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蛋白质合成纤维,由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组成,植物蛋白质占纤维总量的1%至小于5%,或者占纤维总量的从大于55%至8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种纤维的制造方法。当纤维中仅有少量的植物蛋白质时,由于两者的结合产生了与仅由聚乙烯醇为原料生产的纤维所不同的特性,也增加了纤维的透气性,并且使纤维变得柔软,而在纤维中含有较多成分的植物蛋白质时,纤维更具有亲肤力,若制成服装会使穿着者感到非常舒适,并且这种纤维还可应用于造纸或其它行业,为纤维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丝材料,尤其涉及含有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组成的合成纤维,同时还涉及该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人在专利号为99116636.1的专利文件和申请号为02109966.9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披露了由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组成的合成纤维和它的制造方法,在这两份文件中,所披露的纤维中植物蛋白质占5~55重量份,聚乙烯醇占95~45重量份这两项专利技术为开辟新的纤维品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消费者提供了透气性好、具有羊绒般感觉、且亲肤性较好的合成纤维。如果改变一下纤维中两种原料的配比,将会生产出具有新性能的合成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柔软、亲肤性更好的由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组成的合成纤维,并且提供这种纤维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植物蛋白质合成纤维,由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组成,植物蛋白质占纤维总量的1%至小于5%,或者占纤维总量的从大于55%至85%。植物蛋白质包括从大豆、花生、棉籽或者油菜籽中经浸泡、湿法磨碎而提取的分离蛋白质,或直接从大豆、花生、棉籽或者油菜籽中经破碎、脱脂、浸泡或压胚、破碎、脱脂而提取的分离蛋白质,还包括从玉米胚芽饼中提取的分离蛋白质及各种含蛋白质的植物果实经破碎后直接提取的分离蛋白质。制造所述的植物蛋白质合成纤维的方法是a、将植物分离蛋白质溶于含有三乙醇胺或者三异丙醇胺的溶液中,制成浓度为As的植物蛋白质溶液,则1%≤As<4%或20%<As≤40%;b、按配比将聚乙烯醇直接加入上述蛋白质溶液中,制成浓度为20%~38%的纺丝溶液;c、在纺丝溶液内加入硼酸或硼砂或磷酸钠,制成粘度为120~400秒的纺丝原液;d、纺丝原液经脱泡过滤后进入纺丝机,采用干法纺丝。所述的步骤a中,分离蛋白质是溶于含有三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的酸性溶液中。所述的酸性溶液的PH值为1≤PH<3.5。所述的步骤a中,分离蛋白质是溶于具有碱性的含三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的溶液中。所述的碱性溶液的PH值为12.5~13.5,溶液中含有磷酸钠。所述的步骤a中,分离蛋白质是溶于蒸馏水与三乙醇胺的溶液中或者是溶于蒸馏水与三乙醇胺、磷酸钠的溶液中或者溶于蒸馏水与三异丙醇胺的溶液中或者溶于蒸馏水与三异丙醇胺、磷酸钠的溶液中。所述的步骤d中,干法纺丝是纺丝原液经喷头喷入热风干燥筒内,丝束经干燥筒干燥后再经上油,在室温下牵伸,再经热箱做干热牵伸,而后收集卷绕,再经交联醛化、水洗、上油、烘干制成成品。进入喷头的纺丝原液温度为105℃~150℃,干热牵伸时丝束温度为180℃~250℃。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较少量的植物蛋白质与较大量的聚乙烯醇相组合的纤维,这种纤维中虽然仅有少量的植物蛋白质,但是由于两者的结合产生了与仅由聚乙烯醇为原料生产的纤维所不同的特性,在含有植物蛋白质较少的情况下,也增加了纤维的透气性,并且使纤维变得柔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聚乙烯醇与较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质相组合的纤维,这种纤维因含有较多成份的植物蛋白质,使其更具有亲肤力,若制成服装会使穿着者感到非常舒适,并且这种纤维还可应用于造纸或其它行业,为纤维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但按这些配比制造的纤维,按通常的纺丝方法是难以生产出合格产品的,而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纺丝方法,适应这些原料的特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把玉米胚芽饼浸泡在PH为7.4的水溶液中,并进行搅拌,在温度37℃经过360分钟后分离除去废渣,调浸出液的等电点,得分离蛋白质;将分离蛋白质溶于含有三异丙醇胺的酸性水溶液中,该水溶液的PH值为1,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溶解40分钟,制成浓度为1%的蛋白质溶液,再把纯净的聚乙烯醇直接加入蛋白质溶液内,使它们共混共聚,同时使溶液温度逐渐升至98℃,保持20分钟,将所制得的溶液调至含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的浓度为20%、且植物蛋白质与聚乙烯醇的干固量重量比为1∶99的纺丝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硼砂,经搅拌制成粘度为120秒的纺丝原液,粘度用自流式粘度计测量。将纺丝原液在温度为50℃、常压下静置脱泡1.5小时,然后将温度升至105℃,再进入纺丝机。纺丝原液经喷头喷入热风干燥筒内,经热风干燥的丝束再经上油后在室温下牵伸,而后做干热牵伸,干热牵伸时丝束温度为210℃,最后丝束经收集卷绕,再经交联醛化、水洗、上油、烘干制成长丝,根据需要可再制成短纤维,醛化的条件可用本专利技术人在ZL99116636.1的专利中或在申请号为02109966.9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条件。实施例2把含有蛋白质的植物果实经破碎后浸泡在PH为8.4的水溶液中,并进行搅拌,在温度为29.5℃经过300分钟后分离除去废渣,调浸出液的等电点,得分离蛋白质;将分离蛋白质溶于含有三异丙醇胺的酸性水溶液中,该水溶液的PH值为3.5,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溶解40分钟,再升温到60℃,制成浓度为4%的蛋白质溶液,再把纯净的聚乙烯醇直接加入蛋白质溶液内,使它们共混共聚,同时使溶液温度逐渐升至98℃,保持20分钟,将所制得的溶液调至含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的浓度为38%、且植物蛋白质与聚乙烯醇的干固量重量比为4∶96的纺丝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磷酸钠,经搅拌制成粘度为200秒的纺丝原液,粘度用自流式粘度计测量。将纺丝原液在温度为60℃、常压下静置脱泡2.5小时,然后将温度升至150℃,再进入纺丝机。纺丝原液经喷头喷入热风干燥筒内,经热风干燥的丝束再经上油后在室温下牵伸,而后做干热牵伸,干热牵伸时丝束温度为230℃,最后丝束经收集卷绕,再经交联醛化、水洗、上油、烘干制成长丝或短纤维。实施例3把玉米胚芽饼浸泡在PH为7.8的水溶液中,并进行搅拌,在温度为28.8℃经过200分钟后分离除去废渣,调浸出液的等电点,得分离蛋白质;将分离蛋白质溶于含有三乙醇胺和磷酸钠的蒸馏水溶液中,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溶解240分钟,再升温到60℃,制成浓度为2.5%的蛋白质溶液,再把纯净的聚乙烯醇直接加入蛋白质溶液内,使它们共混共聚,同时使溶液温度逐渐升至98℃,保持20分钟,将所制得的溶液调至含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的浓度为29%、且植物蛋白质与聚乙烯醇的干固量重量比为3∶97的纺丝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硼砂,经搅拌制成粘度为160秒的纺丝原液,粘度用自流式粘度计测量。将纺丝原液在温度为55℃、常压下静置脱泡2小时,然后将温度升至140℃,再进入纺丝机。纺丝原液经喷头喷入热风干燥筒内,经热风干燥的丝束再经上油后在室温下牵伸,而后做于热牵伸,干热牵伸时丝束温度为220℃,最后丝束经收集卷绕,再经交联醛化、水洗、上油、烘干制成长丝或短纤维。实施例4把玉米胚芽饼浸泡在PH为9.5的水溶液中,并进行搅拌,在温度为36℃经过160分钟后分离除去废渣,调浸出液的等电点,得分离蛋白质;将分离蛋白质溶于含有三异丙醇胺的酸性水溶液中,该水溶液的PH值为2.8,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溶解70分钟,再升温到60℃,制成浓度为20%的蛋白质溶液,再把纯净的聚乙烯醇直接加入蛋白质溶液内,使它们共混共聚,同时使溶液温度逐渐升至98℃,保持20分钟,将所制得的溶液调至含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的浓度为30%、且植物蛋白质与聚乙烯醇的干固量重量比为55.5∶44.5的纺丝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硼砂,经搅拌制成粘度为190秒的纺丝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蛋白质合成纤维,由植物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组成,其特征在于:植物蛋白质占纤维总量的1%至小于5%,或者占纤维总量的从大于55%至8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官奇,李贺泽,
申请(专利权)人:李官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