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106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包括:活塞组件;泵体,连接有进口管路与出口管路;活塞壳,内有活塞组件做往复运动,并且活塞组件作用于泵体;活塞组件将活塞壳分成互相分隔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以及,液压系统,液压系统通过换向阀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连通以通入液压油,第一腔室通入低压油,第二腔室通入高压油;其中,换向阀能够致动成:第一预定工况下,第三腔室通入高压油;第二预定工况下,第三腔室通入低压油;第一预定工况下液压油施加在活塞组件的合力方向与第二预定工况下的合力方向相反。通过液压驱动实现活塞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往复泵的抽吸动作,结构紧凑,易损件少,并且运行成本低。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
技术介绍
双缸双作用往复泵在19世纪就已经问世,并得到大量应用。然而由于这种往复泵速度低、排量小逐渐被离心泵和回转泵代替。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所示是传统的双缸双作用活塞泵的工作原理,在图右侧动力源的驱动下,往复泵的活塞做左右往复运动,活塞前进运动的一侧工作腔被压缩,泵送介质,同时另一侧的工作腔进行抽吸。图中的“T”形元件是单向阀,会随着活塞的运动,自动开启或关闭。这种结构的双缸双作用往复泵采用曲轴连杆的运动原理,不能自动换向,其机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机械效率低、运动部件易磨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通过液压驱动实现活塞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往复泵的抽吸动作,结构紧凑,易损件少,并且运行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包括:活塞组件;泵体,连接有进口管路与出口管路;活塞壳,内有所述活塞组件做往复运动,并且所述活塞组件作用于所述泵体;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活塞壳分成互相分隔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以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连通以通入液压油,所述第一腔室通入低压油,所述第二腔室通入高压油;其中,所述换向阀能够致动成:第一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三腔室通入高压油;第二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三腔室通入低压油;所述第一预定工况下液压油施加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合力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工况下的合力方向相反。本技术方案,活塞壳内三个腔室分别为低压腔室,高压腔室以及一个可变腔室,向其中通入液压油通过液压动力推动活塞组件动作。并且通过换向阀调整可变腔室中的压力,使得活塞组件上受力方向变化,进而完成往复动作。活塞组件的往复运动是通过液压动力推动实现的,对比现有的曲柄连杆结构,结构紧凑且简单,体积小、运动部件在流体环境中工作不易磨损、维护成本也有显著降低。只需要通过切换换向阀改变一个腔室的液压油压力,即可实现活塞组件反向运动,控制方式简单,造价也较低。具体的,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依次相邻排布;所述换向阀能够致动成:所述第一预定工况下,所述活塞组件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方向动作;所述第二预定工况下,所述活塞组件朝向所述第三腔室的方向动作。具体的,所述换向阀上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以及第五油口,所述液压系统向所述第一油口通入低压油,所述液压系统向所述第二油口通入高压油,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一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五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第五油口连通。优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作用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第二作用部,其中,所述第一作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加,所述第二作用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的径向尺寸相同;所述泵体与所述活塞壳相邻,且所述泵体与所述活塞壳的内部腔拼合形成依次排布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与第四段以及第五段,所述第三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四段,所述第一驱动部密封滑设于所述第三段处,将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四段分隔,所述第二段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驱动部密封滑设于所述第四段内,将所述第四段分隔为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一作用部密封滑设于第一段处,所述第二作用部密封滑设于所述第五段处,所述第一作用部作用于所述泵体。本技术方案,将活塞组件设计为包含三个轴径的结构,并与活塞壳及泵壳匹配设计,配合三个腔室压力以及液压油作用面积的变化最终使得液压油作用力方向变化。优选的,所述第三段上设置有第一探测油口与第二探测油口,所述第一探测油口临近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所述第二探测油口临近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所述换向阀包括有阀芯、弹性件以及第六油口,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六油口位于所述阀芯的异侧,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六油口位于所述阀芯的同侧,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一探测油口与第二探测油口均连通;所述第一驱动部上间隔设置有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三段径向尺寸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临近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凹部临近所述第二腔室;当所述第一凹部行进至所述第一探测油口,所述第二探测油口被所述第一驱动部密闭;当所述第二凹部行进至所述第二探测油口,所述第一探测油口被所述第一驱动部密闭。本技术方案,通过活塞组件的运动切换高压油和低压油进入换向阀中,进而调整换向阀切换左右位,也即活塞组件的运行位置调控换向阀状态的切换,改变第三腔室中通入的液压油,最终使得活塞组件的运动方向改变。调整过程是通过液压自动控制的,控制方式简便,结构简单,相比复杂的电控系统故障率和成本均有较大的降低。具体的,所述液压驱动往复泵包括两个所述泵体,分别为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位于所述所述第一作用部一侧,所述第一作用部作用于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第二泵体位于所述第二作用部一侧,所述第二作用部作用于所述第二泵体。优选的,所述换向阀位于所述活塞壳外部。本技术方案,由于液压系统通过换向阀进入到活塞壳中的腔室中,将换向阀设计在活塞壳之外,油路设计比较简单。同时外置式的换向阀便于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且易于更换。具体的,所述泵体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进口管路与所述出口管路分别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一段的内壁上设置有泄露观察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液压驱动活塞的往复运动,相比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紧凑且简单,体积小,突破了传统往复泵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造价高等缺点。且加工工艺与油缸、阀类产品类似,因此易于加工,产品性能优良,运行稳定,组装方便,维护成本低,易于实现实现工厂化和批量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液压油作用在活塞组件上带动活塞组件运动,设于泵体的工作腔的活塞的端面面积与活塞体的端面面积的比例值大小,决定了本产品的工作参数,因此,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不同用户或不同应用工况等来设计上述比例值的大小,以达到本产品的最优化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进行个性化和不同工作参数本产品的系列化和批量化生产。3、本专利技术中,液压系统通过换向阀与三个腔室连接,换向阀的左右位调整第三腔室的压力,最终实现活塞组件的往复运动。并且通过活塞组件的运动切换高压油和低压油进入换向阀中,进而调整换向阀切换左右位,也即活塞组件的运行位置调控换向阀状态的切换,改变第三腔室中通入的液压油,最终使得活塞组件的运动方向改变。调整过程是通过液压自动控制的,控制方式简便,结构简单,相比复杂的电控系统故障率和成本均有较大的降低。3、本专利技术中,换向阀可外置于活塞壳,由于不同设计参数的往复泵需要匹配设计不同设计参数的往复泵,换向阀外置的结构可以单独进行模块设计,也易于更换。4、本专利技术中,基于活塞的运动设计了两个探测油口,两个探测油口可分别导入将高压油和低压油到换向阀中,使得换向阀切换左右位,进而改变往复泵的抽吸方向,降低本产品的工作负荷,从而延长本产品的使用寿命。5、本专利技术中,本产品设置了观察窗口,使得使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驱动往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组件;泵体,连接有进口管路与出口管路;活塞壳,内有所述活塞组件做往复运动,并且所述活塞组件作用于所述泵体;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活塞壳分成互相分隔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以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连通以通入液压油,所述第一腔室通入低压油,所述第二腔室通入高压油;其中,所述换向阀能够致动成:第一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三腔室通入高压油;第二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三腔室通入低压油;所述第一预定工况下液压油施加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合力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工况下的合力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依次相邻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驱动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上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以及第五油口,所述液压系统向所述第一油口通入低压油,所述液压系统向所述第二油口通入高压油,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一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五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预定工况下,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第五油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驱动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作用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第二作用部,其中,所述第一作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加,所述第二作用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的径向尺寸相同;所述泵体与所述活塞壳相邻,且所述泵体与所述活塞壳的内部腔拼合形成依次排布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与第四段以及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镔沈陆飞李天宇张锡杰刘雁飞梁燕卢平戴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