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4800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待测饮用水中的氯代亚胺进行吸附萃取;(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定步骤(1)中萃取得到的氯代亚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单快速地分析水中氯代亚胺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不需要有机溶剂的萃取,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测量过程集取样、萃取浓缩于一体,操作方便,测定快速高效;该方法测量灵敏度比液液萃取高,可以检测到水中ng/L浓度级别的氯代亚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给排水和环境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我国水厂普遍采用高效价廉且有持续消毒效果的氯系氧化剂作为消毒剂。但是,氯在杀菌的同时可与原水中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和环境污染有机物反应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一直以来,消毒副产物问题在国内外饮用水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有些种类的消毒副产物比如卤代消毒副产物可能具有潜在的“三致”特性。除此之外,消费者对饮用水的味道有更直观的感受,只有无异味的饮用水才能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饮水的需求,因此消毒副产物的致嗅味问题也逐步开始得到关注和研究。近期研究表明,高藻期原水中大量藻蛋白通过水解等过程可产生多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甚至是纳滤膜都难以去除,从而为饮用水消毒处理之后醛类、腈类和氯代亚胺类的消毒副产物产生提供了前体物条件。与致癌致突变的卤代烃类消毒副产物相比,亚胺类消毒副产物受到的关注较少。据文献报道,氯代亚胺可产生强烈的游泳池氯味,一项法国的研究表明,管网水中氯代亚胺的浓度可以达到μg/L级别,但其在水中的嗅阈值只有0.2μg/L,因此,作为水中的嗅味污染物,其产生量足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反感。氯代亚胺可稳定存在于自来水中,其半衰期与环境温度有关,20℃为50h,15℃时为几百小时,足以稳定存在并到达管网口梢。氯代亚胺作为有机物的氯代物,也属于含氮消毒副产物。可能具有毒性,在较低浓度时可能对嗅味的贡献度不高,但对毒性的贡献度较大。因此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浓度水平尤为值得关注。目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该方法的检测限较高,对于微量氯代亚胺的检测灵敏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快速、有效、准确的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待测饮用水中的氯代亚胺进行吸附萃取;(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定步骤(1)中萃取得到的氯代亚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不需要有机溶剂的萃取,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测量过程集取样、萃取浓缩于一体,操作方便,测定快速高效;该方法测量灵敏度比液液萃取高,可以检测到水中ng/L浓度级别的氯代亚胺。所述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饮用水密闭在容器中,加热搅拌,然后将萃取头插入密闭容器中,并露出吸附膜,对挥发至空气中的氯代亚胺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将吸附膜缩入萃取头中,完成吸附萃取。所述的萃取头采用DVB/CAR/PDMS萃取头,这种萃取头是市售的supelco牌萃取头,对氯代亚胺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所述的待测饮用水的检测量为3~10mL,若检测量太少,则萃取头中的吸附膜难以吸附足量的氯代亚胺;若检测量太多,则吸附膜无法完全吸附挥发的氯代亚胺,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所述的待测饮用水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钠的加入量为1~3g。由于吸附膜吸附的是从待测饮用水中挥发至密闭容器空气中的氯代亚胺,而溶液中的氯代亚胺和挥发至空气中的氯代亚胺存在平衡,所以加入无水硫酸钠,尽可能多地将溶液中的氯代亚胺挥发至空气中被吸附膜吸附,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同时也可以加快氯代亚胺的挥发速度。所述的搅拌速率为10~360rpm,优选240rpm。所述的吸附萃取的温度为30~70℃,优选40℃,吸附萃取的时间为15~40min,优选15min。所述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中,所述气相色谱的进样口温度为100~220℃。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40℃,保持5.5min,再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60℃,保持10min。所述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中,所述质谱的电离电压70eV,离子源温度220℃,接口温度260℃。检测方式为选择离子模式,SIM定性特征离子为68m/z,70m/z,72m/z和90m/z,通过定性特征离子确定出峰时间,定量特征离子为68m/z,通过定量特征离子确定氯代亚胺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能够简单快速地分析水中氯代亚胺的浓度。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不需要有机溶剂的萃取,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测量过程集取样、萃取浓缩于一体,操作方便,测定快速高效;该方法测量灵敏度比液液萃取高,可以检测到水中ng/L浓度级别的氯代亚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水中氯代亚胺经气质分析后的全离子扫描色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水中氯代亚胺分析技术中SPME萃取膜比选;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样品体积对氯代亚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加盐量对氯代亚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萃取温度对氯代亚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解析温度对氯代亚胺萃取效果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列各实施例中,在试验前,先采用美国哈希(HACH)公司生产的HACHDR2800型便携式分光光度计(HACHDR2800,波长范围:340~900nm;带宽:5nm)中内置的余氯测定方法(DPD-AES法)测定以下实施例中用到的次氯酸钠浓度(次氯酸钠标定浓度为自由氯浓度);也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或其它常用方法实施例1实验室配制氯代亚胺母液,通过SPME-GCMS方法检测氯代亚胺。(1)并先用48g/L的次氯酸钠稀释配制100mL浓度为0.24m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浓度为25mM的缬氨酸溶液,控制加入的氯氮摩尔比为2.4,避光快速搅拌30min,反应24h后氯代亚胺母液即可使用(现用现配,不可储存),含量为初始缬氨酸浓度的35%。(2)用超纯水稀释氯代亚胺母液至100μg/L,取10mL样品于15mL安培瓶。将样品放置在SPME装置盘上进行加热,当样品温度升至50℃时,用SPME进样针扎破安培瓶瓶盖上的垫片并推出进样针里面的萃取头,萃取30min后收回萃取头并拔出进样针,准备进样分析。(3)气相色谱分析时,气相色谱仪器型号为岛津GC-2010,色谱柱采用HP-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高纯度氦气(99.9996%)。气相色谱的检测条件为:进样口温度:180℃;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40℃,保持5.5min,再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60℃,保持10min。(4)质谱的分析条件为:电离方式为EI,电离电压70eV,离子源温度220℃,接口温度260℃,检测方式选择scan全离子扫描,检测到的氯代亚胺全离子扫描色谱图如图1所示。经上述实施例1的研究发现,使用SPME-GCMS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水中的氯代亚胺,可以通过68m/z的定量特征离子确定氯代亚胺浓度。实施例2SPME-GCMS方法检测水中氯代亚胺方法的优化。(1)按照实施例1中的步骤(1)配制氯代亚胺母液。(2)用超纯水稀释步骤(1)中所得到的氯代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待测饮用水中的氯代亚胺进行吸附萃取;(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定步骤(1)中萃取得到的氯代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待测饮用水中的氯代亚胺进行吸附萃取;(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定步骤(1)中萃取得到的氯代亚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饮用水密闭在容器中,加热搅拌,然后将萃取头插入密闭容器中,并露出吸附膜,对挥发至空气中的氯代亚胺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将吸附膜缩入萃取头中,完成吸附萃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头采用DVB/CAR/PDMS萃取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中氯代亚胺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测饮用水的检测量为3~10mL。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琪徐斌邹相昀朱静萍楚文海黎雷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