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65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包括靠背骨架,靠背骨架下部通过两个正对设置的调角器连接有座盆骨架,两个调节器的核心件之间连接有同步轴,靠背骨架上包覆有靠背泡沫,靠背泡沫外包覆有靠背面套,靠背面套的下部连接有调角器包覆带,调角器包覆带的自由端从下方绕过调角器的核心件和同步轴后与靠背骨架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靠背骨架的下部和调角器的核心件、同步轴等部分分别被侧向包裹套和调角器包覆带包裹,不仅外形更美观同时还能防止后排乘员的手误入调节器处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整个座椅靠背遮挡结构简单,牢固,安装方便快捷。

An automobile seat backrest occlus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seat backrest shield structure, including a backrest skelet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ckrest skeleton is connected with a seat basin skeleton through two positive pairs of adjustable angles. The core parts of the two adjustor are connected with a synchronous shaft. The back skeleton is covered with a backrest foam, the back is covered with the back sleeve, and the back sleeve is on the back. The low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 regulator wrapping belt, and the free end of the adjustable angl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rest skeleton from the core part and the synchronizing axis from the bottom, and the core parts and the synchronous axes of the back skelet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nd the synchronizing axis are wrapped by the side package and the angle regulator, and the shape is not only more beautiful.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prevent the back row occupant's hand from causing unnecessary damage to the regulator. The whole seat backrest structure is simple, firm and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普及,对汽车内饰而言,特别是汽车座椅,不仅要满足驾驶的需求,人们对其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座椅安全、舒适、美观等成为赢取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今汽车座椅为了舒适性,座椅靠背的角度是可以调节的,但当座椅的靠背度变化时,座垫是静止的,所以当座椅靠背角度变化时,靠背与座垫的接触区域在不同的靠背角度下形成一个大的间隙或是一个挤压变形状态,这首先会使得乘客感到不美观。另外,如果后排乘客的脚指和手指正在这个区域,而前排的乘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调节靠背角度时,后排乘客被夹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进行遮挡和美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包括靠背骨架,该靠背骨架下部通过两个正对设置的调角器连接有座盆骨架,其中调角器包括核心件和连接在核心件上的下连接板和上连接板,其中,下连接板与座盆骨架的后部连接,上连接板与靠背骨架的下部连接,两个所述调角器的核心件之间连接有同步轴,所述靠背骨架上包覆有靠背泡沫,该靠背泡沫外包覆有靠背面套,其关键在于:所述靠背面套的下部连接有调角器包覆带,所述调角器包覆带的自由端从前向后穿过两个所述调角器的下连接板之间,再向上包覆两个所述调角器的核心件及二者之间的同步轴后与所述靠背骨架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靠背骨架全部被包裹住,两个调角器的核心件及二者之间的同步轴也被包裹遮挡,整个座椅的外形结构更美观,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后排乘员的手误伸入调角器处,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作为进一步优选:上述调角器包覆带两侧的所述靠背面套上分别设置有侧向包裹套,所述侧向包裹套将所述靠背泡沫的下部两侧包裹。采用要方案靠背骨架的下部被侧向包裹套包裹住,整体外形更美观。上述靠背面套的背面开设有套装口,该套装口上覆盖有遮挡板,所述侧向包裹套为顶部具有开口的兜状结构,所述侧向包裹套的正面部分与所述靠背面套的正面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侧向包裹套的背面部分与所述靠背面套的背面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侧向包裹套顶部的开口与所述套装口连通。采用此方案在靠背面套上开设一个较大的套装口,方便将靠背面套包裹到靠背骨架上,而由于侧向包裹套与套装口连通,将靠背面套安装到位后直接将侧向包裹套套装到靠背骨架下端的泡沫支撑骨架上即可,安装方便快捷,敞开的套装口通过后安装的遮挡板即被遮挡,更美观。上述调角器包覆带的上部缝制有正面覆盖条,该正面覆盖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角器包覆带两侧的侧向包裹套连接。采用该结构利用正面覆盖条将侧向包裹套、调角器包覆带连接成一个整体,既美观,同时也能提升它们的强度,避免发生撕裂。上述调角器包覆带的上部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向包裹套的背面部分固定连接,同时所述调角器包覆带的两侧边还分别朝所述靠背面套的背面翻折并对接形成加厚层。采用给方案安装时在包覆调角器核心件时,加厚层对调角器、同步轴的包覆带起到加厚保护的作用,两层结构,更结实牢固。上述加厚层的上部开设有“V”形让位槽,该“V”形让位槽的开口端与所述加厚层的上边缘平齐。采用此设计更美观,且在调节靠背角度的过程中“V”形让位槽的开口端具有一定的调节适应性,不会妨碍靠背的角度调节。上述调角器包覆带的自由端安装有固定挂钩,该固定挂钩的钩头随所述调角器包覆带绕过所述调角器的核心件后钩挂在所述背骨架的背面。采用此结构用调角器包覆带将调角器包裹后,可将调角器包覆带向上折起并将固定挂钩钩挂在靠背骨架上从而将调角器包覆带的“V”形让位槽遮盖住,使其整体外形更美观。上述正面覆盖条的中部与所述调角器包覆带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弧形条的凹陷部分方便与调角器包覆带连接,且弧形设计更美观。上述侧向包裹套和调角器包覆带的内壁上分别粘合有缓冲泡沫层。采用此结构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缓冲泡沫层对侧向包裹套和调角器包覆带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过度磨损破裂。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靠背骨架的下部和调角器的核心件、同步轴等部分分别被侧向包裹套和调角器包覆带包裹,不仅外形更美观同时还能防止后排乘员的手误入调节器处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整个座椅靠背遮挡结构简单,牢固,安装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靠背面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包括靠背骨架1,该靠背骨架1下部通过两个正对设置的调角器3连接有座盆骨架2,其中调角器3包括核心件31和连接在核心件31上的下连接板32和上连接板33,其中,下连接板32与座盆骨架2的后部连接,上连接板33与靠背骨架1的下部连接,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核心件31之间连接有同步轴B,所述靠背骨架1上包覆有靠背泡沫,该靠背泡沫外包覆有靠背面套4,所述靠背面套4的下部连接有调角器包覆带5,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的自由端从前向后穿过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下连接板32之间,再向上包覆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核心件31及二者之间的同步轴B后与所述靠背骨架1连接。所述靠背面套4的背面开设有套装口11,该套装口11上覆盖有遮挡板12,所述遮挡板12与所述靠背骨架1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套装口11遮盖住,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两侧的所述靠背面套1上还分别设置有侧向包裹套6,所述侧向包裹套6将所述靠背泡沫的下部两侧(图2中的侧向包裹套6内的虚线部分)包裹,所述侧向包裹套6为顶部具有开口的兜状结构,所述侧向包裹套6的正面部分与所述靠背面套4的正面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侧向包裹套6的背面部分与所述靠背面套4的背面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侧向包裹套6顶部的开口与所述套装口11连通,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的上部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向包裹套6的背面部分固定连接,同时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的两侧边还分别朝所述靠背骨架1的背面翻折并对接形成加厚层8,该加厚层8的上部开设有“V”形让位槽9,该“V”形让位槽9的开口端与所述加厚层8的上边缘平齐.另外,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的上部缝制有正面覆盖条7,该正面覆盖条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两侧的侧向包裹套6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正面覆盖条7为朝下弯曲的弧形条,该弧形条的中部与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的自由端安装有固定挂钩10,该固定挂钩10的钩头随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绕过所述调角器3的核心件31后钩挂在所述背骨架1的背面。所述侧向包裹套6和调角器包覆带5的内壁上分别粘合有缓冲泡沫层,所述靠背面套4的内壁上也粘合有缓冲泡沫层,所述靠背面套4、侧向包裹套6和调角器包覆带5的材质均为织物。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包括靠背骨架(1),该靠背骨架(1)下部通过两个正对设置的调角器(3)连接有座盆骨架(2),其中调角器(3)包括核心件(31)和连接在核心件(31)上的下连接板(32)和上连接板(33),其中,下连接板(32)与座盆骨架(2)的后部连接,上连接板(33)与靠背骨架(1)的下部连接,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核心件(31)之间连接有同步轴(B),所述靠背骨架(1)上包覆有靠背泡沫,该靠背泡沫外包覆有靠背面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面套(4)的下部连接有调角器包覆带(5),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的自由端从前向后穿过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下连接板(32)之间,再向上包覆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核心件(31)及二者之间的同步轴(B)后与所述靠背骨架(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包括靠背骨架(1),该靠背骨架(1)下部通过两个正对设置的调角器(3)连接有座盆骨架(2),其中调角器(3)包括核心件(31)和连接在核心件(31)上的下连接板(32)和上连接板(33),其中,下连接板(32)与座盆骨架(2)的后部连接,上连接板(33)与靠背骨架(1)的下部连接,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核心件(31)之间连接有同步轴(B),所述靠背骨架(1)上包覆有靠背泡沫,该靠背泡沫外包覆有靠背面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面套(4)的下部连接有调角器包覆带(5),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的自由端从前向后穿过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下连接板(32)之间,再向上包覆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核心件(31)及二者之间的同步轴(B)后与所述靠背骨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包覆带(5)两侧的所述靠背面套(1)上分别设置有侧向包裹套(6),所述侧向包裹套(6)将所述靠背泡沫的下部两侧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遮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面套(4)的背面开设有套装口(11),该套装口(11)上覆盖有遮挡板(12),所述侧向包裹套(6)为顶部具有开口的兜状结构,所述侧向包裹套(6)的正面部分与所述靠背面套(4)的正面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侧向包裹套(6)的背面部分与所述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伟勋徐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