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8988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包括检票统计模块,统计检票闸机处进站人数A1和出站人数B1;车厢门处摄像头,获取车厢门处乘客上下车厢的视频图像;视频图像分析模块,识别和统计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车站控制系统,根据进站人数A1、出站人数B1、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计算站内人数C1,即C1=A1+b1‑a1‑B1,并根据上车人数a1、下车人数b1及上一站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的车厢人数D1,即D1=D2+a1‑b1,还根据列车额定载员数M1和上一站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可载人数K1,即K1=M1‑D2;警示屏,在进站口外显示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云平台,可被用户无线登录访问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该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地铁因其乘坐方便、运行速度快的特点,越来越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方案。随着乘坐地铁的乘客越来越多,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期,乘客数量较多,造成很多乘客需要等待多趟列车才能坐上车,耽误了乘客的出行时间,给乘客的出行造成很大不便。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包括检票统计模块,配置为统计检票闸机处进站人数A1和出站人数B1;车厢门处摄像头,配置为获取车厢门处乘客上下车厢的视频图像;视频图像分析模块,配置为识别和统计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车站控制系统,配置为根据进站人数A1、出站人数B1、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计算站内人数C1,即C1=A1+b1-a1-B1,并根据上车人数a1、下车人数b1及上一站的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的车厢人数D1,即D1=D2+a1-b1,还根据列车额定载员数M1和上一站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可载人数K1,即K1=M1-D2;警示屏,配置为在进站口外显示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云平台,配置为可被用户无线登录访问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基于上述,还包括分流处摄像头,配置为获取不同班次列车候车区分流处的乘客分流视频图像,所述车站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视频图像分析模块识别和统计的特定候车区内分流人数F1和班次上车人数a2,计算该特定候车区对应的班次的候车人数H1,即H1=F1-a2,并根据该特定候车区的班次上车人数a2、班次下车人数b2及上一站的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该特定候车区对应的班次车厢人数D3,即D3=D2+a2-b2,还根据该班次的额定载员数M2和所述班次车厢人数D3计算该班次列车特定候车区的本站班次可载人数K2,即K2=M2-D2;所述警示屏和所述云平台分别显示该特定候车区的本站班次可载人数K2和候车人数H1。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客流量的统计,及时提示从上一站开来的列车可乘坐多少人以及当前站内等车的多少人,方便准备进站坐车的乘客直观的了解客流情况,方便乘客预估乘车时间,便于安排个人行程,其具有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包括检票统计模块,配置为统计检票闸机处进站人数A1和出站人数B1;车厢门处摄像头,配置为获取车厢门处乘客上下车厢的视频图像;视频图像分析模块,配置为识别和统计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车站控制系统,配置为根据进站人数A1、出站人数B1、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计算站内人数C1,即C1=A1+b1-a1-B1,并根据上车人数a1、下车人数b1及上一站的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的车厢人数D1,即D1=D2+a1-b1,还根据列车额定载员数M1和上一站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可载人数K1,即K1=M1-D2;警示屏,配置为在进站口外显示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云平台,配置为可被用户无线登录访问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使用时,所述检票统计模块实时统计检票闸机处进站人数A1和出站人数B1,所述车厢门处摄像头实时获取车厢门处乘客上下车厢的视频图像,所述视频图像分析模块根据所述视频图像识别和统计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所述车站控制系统根据进站人数A1、出站人数B1、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计算站内人数C1,即C1=A1+b1-a1-B1;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根据上车人数a1、下车人数b1及上一站的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的车厢人数D1,即D1=D2+a1-b1,若当前车站为起始站,则D2为0;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根据列车额定载员数M1和上一站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可载人数K1,即K1=M1-D2。所述警示屏设置在进站口外,通过所述警示屏显示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方便准备进站的乘客直观了解客流状况,方便预估乘车时间,所述云平台配置为可被用户无线登录访问,也即乘客还可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等通信设备访问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方便提前规划乘车路线。优选地,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还包括分流处摄像头,乘客进站后根据目的地选择不同的班次及该班次的方向后,选择对应的候车区,也即不同班次及该班次的不同方向都有特定的候车区,如1号线有X-Y方向和Y-X方向的列车,每个方向都有特定候车区,乘客会在特定候车区内方便候车。所述分流摄像头设置在分流口处,以获取向特定候车区分流的乘客分流视频图像。所述车站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视频图像分析模块识别和统计的特定候车区内分流人数F1和班次上车人数a2,计算该特定候车区对应的班次的候车人数H1,即H1=F1-a2,并根据该特定候车区的班次上车人数a2、班次下车人数b2及上一站的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该特定候车区对应的班次车厢人数D3,即D3=D2+a2-b2,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根据该班次的额定载员数M2和所述班次车厢人数D3计算该班次列车特定候车区的本站班次可载人数K2,即K2=M2-D2。所述警示屏和所述云平台分别显示该特定候车区的本站班次可载人数K2和候车人数H1。实际中,一个车站有多个不同的特定候车区,所述警示屏和所述云平台分别显示每个特定候车区的本站班次可载人数和候车人数,方便乘客提前安排行程。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票统计模块,配置为统计检票闸机处进站人数A1和出站人数B1;车厢门处摄像头,配置为获取车厢门处乘客上下车厢的视频图像;视频图像分析模块,配置为识别和统计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车站控制系统,配置为根据进站人数A1、出站人数B1、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计算站内人数C1,即C1=A1+b1‑a1‑B1,并根据上车人数a1、下车人数b1及上一站的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的车厢人数D1,即D1=D2+a1‑b1,还根据列车额定载员数M1和上一站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可载人数K1,即K1=M1‑D2;警示屏,配置为在进站口外显示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云平台,配置为可被用户无线登录访问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票统计模块,配置为统计检票闸机处进站人数A1和出站人数B1;车厢门处摄像头,配置为获取车厢门处乘客上下车厢的视频图像;视频图像分析模块,配置为识别和统计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车站控制系统,配置为根据进站人数A1、出站人数B1、上车人数a1和下车人数b1计算站内人数C1,即C1=A1+b1-a1-B1,并根据上车人数a1、下车人数b1及上一站的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的车厢人数D1,即D1=D2+a1-b1,还根据列车额定载员数M1和上一站车厢人数D2计算本站可载人数K1,即K1=M1-D2;警示屏,配置为在进站口外显示本站的站内人数C1和本站可载人数K1;云平台,配置为可被用户无线登录访问本站的站内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得果刘宏泰王燕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