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锭或捻线锭的锭子上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58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纱锭或捻线锭的锭子上部(1),其包括锭子轴(2)和设置在该锭子轴(2)上的至少一个零件,具体是锭盘(3)和/或管托架,所述至少一个零件设有通孔来接收锭子轴(2),其中所述锭子轴(2)和所述至少一个零件在它们的重叠部分(4)的区域内通过收缩配合或压配合而相互连接,为此在它们的重叠部分(4)的区域内设置有彼此相对应的配合表面(6,7),以过渡配合在所述重叠部分(4)的边缘区域内形成有所述配合表面(6,7)的局部部分(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纺纱锭或捻线锭的锭子上部
技术介绍
从DE 196 38 378A1可以获知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纺纱锭或捻线锭,其中,由至少两个零件组成的锭子上部通过锭子轴和锭盘或管托架(tube carrier)的基于这两个部件的过盈配合的收缩配合或压配合而连接。彼此相对应的配合表面根据它们的结构在一区域上延伸以便实现过盈配合,以下该区域用重叠部分表示。在锭子轴和锭盘或管托架的连接中,为了实现与用于接收锭子轴的锭盘或管托架的通孔齐平布置,锭子轴相对于它们沿轴向定向。这样,在锭子运行期间确保了实际运行值(true running value)尽可能低,并且因此确保了锭子上部的不平衡性较低。但是,这种连接具有缺点,即,由于径向取向的分力作用到锭子上部上的锭子轴上(例如在运输或手工操作过程中会发生这种情况),锭子上部的实际运行值增大并超过容许极限。即使在低载荷的情况下,径向分力也随着锭子轴长度和重叠区域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而具有较强的影响。锭子上部的不平衡伴随着实际运行值的增大而增大,这导致更高的轴承载荷以及相关轴承的磨损的加重。实际运行值的增大起因于压配合中的应力分布。在由两个压力表面形成的重叠部分的局部部分中,由于上轴端相对于锭盘的径向载荷而产生弯矩;该局部部分从锭盘或管托架的面向锭子上部的端面开始沿着重叠部分的轴线延伸(extension)的方向延伸。作用在面向载荷方向一侧(也就是径向分力作用在锭子轴上的一侧)的弯矩引起锭子轴稍微脱离锭盘。在锭子轴远离施加载荷的一侧上,弯矩导致将锭子轴压入锭盘或管托架的配合表面。这种载荷的应力分布足以沿着轴向进入收缩或压配合超过若干毫米。当径向分力消失时,由于在收缩配合或压配合的区域中存在比滑动摩擦力大许多倍的静摩擦力,从而阻止了轴完全返回到其起始位置。因此导致实际运行值增大,从而使不平衡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以经济的方式大致避免上述连接所带来的缺点。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锭子上部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结构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权利要求1,提出将配合表面在重叠部分的边缘区域中的局部部分形成为过渡配合。由于在重叠部分的边缘区域内将所述局部部分形成为过渡配合,与重叠部分的其他区域(在该区域中为过盈配合)相比,所述局部部分的静摩擦力减小,从而当取消作用在锭子轴上的径向分力时,可以进行补偿运动,该补偿运动大致使得锭子轴返回其相对于锭盘定位的起始位置。这样,能够基本保持实际运行值的容许值。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出许多倍,从而产生阻止锭子轴滑动返回到起始位置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以经济的方式通过最简单的结构手段使该效果最小化。所述局部部分优选布置成接近所述锭子轴的上部。为此,该局部部分可以从所述至少一个零件的面向所述锭子轴上部的端面开始、沿着所述锭子轴的轴向延伸。在手工操作或运输该锭子上部时,特别是所述锭子轴的上部受到载荷时,该载荷沿径向作用的分力会导致上文所述的效果。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布置有位于过渡区域内的局部部分,因此在径向分力而引起的载荷效果具有最大负面影响的位置处使载荷影响最小化。具体来说,配合表面的重叠部分其中存在过渡配合的区域可以至少为零件沿锭子轴方向的轴向延伸的80%。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锭子轴的外径稍微偏离过盈配合而形成所述局部部分。或者,可以通过使所述至少一个零件的通孔的内径稍微偏离过盈配合而形成所述局部部分。为此,所述至少零件部分的偏离可以为大约0.01mm至0.1mm。偏离的数量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锭子轴和通孔的直径。附图说明下面将借助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更加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表示其上安装有锭盘的锭子轴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图2表示根据图1的锭子轴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纺纱锭或捻线锭的锭子上部1,该锭子上部包括锭子轴2以及布置在锭子轴2上的至少一个零件,该零件具体是锭盘3或管托架(未示出)。锭盘3在此用于驱动锭子上部1,而管托架用于接收绕线筒或绕线筒管。该管托架例如可以被制成铝件。锭盘3具有通孔,锭子轴2受到引导而穿过该通孔。这种结构也可以相应地用于在锭子轴2上有管托架的布置。通过收缩配合或压配合可以紧固锭盘3或管托架。收缩配合或压配合属于过盈配合,借助该过盈配合可以实现拟相互连接的零件的径向和轴向固定。为此,锭子轴2和锭盘3的通孔设有相应的配合表面6、7。这里锭子轴2和锭盘3或管托架之间的配合表面6、7的重叠部分4存在于沿轴向方向的收缩配合或压配合的区域内。由于在通过收缩配合或压配合相互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发生静摩擦,如上所述,从而防止了轴向或径向相对运动以及与此相关的不利情况。如图1所示,配合表面6、7的进行收缩配合或压配合的重叠部分4只部分地在锭盘3的轴向延伸上延伸。在锭子轴2和锭盘3之间沿轴向形成有局部部分5,在该局部部分中,如此选择锭子轴2和锭盘3的直径,使得局部部分5的配合表面6、7设计成过渡配合。根据图1,通过锭子轴2的外径的部分变细而形成局部部分5。在局部部分5内的过渡配合是指,在由于径向分力而带来载荷的情况下,锭子轴2和锭盘3在局部部分5中实现可逆的滑动。根据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通过部分增大锭盘3在锭子轴2外径上的孔径而形成局部部分5。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在此情况下的上述孔径的部分增大在过渡配合可以接受的公差范围之内。所有实施例的共同点在于,由于在局部部分5(弯曲梯度最大的区域)内的过渡配合,静摩擦在局部部分5内的比例相比于重叠部分4的其他区域内的比例有所减小,使得在局部部分5内存在载荷的情况下,在锭盘3和锭子轴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由于锭子轴2在径向分力消失时能够在该局部部分5内后退从而滑至其起始位置,所以这使得在现有技术的连接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锭子轴的外径和/或通孔的内径的微小偏差为大约0.01mm至0.1mm。这里,过盈配合的区域至少在锭盘3或管托架沿着锭子轴2的轴向延伸的80%上延伸。权利要求1.纺纱锭或捻线锭的锭子上部(1),该锭子上部包括锭子轴(2)和设置在该锭子轴(2)上的至少一个零件,具体是锭盘(3)和/或管托架,所述至少一个零件设有通孔来接收所述锭子轴(2),其中所述锭子轴(2)和所述至少一个零件在它们的重叠部分(4)的区域内通过收缩配合或压配合而相互连接,为此目的在它们的重叠部分(4)的区域内形成彼此相对应的配合表面(6,7),所述锭子上部的特征在于,以过渡配合在所述重叠部分(4)的边缘区域内形成有所述配合表面(6,7)的局部部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锭子上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部分(5)被布置成邻近所述锭子轴(2)的上部,该锭子轴(2)用于接收管或管托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锭子上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部分(4)其中存在过盈配合的区域占所述零件沿着所述锭子轴(2)方向的轴向延伸的至少8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锭子上部(1),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锭子轴(2)的外径稍微偏离过盈配合而形成所述局部部分(5)。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锭子上部(1),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至少一个零件的所述通孔的内径稍微偏离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纺纱锭或捻线锭的锭子上部(1),该锭子上部包括锭子轴(2)和设置在该锭子轴(2)上的至少一个零件,具体是锭盘(3)和/或管托架,所述至少一个零件设有通孔来接收所述锭子轴(2),其中所述锭子轴(2)和所述至少一个零件在它们的重叠部分(4)的区域内通过收缩配合或压配合而相互连接,为此目的在它们的重叠部分(4)的区域内形成彼此相对应的配合表面(6,7),所述锭子上部的特征在于,以过渡配合在所述重叠部分(4)的边缘区域内形成有所述配合表面(6,7)的局部部分(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尔哈伯科恩亚历山大施皮斯
申请(专利权)人:泰斯博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