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540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结构,每个所述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螺旋式液冷管;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另一端,所述热管理装置通过多个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所述螺旋式液冷管能够在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的电芯的挤压下发生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吸收电池模组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提高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重要的产品之一,以其性能好,无污染等特点,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是影响动力电池系统的使用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此外,在电池模组(如软包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会由于发热而剧烈膨胀,而电芯膨胀距离足以破坏整个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结构,每个所述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螺旋式液冷管;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另一端,所述热管理装置通过多个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所述螺旋式液冷管能够在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的电芯的挤压下发生形变。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包括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和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呈立体涡旋结构,且外环到内环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螺旋式液冷管呈立体涡旋结构,且外环到内环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所述第二螺旋式液冷管的内环与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管的内环连通。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多个控制阀,各所述控制阀分别设置于所述液冷结构中的出液口或/和进液口。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螺旋式液冷管与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电芯之间的压力值的多个压力检测器件,各所述压力检测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接触处。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各所述压力检测器件分别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接触处。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压力检测器件为薄膜压力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和多个所述压力检测器件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检测器件检测到的压力值控制所述控制阀对所述螺旋式液冷管中的液体流量进行调节。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报警器和多个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组中的温度值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报警器和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子模组和上述的热管理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通过多个螺旋式液冷管设置于多个所述子模组之间。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每个所述子模组包括两个电芯,各所述子模组之间以及所述子模组中的两个电芯之间分别设置有螺旋式液冷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通过对热管理装置中的液冷管的巧妙设计,能够有效吸收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芯膨胀产生的热应力,提高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效提高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的散热效率,改善电池模组的散热性能。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中的液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液冷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中液冷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中的液冷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的方框结构示意图。图标:10-热管理装置;11-液冷结构;110-螺旋式液冷管;1100-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1-进液口;112-出液口;12-控制阀;13-压力检测器件;14-控制器;15-报警器;16-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10中的液冷结构1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热管理装置10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10包括多个液冷结构11,每个所述液冷结构11包括进液口111、出液口112和螺旋式液冷管110。其中,所述进液口111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110的一端,所述出液口112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110的另一端,所述热管理装置10通过多个所述螺旋式液冷管110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所述螺旋式液冷管110能够在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110两侧的电芯的挤压下发生形变。本实施例中,将能够发生形变的螺旋式液冷管110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中,能够通过所述螺旋式液冷管110的形变吸收电池模组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芯膨胀产生的热应力,进而避免电芯膨胀距离减小时破坏整个电池模组的问题发生。详细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螺旋式液冷管110包括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和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呈立体涡旋结构,且外环到内环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图3中所示的方向A),所述第二螺旋式液冷管110呈立体涡旋结构,且外环到内环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图3中所示的方向B),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所述第二螺旋式液冷管110的内环与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管110的内环连通。其中,假设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和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受到的来自两侧的挤压力足够,可使得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中的所有内环和外环液冷管均位于同一平面,同时使得所述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中的所有内环和外环液冷管均位于同一平面,以增大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和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与两侧电芯的接触面积,因此,所述螺旋式液冷管110通过采用立体涡旋结构状的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和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除可实现上述的吸收热应力等技术效果外,还可使得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和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在受到位于两侧的电芯的压力后,增大电芯与螺旋式液冷管1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电池模组中的热交换效率,有效改善电池模组的散热性能。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1100和/或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1101的横截面可以是但不限于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结构,每个所述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螺旋式液冷管;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另一端,所述热管理装置通过多个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所述螺旋式液冷管能够在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的电芯的挤压下发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结构,每个所述液冷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螺旋式液冷管;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一端,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的另一端,所述热管理装置通过多个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安装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所述螺旋式液冷管能够在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的电芯的挤压下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液冷管包括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和第二螺旋式液冷子管,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子管呈立体涡旋结构,且外环到内环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螺旋式液冷管呈立体涡旋结构,且外环到内环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所述第二螺旋式液冷管的内环与所述第一螺旋式液冷管的内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多个控制阀,各所述控制阀分别设置于所述液冷结构中的出液口或/和进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螺旋式液冷管与位于该螺旋式液冷管两侧电芯之间的压力值的多个压力检测器件,各所述压力检测器件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民何金龙劳力王扬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