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正交结构B*C*N*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950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功能材料正交结构的B↓[0.4~0.6]C↓[0.1~0.3]N↓[0.1~0.3],其特征是:外观为白色晶体粉末,其化学成分为:B40-60%、C10-30%、N10-30%,晶体结构为正交结构,晶格参数a=0.45~0.49nm,b=0.44~0.47nm,c=0.34~0.38nm。具有光致发光性质: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蓝紫光,发射光谱的最高峰对应的波长范围为360~420μm。这种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Cohen等人对BC2N理论计算的结果引起了材料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高温高压(HPHT)和冲击等方法试图合成出与理论预测相一致的B-C-N化合物。然而,到目前为止,理论预测提出的BC2N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仅限于六方和立方结构。合成产物的结构大部分为乱层石墨结构,未能合成出结晶性好的六方和立方B-C-N晶体。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含碳量较高的BCxN(x=2~4)型化合物上,尤其是对BC2N化合物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都比较广泛,而对含硼量较高的B-C-N化合物的研究未见报道,在B-C-N三元系的高硼区可能会形成一些新的亚稳相,这些亚稳相可能具有某些新奇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B0.4~0.6C0.1~0.3N0.1~0.3晶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这种正交结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为B 40~60%、C 10-30%、N 10-30%;晶体结构为正交结构;晶格参数a=0.45~0.49nm,b=0.44~0.47nm,c=0.34~0.38nm.;外观为白色晶体粉末;具有光致发光性质,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蓝紫光,发射光谱的最高峰对应的波长范围为360~420μm。;其制备方法为采用Ca3B2N4触媒和自制的B0.4~0.6C0.1~0.3N0.1~0.3前驱物混合后压成圆片3;将这些圆片3装入由带通孔的叶腊石立方体4和石墨炉2及两个钢帽1、5组成的叶腊石组装块中,经过1200~1800℃的高温和3~6GPa高压处理之后;用硫酸和硝酸混合液溶掉触媒,得到正交结构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附图及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高压腔示意图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见图1),将三聚氰胺和硼酸溶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再将溶液加热脱去水分,得到含H、O的B-C-N前驱物,然后将这种前驱物放入坩埚中,在N2气体保护下升温到1600℃进行高温处理,可以得到成分为B2CN的前驱物。采用这种前驱物和Ca3B2N4触媒混合后压成圆片,经高温高压1600℃、5.5GPa处理后,用硫酸和硝酸混合液溶掉触媒,得到正交结构的B2CN化合物。其发射光谱的最高峰对应的波长为374μm。与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冲击合成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具有正交结构,这是本专利技术与其它方法的显著区别。2、采用Ca3B2N4触媒和B0.4~0.6C0.1~0.3N0.1~0.3前驱物,在高温高压(1200~1800℃,3~6GPa)下合成正交结构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正交结构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含硼量较高,其化学成分为B 40~60%、C 10-30%、N 10-30%。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正交结构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具有光致发光性质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蓝紫光,发射光谱的最高峰对应的波长范围为360~420μm。权利要求1.一种正交结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为B 40~60%、C 10-30%、N 10-30%;晶体结构为正交结构;晶格参数a=0.45~0.49nm,b=0.44~0.47nm,c=0.34~0.38nm.;外观为白色晶体粉末,具有光致发光性质,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蓝紫光,发射光谱的最高峰对应的波长范围为360~420μm。2.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结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a3B2N4触媒和自制的B0.4~0.6C0.1~0.3N0.1~0.3前驱物混合后压成圆片(3);将这些圆片(3)装入由带通孔的叶腊石立方体(4)和石墨炉(2)及两个钢帽(1)、(5)组成的叶腊石组装块中,经过1200~1800℃的高温和3~6GPa高压处理之后;用硫酸和硝酸混合液溶掉触媒,得到正交结构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功能材料正交结构的B文档编号B01J3/06GK1382622SQ0210485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5日专利技术者田永君, 何巨龙, 于栋利, 刘世民, 李东春 申请人:燕山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交结构B↓[0.4~0.6]C↓[0.1~0.3]N↓[0.1~0.3]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为:B40~60%、C10-30%、N10-30%;晶体结构为正交结构;晶格参数a=0.45~0.49nm,b=0.44~0.47nm,c=0.34~0.38nm;外观为白色晶体粉末,具有光致发光性质,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蓝紫光,发射光谱的最高峰对应的波长范围为360~42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君何巨龙于栋利刘世民李东春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