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619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包括底板、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和打磨单元,底板上方安装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设有旋转座,动力机构、打磨单元安装在旋转座上方,打磨单元有两个且左右设置,两个打磨单元的砂带缠绕结构相同或不同,动力机构驱动打磨单元启动,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座带动动力机构、打磨单元旋转到合适工作面,从而保证打磨单元可对工件的所有表面进行打磨加工,不会遗漏同时又可解决机器人关节限位的难题,而两个打磨单元的砂带缠绕结构相同或不同,单个打磨单元有4种砂带布局形式适应不同的产品,变化砂带布局形式无需额外增加任何零件,大大提高砂带机的通用性,扩大使用范围。

A rotating double position belt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tating double position sand belt machine, which includes a floor, a power mechanism, a rotating mechanism, and a grinding unit. A rota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above the floor, a rotat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eat, a power mechanism and a grinding unit are installed above the rotating seat, and the grinding unit has two and left and right sets and two grinding units. With the same or different winding structure, the power mechanism drives the grinding unit to start, and the rotat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rotating seat to drive the power mechanism and the grinding unit to the suitable working face, so that the grinding unit can be grinded on all the surfaces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problem of the robot joint limit can not be omitted and the problem of the robot joint can be solv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wo The sand belt winding structure of the grinding unit is the same or different. The single grinding unit has 4 types of sand belt layout to adapt to different products. The change of sand belt layout does not need additional parts, greatly improves the versatility of the belt machine and enlarges the scope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龙头打磨使用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生产速度慢,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目前以水龙头为代表的卫浴行业的打磨工序迎来了自动化改造的热潮,一些水龙头的打磨开始采用机器人和砂带机配合来完成,但由于水龙头规格型号繁多,部分曲面结构形状复杂,导致机器人在砂带机的可用面上不能把水龙头的所有面都打磨到,限制了砂带机的通用性,而且现有砂带机结构设计简单,砂带机整体位置不能移动变化,由于机器人自身结构限制,容易发生机器人关节限位问题,也导致无法打磨全部面,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砂带机的通用性不强、无法做到全面打磨、加工精度不足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包括底板、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和打磨单元,底板上方安装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设有旋转座,动力机构、打磨单元安装在旋转座上方,打磨单元有两个且左右设置,两个打磨单元的砂带缠绕结构相同或不同,动力机构驱动打磨单元启动,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座带动动力机构、打磨单元旋转到合适工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座、旋转气缸、连接头、推动销、旋转座和回转轴承,转轴座固定安装于底板侧方,旋转气缸安装于转轴座,旋转气缸活塞杆伸出固定连接连接头,连接头固定连接推动销尾部,推动销头部固定安装于旋转座,旋转座转动安装于回转轴承,回转轴承安装于底板中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定位块、限位座、油压缓冲器、定位气缸、销套和定位销,定位块为弧形且安装在底板上方,定位块的头末两端上方安装一限位座,限位座相向内侧安装油压缓冲器,定位块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定位孔,定位气缸安装在旋转座上方,销套安装在旋转座下方且与定位气缸位置相对应,定位气缸活塞杆向下伸入销套内部连接定位销,定位销与定位孔相配合,旋转座旋转±45°到极限位置时,销套与油压缓冲器相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单个打磨单元包括大立板、砂带、动力轮、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装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大立板下部固定安装旋转座,张紧装置安装于大立板且设有可移动的张紧轮,动力机构驱动动力轮转动,砂带缠绕在动力轮、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的外周侧回转,调整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装置、打磨轮、第二惰轮的安装位置从而改变砂带缠绕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紧装置竖直安装,张紧轮可上下移动,张紧轮位于第一惰轮和凸胶轮之间,凸胶轮、打磨轮、第二惰轮位于大立板前方,第一惰轮位于大立板后方,凸胶轮连杆、打磨轮连杆、第一惰轮连杆、第二惰轮连杆分别水平安装,砂带依次缠绕在动力轮、第一惰轮、张紧轮、凸胶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的外周侧回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紧装置斜向上安装,张紧轮可斜向移动,张紧轮位于第一惰轮和动力轮之间,第一惰轮、凸胶轮、打磨轮、第二惰轮位于大立板前方,第一惰轮连杆、打磨轮连杆、第二惰轮连杆分别水平安装,凸胶轮连杆竖直安装在第一惰轮连杆前方,砂带依次缠绕在动力轮、张紧轮、第一惰轮、凸胶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的外周侧回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紧装置水平安装,张紧轮可水平移动,张紧轮位于凸胶轮和打磨轮之间,凸胶轮、打磨轮、第二惰轮位于大立板前方,第一惰轮位于大立板后方,凸胶轮连杆、打磨轮连杆、第一惰轮连杆、第二惰轮连杆分别水平安装,砂带依次缠绕在动力轮、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的外周侧回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紧装置斜向下安装,张紧轮可斜向移动,张紧轮位于凸胶轮和第二惰轮之间,打磨轮、凸胶轮、第二惰轮位于大立板前方,第一惰轮位于大立板后方,凸胶轮连杆、第一惰轮连杆分别水平安装,打磨轮连杆、第二惰轮连杆分别斜向安装,砂带依次缠绕在动力轮、第一惰轮、打磨轮、凸胶轮、张紧轮和第二惰轮的外周侧回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气缸安装板、张紧气缸、张紧连接头、张紧滑座和导向条,张紧气缸安装板表面安装张紧气缸,张紧气缸活塞杆伸出连接张紧连接头,张紧连接头固定安装于张紧滑座,张紧滑座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条之间,导向条固定安装于张紧气缸安装板,张紧滑座与张紧轮同步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打磨单元还包括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气缸、导轨、连接块、滑块和缓冲板,缓冲气缸固定安装于大立板背面,缓冲气缸活塞杆横向伸出固定连接连接块,连接块前方穿过大立板连接缓冲板,缓冲板上下侧固定安装两滑块,两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两滑轨,两滑轨固定安装于大立板,缓冲板前方安装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装置、打磨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惰轮和大立板之间安装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包括轴支座、纠偏转轴、纠偏调节座、弹簧和纠偏螺杆旋钮,轴支座有两个相隔固定安装在大立板下部,两个轴支座之间安装纠偏转轴,纠偏转轴铰接纠偏调节座中部,纠偏调节座下侧预顶紧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与大立板相接触,纠偏调节座上侧螺接纠偏螺杆旋钮,纠偏螺杆旋钮的螺杆部与大立板相接触,纠偏调节座前方固定连接第二惰轮连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座带动动力机构、打磨单元旋转到合适工作面,从而保证打磨单元可对工件的所有表面进行打磨加工,不会遗漏同时又可解决机器人关节限位的难题,而两个打磨单元的砂带缠绕结构相同或不同,单个打磨单元有4种砂带布局形式适应不同的产品,变化砂带布局形式无需额外增加任何零件,大大提高砂带机的通用性,扩大使用范围,张紧装置驱动张紧轮移动从而快速调节砂带张紧或松弛,保证砂带打磨时处于紧绷状态而更换砂带时处于松弛状态,使用方便;缓冲装置驱动打磨轮前移或后退,保证待打磨工件与打磨轮之间时刻保持有一个合理的接触力,避免过磨现象和接触力偏小的发生,提高工件加工精密度;纠偏机构调节第二惰轮轴向转动,达到调整砂带位置、防止砂带跑偏的目的,砂带机具有多个打磨接触面,增大了机器人编程轨迹的灵活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砂带机的左右打磨单元砂带布局相同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砂带机的左右打磨单元砂带布局不相同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砂带机的动力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的另一方向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的分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打磨单元安装在旋转座上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打磨单元的砂带布局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打磨单元的砂带布局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打磨单元的砂带布局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打磨单元的砂带布局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打磨单元的砂带布局实施例4的镜像对称后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张紧装置的立体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隐藏大立板后的安装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纠偏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和打磨单元,底板上方安装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设有旋转座,动力机构、打磨单元安装在旋转座上方,打磨单元有两个且左右设置,两个打磨单元的砂带缠绕结构相同或不同,动力机构驱动打磨单元启动,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座带动动力机构、打磨单元旋转到合适工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和打磨单元,底板上方安装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设有旋转座,动力机构、打磨单元安装在旋转座上方,打磨单元有两个且左右设置,两个打磨单元的砂带缠绕结构相同或不同,动力机构驱动打磨单元启动,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座带动动力机构、打磨单元旋转到合适工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座、旋转气缸、连接头、推动销、旋转座和回转轴承,转轴座固定安装于底板侧方,旋转气缸安装于转轴座,旋转气缸活塞杆伸出固定连接连接头,连接头固定连接推动销尾部,推动销头部固定安装于旋转座,旋转座转动安装于回转轴承,回转轴承安装于底板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定位块、限位座、油压缓冲器、定位气缸、销套和定位销,定位块为弧形且安装在底板上方,定位块的头末两端上方安装一限位座,限位座相向内侧安装油压缓冲器,定位块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定位孔,定位气缸安装在旋转座上方,销套安装在旋转座下方且与定位气缸位置相对应,定位气缸活塞杆向下伸入销套内部连接定位销,定位销与定位孔相配合,旋转座旋转±45°到极限位置时,销套与油压缓冲器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其特征在于:单个打磨单元包括大立板、砂带、动力轮、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装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大立板下部固定安装旋转座,张紧装置安装于大立板且设有可移动的张紧轮,动力机构驱动动力轮转动,砂带缠绕在动力轮、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的外周侧回转,调整第一惰轮、凸胶轮、张紧装置、打磨轮、第二惰轮的安装位置从而改变砂带缠绕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竖直安装,张紧轮可上下移动,张紧轮位于第一惰轮和凸胶轮之间,凸胶轮、打磨轮、第二惰轮位于大立板前方,第一惰轮位于大立板后方,凸胶轮连杆、打磨轮连杆、第一惰轮连杆、第二惰轮连杆分别水平安装,砂带依次缠绕在动力轮、第一惰轮、张紧轮、凸胶轮、打磨轮和第二惰轮的外周侧回转。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双工位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斜向上安装,张紧轮可斜向移动,张紧轮位于第一惰轮和动力轮之间,第一惰轮、凸胶轮、打磨轮、第二惰轮位于大立板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