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机的具有套筒离合器的锭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98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纺织机的具有套筒离合器的锭子,该套筒离合器的携转体用其向外的端部上的离合面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套放在锭子上的套筒的内壁这样地紧靠,以致在锭子与套筒之间形成力锁合的连接,为此携转体在径向的空腔中在离心力的影响下仅可相对相应的空腔同轴地在向着套筒的方向上运动,并且携转体起到在空腔的内部及周围环境之间密封的作用,其特征在于:    携转体(3,27,19,21,28,40)在向着锭子(1,13,26,38)的中心轴的端部上由一个与携转体(3,27,19,21,28,40)连接的保持件(6,14,20,22,29,41)保持,其中携转体(3,27,19,21,28,40)连同保持件(6,14,20,22,29,41)可从外部插入空腔中,并且保持件(6,14,20,22,29,41)可被固定在空腔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纺织机的具有套筒离合器的锭子。由CH 464 751已公开了套筒离合器,其中多个钮形式的携转体围绕锭子圆周分布地被设置在各盲孔中。被称为离合器钮的携转体被构成空心及帽形。它们用其边缘抓在盲孔中开有的后切口上。携转体由弹性材料组成,因此它们可导入到盲孔中。与携转体一起地在盲孔中各放入一个弹簧。该弹簧持续地将携转体压向外部。因此套筒的保持通过弹簧力来实现。在插上及拔下套筒时必需克服的这个力相对地大。因为携转体是薄壁的,因此其质量小。因此将携转体压在套筒上的力在很大程度上仅由弹簧力施加。该弹簧力至少应这样地大,以致套筒能可靠地被带动。当纱筒退空时,该相对大的力可阻碍纱筒更换,待插入的套筒应能仅通过其自重达到工作位置及为此携转体必需在垂直其运动方向上抵抗弹簧力被压入到盲孔中。在纺纱机上的落纱过程中无论在拔下还是插入纱筒时必需克服一个强的摩擦力。通过套筒内侧与携转体之间的摩擦可出现使套筒内侧变粗糙的磨损。该变粗糙增加了套筒与携转体之间的摩擦系数及因此在长期使用后使套筒压装力进一步加大。盲孔内侧对污染的密封不充分,因为薄壁的携转体在使用时通常不均匀地弹性变形及在盲孔表面与携转体之间可能留有间隙,该间隙在插入套筒时总是存在的。一个变换方案-亦由CH 464 751所公开-给出实心的携转体,当锭子旋转时它们通过离心力被径向地驱向外部及由此压在套筒的内壁上。该实心的携转体各被导入锭子的一个轴向空腔中及用其圆柱形部分自内向外地放置在孔中。它们可移动地被保持在孔中。携转体具有保持肩用以保持,该肩的直径大于携转体圆柱形部分的直径。锭子的局部构成为空心锭子是费事的及需要附加的磨损保护,例如专门构成的具有圆柱形凸肩的封闭罩。携转体的放入需要技巧及费时间。除了组装的花费外制造成本也相对地高。DE 43 23 068 A1描述了一种套筒离合器,其构成为薄壁罩的携转体同样由弹簧加载。在可弹性变形的携转体中被置入附加的质量体。弹簧力及由此当锭子静止时套上套筒的阻力可保持较小的值及仅为-例如由CH 464 751所公开的-通常单由弹簧加载所需的值的30%至70%。当在锭子静止时的落纱过程期间仅有小的携转体的压紧力作用在套筒上。随着转速的上升由于作用在附加质量上的离心力使压紧力增大。在锭子与套筒之间尽管弹簧力相对地小但不出现滑动。在孔中必需开出后切口。这里薄的弹性携转体的密封作用也不充分。制造及组装成本相对地高。构成附加质量的、成型为圆柱形体的边缘随着时间推移可能由作用在薄的携转体上的点状负荷引起磨损或甚至损坏。构成这种技术类型的DE 44 30 709 A1描述了一种用于锭子的套筒离合器,在锭子中设有径向透孔。在各透孔中压入两个基本上圆柱形的携转体。携转体在其从径向透孔中伸出的端面上各有一个凸拱形的离合面及与该离合面连接的锥形接触面,该接触面也称为肩。该肩应防止当锭子工作时、即当它绕旋转轴线旋转时,如果一旦在锭子运行部分上未插入套筒的话,携转体将从锭子运行部分上抛出。为此对于每个肩在锭子运行部分的外圆周上配置一个相应的反作用面。这些反作用面在孔过渡到锭子运行部分的外圆周处通过塑性变形构成。为了锭子运行部分的变形或敛缝,在插入携转体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个带有冲压头的工具。在塑性变形后将不可能使携转体完好地被取出。如果在锭子静止时携转体完全地沉入孔中,则污物例如灰尘或纤维屑将落到反作用面与携转体之间。当锭子旋转时污物被压到反作用面上并以后仅很难地才可被除掉。这可导致对套筒离合器的功能的干扰或其功能的丧失。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对锭子上的套筒离合器的构造作出改进。该任务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锭子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构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可作到以迄今未公开的方式共同利用多个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一种锭子装有携转体,这些携转体可简单、快速及尺寸精确地安装在空腔中。在安装携转体时无需借助冲压工具费时地使锭子变形。并且也不需要费事地使锭子局部地构成为空心锭子及设置封闭罩来覆盖空心锭子的空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携转体是坚固的及磨损小的。空腔的内部及设置在其中的携转体在锭子上的保持部分被有效地保护以防止污染。如果污物沉积在空腔的外边缘上,它可被携转体再刮除。携转体被这样地构成,以致当锭子旋转时仅仅通过携转体的质量引起的离心力就足以可靠地保持及带动套筒。保持件可靠地保持携转体以免它由空腔中脱出。携转体相对保持件或锭子被限定的间隙保留在向着其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如果保持件被这样地构成,即可力锁合地被固定在空腔中,则在制造空腔时可不再开出后切口。其装入可简单地进行。携转体的拆卸不会由于形状锁合的、阻碍取出的保持部分而变难。如果携转体及保持件构成一个可预组装的组件,则不仅对于携转体及保持件的预组装而且对于装入锭子仅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并且对于两个部件的制造仅需要很小的成本。携转体及保持件不可拆卸的连接可作为铆接连接来实施及由此可用制造技术上简单的方式来制造。如果空腔的表面被用作携转体的导向部分,则保持件可很简单地最好被构成例如弹簧盘。用于保持件的导向功能的制造成本可被免除。根据权利要求6构成的携转体可在作成盲孔的空腔中有利地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以致携转体可具有特别大的质量。在其保持件被作成弹簧盘的组件安装时,可使组件的装入变得容易。携转体的锥形形状以便于安装的所需方式使弹簧盘预弯曲。根据权利要求7构成的锭子允许稳定的三点式保持及用最小数目的,仅三个携转体在一个单一的平面中定中。在根据权利要求8的锭子上,透孔的开出在制造技术上特别地简单。在每个透孔中可装入两个携转体及因此可相对盲孔使用双倍数目的携转体。在透孔的情况下其不平衡的危险相对盲孔来说显著地减小。携转体的拆卸也变得容易。如果可紧靠在套筒内侧上的、携转体的离合面被这样地成型,以致该离合面适配锭子表面的圆度,套筒离合器则不具有其中可沉积污物的凹陷。这里可不使用孔的倒角,该倒角如在其中装入具有截球形离合面的携转体的孔上被采用。如果携转体与保持件被这样构成,以致它们作为组件彼此可拆卸地连接,而当该组件装入到锭子中时这两者不可分离,则可简化对预组装组件的组装。在该组装后可免除一个用于将组件保持在一起的成型、如成型一个用于上述铆接连接所需的铆钉头的制造步骤。保持头例如可通过一个栓销端部的变形或通过切削加工在组件组装前被制造。各由携转体及保持件组成的预组装的组件可在组装后直接地装入为此设置的锭子的相应空腔中。由此使用于组装所需的成本减小。不仅是根据权利要求11构成的保持件,而且与其相互作用的携转体均可以简单地被制造。保持件及携转体可容易地组合并且在组件完成组装后易于被再分离。该分离可无损地进行。如果保持件被构成环及通过粘接连接被固定在空腔中,则这里空腔在制造时也可作成简单的孔及可免除后切口的开设。一个环体现了保持件特别简单及成本合适的实施。避免了可能阻碍携转体运动的保持件的变形。携转体及保持件的组装可简单及低成本地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锭子具有一种可以可靠工作及免于污染地运行的套筒离合器。它的实施是在制造上成本合适的及在组装上快速及简单的。以下将借助附图来进一步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一个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套筒离合器的锭子的局部剖割的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穆特·施派泽克劳斯·霍夫施泰特尔克劳斯·梅特克劳斯·塞费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泰斯博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