牵伸效能、不增加牵伸前罗拉驱动负荷、凝聚元件价廉寿命长、加装维护与操作方便、无附加凝聚能耗等特点。权利要求1.环锭精纺的须条集聚方法,在牵伸区与加捻区之间增设集聚区,从牵伸区输出的须条在集聚区被基本上同步运转的托持面托持行进,经过集束元件的集聚后输送到加捻区,其特征为集束元件是两个挠性环圈,分布在须条的两侧,两个挠性环圈从须条集聚区入口处到出口处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喇叭口,挠性环圈基本上与纤维须条同步行进,在往下游行进的同时向须条体产生一个侧向合拢的集聚。2.环锭精纺的须条集聚装置,位于牵伸装置与加捻装置之间,包括阻捻压辊、阻捻罗拉和集束元件,其特征为集束元件是两根挠性环圈,阻捻压辊的须条握持部分轴向宽度基本上为须条集聚后的宽度,其两侧各开有放置挠性环圈的槽,两根挠性环圈套在阻捻压辊的槽中后由集聚上肖向上游张紧并同时往两侧扩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锭精纺的须条集聚装置,其特征为集聚区入口的宽度大于前钳口输出须条的宽度或者再加上横动动程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锭精纺的须条集聚装置,其特征为挠性环圈的截面基本上为矩形,截面尺寸为1~3毫米×1~3毫米,由丁腈、橡胶等挠性材料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锭精纺的机械式须条集聚方法和装置,其特征为集束元件是两个挠性环圈,分布在须条的两侧,两个挠性环圈从须条集聚区入口处到出口处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喇叭口,挠性环圈基本上与纤维须条同步行进,在往下游行进的同时向须条体产生一个侧向合拢的集聚。在无需凝聚负压的情况下,利用同步侧向集束功能得到良好的集聚效果,因而具有在普通环锭精纺机上加装成本低、运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既利于新机制造,又便于对运行机台的加装。文档编号D01H5/00GK1712589SQ20041002537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倪远 申请人:倪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环锭精纺的须条集聚方法,在牵伸区与加捻区之间增设集聚区,从牵伸区输出的须条在集聚区被基本上同步运转的托持面托持行进,经过集束元件的集聚后输送到加捻区,其特征为集束元件是两个挠性环圈,分布在须条的两侧,两个挠性环圈从须条集聚区入口处到出口处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喇叭口,挠性环圈基本上与纤维须条同步行进,在往下游行进的同时向须条体产生一个侧向合拢的集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远
申请(专利权)人:倪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