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料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1172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料机组,包括两台相同的第一拉料机和第二拉料机,所述第一拉料机和第二拉料机处于物料传送的前后方向,第一拉料机包括可夹持物料的第一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一拉料机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推动部,第二拉料机包括可夹持物料且结构与第一夹持部一致的第二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二拉料机前后方向运动且结构与第一推动部一致的第二推动部,通过第一拉料机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推动部与第二拉料机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推动部的间隔配合动作,能够实现对物料的连续拉料效果,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只采用一个拉料机而导致的物料拉料间断进给的问题,提高了拉料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长条形物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料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管材、铝型材、棒料等材料在工业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铝型材,常常应用于机场、体育场、博物馆等公共场馆和工业厂房的结构中。由于铝型材、管材等通过挤压成型的材料在成型初期都是长条状的,在加工铝型材的过程中需要为铝型材提供传动的动力源,此动力源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由拉料机提供的,拉料机的动作步骤一般为夹料、拉料进给、松料、复位,依次往复,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在松料盒复位过程中将产生一段铝型材传送的停滞期,这将对铝型材的传送效率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铝型材等长条料进行持续拉料的拉料机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拉料机组,包括两台相同的第一拉料机和第二拉料机,所述第一拉料机和第二拉料机处于物料传送的前后方向,第一拉料机包括可夹持物料的第一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一拉料机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推动部,第二拉料机包括可夹持物料且结构与第一夹持部一致的第二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二拉料机前后方向运动且结构与第一推动部一致的第二推动部。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结构一致的第一拉料机和第二拉料机,取代之前只采用一个拉料机的模式,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配合PLC对第一拉料机和第二拉料机进行间隔顺序控制来实现物料的持续传送效果,即,当第一拉料机的第一夹持部将物料夹住,并且第一推动部推着第一拉料机前进送料,当第一夹持部将物料松开且第一推动部带着第一送料机复位时,第二拉料机的第二夹持部能够马上将物料夹住并且第二推动部能够推着第二拉料机前进送料,如此第一送料机和第二送料机间隔动作,实现对物料的持续不间断的拉料作业。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拉料机包括第一机架,该第一机架滑移连接在送料台上,所述第一推动部包括第一推进油缸,该第一推进油缸驱动第一机架沿着送料台的送料方向做前后运动。通过上述方案,第一推动部采用第一推进油缸作为动力源的方式,功率大,速度稳,实现驱动第一机架做沿送料方向的前后运动。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机架包括第一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两侧的第一支撑侧板、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侧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底板滑移连接在送料台上,且第一推进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第一底板上。通过上述方案,第一机架的第一底板与送料台滑移连接,然后通过第一推进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第一底板上,当第一推进油缸的活塞杆活动时,便能实现带动第一底板在送料台上的前进和后退运动,也就实现了第一机架在送料台上的前后运动。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下压油缸,该第一下压油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一支撑梁之后固定有第一压板,于第一压板和第一底板之间设置有夹持物料的第一夹紧件。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第一下压油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压板的下压,可使得第一压板与第一底板相互靠近,进而使得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一底板之间的第一夹紧件互相靠拢实现对物料的夹持效果。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夹紧件包括固定在第一压板上的第一上夹块、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的第一下夹块。通过上述方案,将第一夹紧件设置成固定在第一压板上的第一上夹块和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的第一下夹块,可以由第一上夹块和第一下夹块的相互靠拢来实现对物料的夹持。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一支撑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柱,该第一导向柱的一端与第一压板固定,另一端穿过设置于第一支撑梁上的第一导向孔。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在第一压板和第一支撑梁之间设置第一导向柱,从而实现在第一下压油缸带动第一压板上下运动的时候,第一压板能够在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孔的配合下运动更加平稳,增加对物料的夹持效果。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以第一下压油缸为中心对称设置两个。通过上述方案,由于第一压板是由第一下压油缸带动的,从而将第一导向柱设置成以第一下压油缸为中心对称的两个,从而避免了第一导向柱在对第一压板导向的过程中受到偏心力的作用而导致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孔之间的运行不流畅问题。进一步优化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侧板的顶端设置有互相靠拢的第一支耳,第一支耳与第一支撑侧板垂直,且每一第一支耳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该第一调节螺杆穿过第一支耳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周向旋转连接且轴向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调节螺杆的设置,可以调节带动第一支撑梁的上下位置调节,而改变第一支撑梁的上下位置,则能够实现第一下压油缸驱动第一压板下压之后第一压板与第一底板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一底板之间第一上夹块和第一下夹块之间的夹持间距调节,实现对不同型号物料夹持时的夹持效果的调节,增加通用性。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穿过第一支耳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连接头,该旋转连接头的壁面设置有一圈环槽,且于第一支撑梁上设有与该旋转连接头配合的卡接腔。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旋转连接头安装进第一支撑梁的卡接腔中,能够实现第一调节螺杆与第一支撑梁之间的周向旋转,轴向固定的连接效果。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相对第一支撑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轮。通过上述方案,由第一手轮带动第一调节螺杆转动的时候,更加省力,方便操作。综上所述,通过第一拉料机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推动部与第二拉料机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推动部的间隔配合动作,能够实现对物料的连续拉料效果,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只采用一个拉料机而导致的物料拉料间断进给的问题,提高了拉料效率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传送台与拉料机组的配合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拉料机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拉料机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调节螺杆示意图。图中,1、传送台;a、第一拉料机;b、第二拉料机;21、第一底座;22、第一支撑侧板;221、第一支耳;23、第一支撑梁;3、第一压板;4、第一下压油缸;51、第一上夹块;52、第一下夹块;6、第一调节螺杆;61、第一手轮;62、第一旋转接头;7、第一导向柱;8、第一推进油缸;9、第一防尘褶皱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一种拉料机组,参见附图1,拉料机组设置在传送台1上,在物料的传送方向前后设置了第一拉料机a和第二拉料机b,且第一拉料机a和第二拉料机b的结构、功能完全一致。参见附图2为第一拉料机a的结构示意图,由于第二拉料机b和第一拉料机a的结构一致,从而省却第二拉料机b的示意图。第一拉料机a包括了与送料台滑移连接的第一底座21,第一底座21的驱动由第一推进油缸8带动,而第一底座21与送料台之间的运动空间由第一防尘褶皱面9铺设,其中的第一推进油缸8的活塞杆连接在第一底座21的下方,图中被第一防尘褶皱面9挡住未示出。在第一底座2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侧板22,两个第一支撑侧板22之间还固定有第一支撑梁23,底板、第一支撑侧板22和第一支撑梁23形成了第一拉料机a的第一机架,在第一支撑梁23上固定有第一下压油缸4,第一下压油缸4的活塞杆穿过第一支撑梁23之后固定有第一压板3,且为了使得第一压板3的运动更加稳定,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料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相同的第一拉料机(a)和第二拉料机(b),所述第一拉料机(a)和第二拉料机(b)处于物料传送的前后方向,第一拉料机(a)包括可夹持物料的第一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一拉料机(a)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推动部,第二拉料机(b)包括可夹持物料且结构与第一夹持部一致的第二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二拉料机(b)前后方向运动且结构与第一推动部一致的第二推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料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相同的第一拉料机(a)和第二拉料机(b),所述第一拉料机(a)和第二拉料机(b)处于物料传送的前后方向,第一拉料机(a)包括可夹持物料的第一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一拉料机(a)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推动部,第二拉料机(b)包括可夹持物料且结构与第一夹持部一致的第二夹持部和可推动第二拉料机(b)前后方向运动且结构与第一推动部一致的第二推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料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机(a)包括第一机架,该第一机架滑移连接在送料台上,所述第一推动部包括第一推进油缸(8),该第一推进油缸(8)驱动第一机架沿着送料台的送料方向做前后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料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包括第一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两侧的第一支撑侧板(22)、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侧板(22)之间且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梁(23),所述第一底板滑移连接在送料台上,且第一推进油缸(8)的活塞杆固定在第一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料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下压油缸(4),该第一下压油缸(4)的活塞杆穿过第一支撑梁(23)之后固定有第一压板(3),于第一压板(3)和第一底板之间设置有夹持物料的第一夹紧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华鑫荣聚氨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