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836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下端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向上凸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内凹形成定位孔,所述凸台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横杆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向下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下表面上凹形成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二安装孔,利用螺栓将第二安装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更好的对气门整体进行抗拉强度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气门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又与缸体形成气体进、出燃烧室的通道,因此,气门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并排出废气。气门包括圆盘状的气门头部和呈杆状结构的气门杆部,气门杆部与气门头部同轴设置。气门在出厂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抗拉强度检测,检测其可承受的最大拉力,现有的检测方式时将气门头部和气门杆部分开,单独进行检测,但是这样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一些气门头部和气门杆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气门,最薄弱地区应该是焊缝位置,但是在单独检测时,断裂的地区可能是气门头部也可能是气门杆部,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对气门整体进行抗拉强度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下端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向上凸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内凹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直径与气门杆部直径一致,所述凸台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一螺栓孔,利用螺栓旋紧在第一螺旋孔内以对气门杆部进行固定,所述横杆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向下设置,所述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向下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下表面上凹形成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深大于气门盘部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安装孔上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头部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孔下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杆部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块内设置有与气门盘部锥形部位相贴合设置的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安装块正对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螺栓孔,利用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以将第二安装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这样,将气门的气门盘部放置在第二安装块的第二安装孔内,气门盘部下表面与第二安装孔内弧面贴合设置,然后向上推动气门,使得气门杆部正对设置于凸台上定位孔上方,然后利用螺栓将第二安装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的第一安装孔内,利用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对气门杆部进行锁紧,然后伸缩机构动作,对气门进行拉伸,以对气门杆部的抗拉强度进行检测。第二安装块内设置有弧面,可以更好的与气门盘部锥面贴合,避免因为接触不均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在安装第二安装块和气门杆部时,均采用螺栓与螺栓孔配合,方便使用,可以更好的降低整个装置的成本,使用方便。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安装块下端固定安装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直径与气门杆部直径相匹配。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气门杆部进行导向,更好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作为优化,所述伸缩机构为液压缸。这样,可以通过液压缸的收缩得出气门的抗拉强度,使用方便。作为优化,所述凸台上设置的第一螺栓孔设置有四个。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气门杆部进行固定。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置的第二螺栓孔设置有六个。这样,可以更好的对第二安装块进行固定,而且设置有六个第二螺栓孔,可以更好的避免第二安装块重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更好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作为优化,所述螺栓外端均设置有把手。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旋紧螺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能够更好的对气门整体进行抗拉强度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柱1,两个所述立柱1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杆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1下端之间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中间向上凸出形成凸台31,所述凸台31上表面内凹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直径与气门杆部4直径一致,所述凸台31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一螺栓孔,利用螺栓旋紧在第一螺旋孔内以对气门杆部4进行固定,所述横杆2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伸缩机构5,所述伸缩机构5的伸出端向下设置,所述伸缩机构5的伸出端向下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61,所述第一安装块61下表面上凹形成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第二安装块62,所述第二安装块62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块62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二安装孔621,所述第二安装孔621的孔深大于气门盘部7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安装孔621上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头部7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孔621下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杆部4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块62内设置有与气门盘部7锥形部位相贴合设置的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61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安装块62正对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螺栓孔,利用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以将第二安装块62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这样,将气门的气门盘部放置在第二安装块的第二安装孔内,气门盘部下表面与第二安装孔内弧面贴合设置,然后向上推动气门,使得气门杆部正对设置于凸台上定位孔上方,然后利用螺栓将第二安装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的第一安装孔内,利用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对气门杆部进行锁紧,然后伸缩机构动作,对气门进行拉伸,以对气门杆部的抗拉强度进行检测。第二安装块内设置有弧面,可以更好的与气门盘部锥面贴合,避免因为接触不均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在安装第二安装块和气门杆部时,均采用螺栓与螺栓孔配合,方便使用,可以更好的降低整个装置的成本,使用方便。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安装块62下端固定安装有导向筒8,所述导向筒8直径与气门杆部4直径相匹配。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气门杆部进行导向,更好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机构5为液压缸。这样,可以通过液压缸的收缩得出气门的抗拉强度,使用方便。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31上设置的第一螺栓孔设置有四个。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气门杆部进行固定。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块61上设置的第二螺栓孔设置有六个。这样,可以更好的对第二安装块进行固定,而且设置有六个第二螺栓孔,可以更好的避免第二安装块重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更好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外端均设置有把手。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旋紧螺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下端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向上凸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内凹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直径与气门杆部直径一致,所述凸台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一螺栓孔,利用螺栓旋紧在第一螺旋孔内以对气门杆部进行固定,所述横杆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向下设置,所述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向下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下表面上凹形成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深大于气门盘部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安装孔上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头部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孔下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杆部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块内设置有与气门盘部锥形部位相贴合设置的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安装块正对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螺栓孔,利用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以将第二安装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下端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向上凸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内凹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直径与气门杆部直径一致,所述凸台周向水平设置有第一螺栓孔,利用螺栓旋紧在第一螺旋孔内以对气门杆部进行固定,所述横杆向下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向下设置,所述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向下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下表面上凹形成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表面下凹形成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深大于气门盘部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二安装孔上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头部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孔下端面直径尺寸与气门杆部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大恒益气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