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4800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9:39
一种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粮食和粮食制品粉粹处理后溶解在有机溶液中涡旋、振荡并静置;S2,取静置后的上清液用超纯水进行稀释;S3,将稀释后的上清液固相萃取富集净化,并收集洗脱液;S4,将洗脱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流动相A选择为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选择为乙腈溶剂。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在第0~2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在第2~3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40:60;在第3~19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30:70;在第19~21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S5,对经过梯度洗脱后的进样液进行质谱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真菌毒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白僵菌素(beauvericin,BEA)和恩镰孢菌素(enniatins,ENNs)是由某些镰刀菌如再育镰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等侵染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等谷物后,在潮湿和低温条件下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根据其化学结构,该类化合物称为六酯肽类真菌毒素。据报道,该类毒素具有一定的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可诱导染色体畸变、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和微核形成等。同时,该类毒素还是离子化载体抑制剂、酶抑制剂和氧化应激诱导剂。目前,已在意大利、西班牙、巴西、日本和伊朗等国的谷物及其制品中检测到该类毒素。由于该类毒素对粮食及其制品污染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科学界和管理部门的普遍关注。然而我国目前尚无粮食及其制品中该类毒素检测方法及污染状况的报道。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关乎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因此,为监测我国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污染状况,亟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可同时测定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一种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粮食和粮食制品粉粹处理后溶解在有机溶液中涡旋、振荡并静置;S2,取静置后的上清液用超纯水进行稀释;S3,将稀释后的上清液固相萃取富集净化,并收集洗脱液;S4,将洗脱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流动相A选择为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选择为乙腈溶剂。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在第0~2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在第2~3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40:60;在第3~19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30:70;在第19~21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S5,对经过梯度洗脱后的进样液进行质谱检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乙酸铵水溶液浓度为1mmol/L~10mmol/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乙酸铵水溶液浓度为2mmol/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第一乙腈水溶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乙腈水溶液中的乙腈体积分数为8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恩镰孢菌素包括恩镰孢菌素A、恩镰孢菌素A1、恩镰孢菌素B和恩镰孢菌素B1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质谱测定方法如下: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模式为正离子扫描,去溶剂温度为500~600℃,离子化电压为5000~6000v,驻留时间为100~300m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质谱测定方法如下: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扫描模式为正离子扫描,去溶剂温度为550℃,离子化电压为5500v,气帘气压力为30psi,碰撞气为中等流速,雾化气压力为80psi,辅助加热气压力为80psi,驻留时间为200ms,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固相萃取富集净化的步骤包括:S30,对固相萃取所用的固相萃取柱进行活化;S31,将步骤S2中稀释后的所述上清液过活化后的所述固相萃取柱;S32,用不同浓度的第二乙腈水溶液依次淋洗所述固相萃取柱;以及S33,用第三乙腈水溶液洗脱所述固相萃取柱,收集所述洗脱液备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相萃取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中,所述活化固相萃取柱的方法为先用甲醇后用超纯水对固相萃取柱进行活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2中所述不同浓度的第二乙腈水溶液依次是与水的体积比为10:90和50:50的乙腈水溶液。所述步骤S33中所述第三乙腈水溶液是与水的体积比为90:10的乙腈水溶液。上述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采用固相萃取作为前处理技术,可去除杂质,降低基质效应。同时还能富集待测物,提高方法的选择性。本专利技术建立的前处理方法所需步骤较少,流程简单。五种物质的分离度非常好,保留时间与标准品的变化幅度不超过5%,各毒素的加标回收率在103.9%~147.5%,回收率较高。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作为检测工具,可同时测定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4种恩镰孢菌素的含量。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和检测限低等优点,为我国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污染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白僵菌素和4种恩镰孢菌素检测色谱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B定量检测色谱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B定性检测色谱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B1定量检测色谱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B1定性检测色谱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A1定量检测色谱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A1定性检测色谱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A定量检测色谱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恩镰孢菌素A定性检测色谱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白僵菌素定量检测色谱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白僵菌素定性检测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4种恩镰孢菌素,具有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强、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和检测限低等优点。所述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至S4:S1,将粮食和粮食制品粉碎处理后溶解在有机溶液中涡旋、振荡并静置。优选地,有机溶剂为第一乙腈水溶液,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乙腈水溶液中的乙腈体积分数为80%~90%,更优选为85%。粮食和粮食制品在前处理过程中选择的提取溶剂尤为关键。有机溶剂宜选择试用性较广的试剂。优选地,第一乙腈水溶液作为提取溶液。一方面乙腈可与水互溶,另一方面乙腈属于广适性提取溶剂。相比甲醇、乙酸乙酯等常用提取溶剂,乙腈提取液对基质的干扰相对较小。且这五种目标分析物属于大分子低极性物质,乙腈对其溶解性较好。在一实施例中,选择的前处理有机溶剂与后期质谱检测中梯度洗脱所用的有机溶剂相同(均为乙腈),实现了前处理和上机检测之间的良好衔接,互溶效果更好。粮食和粮食制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第一乙腈水溶液的乙腈体积分数为80%~90%,例如85%,可以降低提取过程中对目标分析物的降解。此外,样品前处理过程越简单越好,可减少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损失。进而提高样品检测的准确度,并缩短分析时间。S2,取静置后的上清液用超纯水进行稀释。超纯水稀释的作用是对上清液进行浓度调试。优选地,超纯水与上清液的体积比为1:1~1:10。S3,将稀释后的上清液固相萃取富集净化,并收集洗脱液。所述步骤S3中所述固相萃取富集净化的步骤优选包括以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粮食和粮食制品粉碎处理后溶解在有机溶液中涡旋、振荡并静置;S2,取静置后的上清液用超纯水进行稀释;S3,将稀释后的所述上清液固相萃取富集净化,并收集洗脱液;S4,将所述洗脱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包括:S4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流动相A选择为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选择为乙腈溶剂;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在第0~2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在第2~3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40:60;在第3~19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30:70;在第19~21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以及S42,质谱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粮食和粮食制品粉碎处理后溶解在有机溶液中涡旋、振荡并静置;S2,取静置后的上清液用超纯水进行稀释;S3,将稀释后的所述上清液固相萃取富集净化,并收集洗脱液;S4,将所述洗脱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包括:S4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流动相A选择为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选择为乙腈溶剂;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在第0~2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在第2~3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40:60;在第3~19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30:70;在第19~21分钟,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体积比100:0;以及S42,质谱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铵水溶液浓度为1mmol/L~10mmol/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铵水溶液浓度为2mmol/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第一乙腈水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乙腈水溶液中乙腈的体积分数为85%。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恩镰孢菌素包括恩镰孢菌素A、恩镰孢菌素A1、恩镰孢菌素B和恩镰孢菌素B1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及其制品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的协同检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琴韩小敏徐文静张靖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