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装置、供油单元、润滑油的供给方法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848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滚动轴承装置、供油单元、润滑油的供给方法及程序。滚动轴承装置具备:轴承部,具有内圈、外圈、多个滚珠及保持多个滚珠的保持架;及供油单元,用于向该轴承部供给润滑油。供油单元具有:泵,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而喷出润滑油;升压部,使向该压电元件施加的电压升压;及控制部,改变从该升压部的升压开始至压电元件的驱动开始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升压时间而使泵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动轴承装置、供油单元、润滑油的供给方法及程序在2016年11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30919的公开,包括其说明书、附图及摘要作为参照而全部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供油单元来进行润滑油的供给的技术,所述供油单元具有借助压电元件的驱动而进行动作的泵。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各种机床中,为了加工效率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而要求主轴的高速化。当主轴以高速旋转时,在对其进行支承的轴承部,尤其是润滑性成为问题。因此,提出了在轴承部的轴向相邻设置供油单元的滚动轴承装置(参照日本特开2016-23759号公报)。该供油单元具有积存润滑油的罐及将该罐内的润滑油向轴承部喷出的泵等。所述那样的供油单元例如与轴承部一起设置在主轴和其外侧的壳体之间的狭窄的环状空间中。因此,在该供油单元中,为了提高保养、管理性,优选尽可能地减少润滑油向罐的补充频度。因此,需要抑制由泵产生的润滑油的无益的喷出(消耗),而且,优选使从泵喷出的润滑油的量为微量。为了使喷出的润滑油的量为微量,提出了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而喷出润滑油的泵(压电泵)。然而,在该泵的情况下,由于润滑油的粘度而喷出的润滑油(油滴)的速度或量变化。润滑油的粘度受到其温度的较大影响。即,在润滑油的粘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喷出的速度低,而且,有时也无法喷出。相对于此,在润滑油的粘度低(温度高)的情况下,处于喷出的速度高,喷出量也增多的倾向,存在无益地消耗的情况。这样,在压电泵的情况下,存在根据粘度(温度)而润滑油的喷出形态发生变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抑制润滑油从泵的喷出形态根据润滑油的粘度(温度)而变动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滚动轴承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轴承部,具有内圈、外圈、设置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及保持所述多个滚动体的保持架;及供油单元,设置成在轴向相邻于所述轴承部且用于向所述轴承部供给润滑油,所述供油单元具有:泵,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而喷出润滑油;升压部,使向所述压电元件施加的电压升压;及控制部,改变从所述升压部的升压开始至所述压电元件的驱动开始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升压时间而使所述泵动作。附图说明前述及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表示滚动轴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供油单元的从轴向观察的剖视图。图3是供油单元的框图。图4是说明供油单元的功能的说明图。图5是说明供油单元的功能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润滑油的温度与从泵的喷嘴喷出的油滴的喷出速度的关系的坐标图。图7是表示润滑油的温度与从泵的喷嘴喷出的油滴的喷出速度的关系的坐标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滚动轴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滚动轴承装置10(以下,也称为轴承装置10)是将机床具有的主轴装置的主轴(轴7)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结构,收容在主轴装置的轴承壳体8内。在图1中,通过双点划线表示轴7及轴承壳体8。该轴承装置10在机床以外也能够适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轴承装置10的中心线C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该轴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轴承装置10具备轴承部20和供油单元40。轴承部20具有内圈21、外圈22、多个滚珠(滚动体)23及保持这多个滚珠23的保持架24,构成球轴承(滚动轴承)。此外,该轴承装置10具备圆筒状的内圈衬圈17及外圈衬圈18。供油单元40整体为圆环状,安装于外圈衬圈18的径向内侧,在轴承部20的轴向上相邻设置。供油单元40具有向轴承部20供给润滑油的功能。关于供油单元40的详细的结构及功能,在后文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油单元40(主体部41)与外圈衬圈18为分体,但它们也可以为一体。这种情况下,供油单元40具有进行供油的功能,并且也具有作为外圈衬圈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圈22、外圈衬圈18及供油单元4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轴承壳体8,内圈21及内圈衬圈17与轴7一起旋转。因此,外圈22成为不旋转的固定圈,内圈21成为与轴7一起旋转的旋转圈。内圈21是外嵌于轴7的圆筒状的构件,在其外周形成有滚道(以下,称为内圈滚道25)。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圈21与内圈衬圈17为分体,虽然未图示,但是它们也可以为一体(一体不可分)。外圈22是在轴承壳体8的内周面固定的圆筒状的构件,在其内周形成有滚道(以下,称为外圈滚道26)。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圈22与外圈衬圈18为分体,虽然未图示,但是它们也可以为一体(一体不可分)。滚珠23介于内圈21与外圈22之间,在内圈滚道25及外圈滚道26上滚动。保持架24为环状,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兜孔27。滚珠23及保持架24设于在内圈21与外圈22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11内。保持架24整体为环状,具有滚珠23的轴向一侧的环状部28a、滚珠23的轴向另一侧的环状部28b、将上述环状部28a、28b连结的多个柱部29。位于环状部28a、28b之间的在周向上相邻的柱部29、29之间成为兜孔27,在各兜孔27收容一个滚珠23。通过该结构,保持架24能够将多个滚珠23沿周向空出间隔地保持。保持架24为树脂制(例如,酚醛树脂制),内圈21及外圈22为轴承钢等的钢制。滚珠23可以为轴承钢等的钢制,也可以为陶瓷。图2是供油单元40的从轴向观察的剖视图。供油单元40整体具有圆环形状。供油单元40具备罐42及泵43。罐42及泵43设于供油单元40具有的环状的主体部41。供油单元40具备控制单元44及电源部45,还具备温度传感器55。主体部41安装于外圈衬圈18的内周侧,具有对泵43等进行保持的作为框架的功能。主体部41为圆环状的构件但是形成有中空空间。在该中空空间设有泵43、控制单元44、电源部45及温度传感器55。所述中空空间的一个成为罐42。由此,包含主体部41、罐42、泵43、控制单元44、电源部45及温度传感器55等的供油单元40构成为一体。在图2中,罐42是用于积存润滑油(油)的结构,为了使润滑油流向泵43,通过配管46而与泵43相连。在图1中,泵43具有向轴承部20供给润滑油的功能。为了发挥该功能,泵43具有设置了喷出润滑油的喷嘴(喷出口)50的泵主体48。泵主体48具有:与喷嘴50相连且积存润滑油的空间即油室(内部空间)43b;压电元件43a。本实施方式的喷嘴50由形成在泵主体48具有的壁部49上的微小的贯通孔构成。喷嘴50在壁部49的侧面处开口。在泵主体48内设有构成油室43b的壁的一部分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振动板47。在该振动板47安装有压电元件43a。向压电元件43a施加电压,压电元件43a使振动板47变形。由此,油室43b的容积变化。如上所述,由于压电元件43a进行动作而油室43b的容积变化。由此,能够将油室43b的润滑油从喷嘴50向轴承部20的环状空间11喷出。尤其是通过压电元件43a进行动作,润滑油成为油滴P具有初速地从喷嘴50喷出。即,油滴P从喷嘴50飞翔。喷嘴50朝向内圈滚道25开口。从喷嘴50喷出的油滴P接触滚珠23,或者即使通过了相邻的滚珠23、23之间也能够接触内圈滚道25。泵43的动作用的电力从电源部45(参照图2)供给。使泵43动作的定时等由控制单元44控制。关于泵43的动作控制,在后文说明。如以上所述,泵43是通过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滚动轴承装置、供油单元、润滑油的供给方法及程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动轴承装置,包括:轴承部,具有内圈、外圈、设置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及保持所述多个滚动体的保持架;及供油单元,设置成在轴向相邻于所述轴承部且用于向所述轴承部供给润滑油,其中,所述供油单元具有:泵,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而喷出润滑油;升压部,使向所述压电元件施加的电压升压;及控制部,改变从所述升压部的升压开始至所述压电元件的驱动开始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升压时间而使所述泵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29 JP 2016-2309191.一种滚动轴承装置,包括:轴承部,具有内圈、外圈、设置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及保持所述多个滚动体的保持架;及供油单元,设置成在轴向相邻于所述轴承部且用于向所述轴承部供给润滑油,其中,所述供油单元具有:泵,通过压电元件的驱动而喷出润滑油;升压部,使向所述压电元件施加的电压升压;及控制部,改变从所述升压部的升压开始至所述压电元件的驱动开始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升压时间而使所述泵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温度信息,来改变所述升压时间而使所述泵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温度信息,来设定作为能够变更的参数的所述升压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轴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温度信息,来设定作为能够变更的参数的所述升压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动轴承装置,其中,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与温度高的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部将从所述升压部的升压开始至所述压电元件的驱动开始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所述升压时间设定得较长。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崎司东山佳路仲正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