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合成纤维进行抗菌功能化的方法,特别是采用接枝聚丙烯腈化学改性的方法来制备新型广谱抗菌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纤维的抗菌功能化中,开发最早而且一直延续至今的处理方法是后整理的方法(A.Kanazawa,T.Ikeda,and T.Endo,J.Appl.Polym.Sci,1994,53,1237~1244)。这种方法得以普遍采用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加工方便,并且可供选择的抗菌剂范围较广。但抗菌后整理方法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抗菌效果的耐久性不理想,而且经抗菌后整理方法制得的抗菌纤维,其抗菌方式多为溶出型。这样就使得纤维的抗菌效果不能保持很好的耐久性,同时由于某些抗菌金属、抗菌剂的溶出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纤维的抗菌化学改性是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利用共聚、接枝、大分子反应等手段来改变纤维的化学结构,生成抗菌基团,从而赋予纤维以新的抗菌性能。化学改性的效果具有耐久性。与纤维的抗菌后整理方法相比较,以纤维化学改性方法制备具有持久抗菌效果的抗菌纤维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抗菌效果好、耐久、纤维不附着树脂、所得抗菌纤维手感好、工艺简单,而且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枝型抗菌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如下:(1)将合成纤维在空气中室温下干态辐照,辐照源为Co↑[60]-γ射线,辐照总剂量为4~10M Rad,然后按1/50~1/200w/v的固液比投入盛有浓度为5~50V%丙烯腈水溶 液的三颈瓶中,加入少量的阻聚剂和交联剂,在惰性气氛下,磁力搅拌恒温反应数小时;取出纤维,依次用0.01mol/l HCl、蒸馏水、甲醇洗涤,抽滤;烘干后的接枝纤维,再用DMF在50℃下萃取48hr,以除去聚丙烯腈均聚物,抽滤、洗涤后,在50~60℃恒温下真空干燥,得到接枝聚丙烯腈的合成纤维;(2)将接枝聚丙烯腈的合成纤维用15~5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汉民,萧耀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