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远专利>正文

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及其纺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74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采用同步转轮作为集聚元件的机械集聚纺纱技术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机械集聚技术采用固定集聚器作为集聚元件存在的弊端,同步转轮使机械集聚形式实现集聚元件与须条的同步运动,改善了机械集聚装置的集聚效应,弹性的转轮环套使集聚钳口成为弹性钳口,既有利于对须条的极限压缩,又改善了对纱线品种和线密度的适应性。又改善了对纱线品种和线密度的适应性。又改善了对纱线品种和线密度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及其纺纱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机械中环锭纺纱机上附加的集聚纺纱装置,特别是在前钳口下游前下罗拉表面设置同步集聚转轮的机械集聚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聚纺纱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环锭纺纱技术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项技术进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国内运行数量已超过3000万锭并将继续扩张。国内的集聚纺纱装置应用中,在数量方面有三大特点:
[0003]一是存量细纱机的改造数量大大超越增量新机配套;
[0004]二是国产化装置数量大大超过进口装置;
[0005]三是在五种集聚纺纱技术结构中机械集聚形式的应用量大大少于其它集聚结构形式。
[0006]机械集聚形式以瑞士罗特卡夫特(Rotorcraft)公司的罗卡斯(RoCoS)为代表,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集聚技术应用。尽管机械集聚具有无需负压、节能降本等优势,由于国内基本上没有同类产品,缺少竞争和投资成本偏高等原因,使该技术的发展应用缓慢,市场占有率较低。
[0007]现有机械集聚技术是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牵伸前上下罗拉钳口下游的前下罗拉表面,附加两个轮缘紧靠的集聚转轮,集聚转轮下端面与前下罗拉轴向表面成β夹角,集聚转轮下端面与前下罗拉表面摩擦接触,两个集聚转轮轮缘集合处大致位于纺纱锭位中心线,集聚转轮轴心线与前上下罗拉轴心连线成
ɑ
夹角,两个集聚转轮轴心连线大致垂直于纺纱锭位中心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集聚转轮下端面与前下罗拉表面成β角度,β=3~30,或者β=5~15度,集聚转轮轴心线与前上下罗拉轴心连线成
ɑ
夹角,
ɑ
=45~60度,或者
ɑ
=50~55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集聚转轮由转轮芯轴、转轮主体、轴承和转轮环套组成,集聚转轮内轴承通过转轮芯轴固定在集聚支架上成为集聚组件,或者集聚转轮通过转轮芯轴与固定在集聚支架上的轴承成为集聚组件,集聚组件为双锭一套通过集聚支架设置在前上罗拉轴芯和/或摇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轮环套下端面与前下罗拉表面压力接触,至少一个集聚转轮外周为弹性包覆层的转轮环套,转轮环套轮缘下端面,至少一个集聚转轮设有与前下罗拉表面沟槽形态和槽距匹配的齿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转轮机械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集聚转轮一个为固定轴心位置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远
申请(专利权)人:倪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