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及其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2023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油箱及其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具有中空结构,且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内部;以及,加热带,适于穿设在所述套管中,用于加热所述油箱中容纳的油液。该油箱加热装置可以使油液受热均匀,降低漏油风险,有利于油箱整体尺寸的小型化。 1

Oil tank and its he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il tank and a heating device. The he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casing, a casing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and a casing arranged inside the tank, and a heating belt suitable for wearing in the casing for heating the oil contained in the oil tank. The heating device of the oil tank can make the oil heated evenly, reduce the risk of oil leakage, and facilitate 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fuel tank.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及其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以及具有该加热装置的油箱。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油箱加热器通常采用多根电加热棒,从油箱底部插入油池,对油液进行加热。加热棒在箱体的插入点较低,增加了漏油点,并且,该方法加热范围有限,油箱静置时的油液的传热能力较差,无法对整个油箱中的液体均匀加热,导致油液局部过热,甚至出现由于长时间加热将油液烤焦的情况;同时,加热棒插入油箱内部占用了额外的空间,油箱的尺寸也要相应变大,浪费了空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油箱的整体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具有中空结构,且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内部;以及,加热带,适于穿设在所述套管中,用于加热所述油箱中容纳的油液。套管管路可按设计需求布置于油箱箱体内部,隔绝油液保护加热带不受腐蚀;加热带可根据套管管路弯成任意形状,使油池受热更加均匀。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两个端部开口位置均高于所述油液的液位。套管端部开口位置高于油液液位,可以减少漏油点,并且便于维修和更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是从所述油箱的一个侧壁经底部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壁的U型套管。套管贴近油箱壳体的设计可以使加热更均匀、提高加热效率,同时也不会占用额外的加热空间,不干扰油箱内部设备的运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嵌在所述油箱的壳体内。套管管路与油箱壳体一体成型,安装和维修时只需装配或更换加热带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绕所述油箱的外侧壁水平延伸以基本环绕所述油箱的壳体外部的外加热带。通过设置环绕在油箱外表面的外加热带,增大了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带与所述套管之间填充有导热材料。通过在套管和加热带之间的空隙中填充导热材料,可以帮助热量传递,加速热量的扩散,提高加热效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内壁上或延伸入所述油箱内,用以监测所述油液的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带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监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带的工作温度。通过增设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可以及时反馈油液实时温度,并根据油液的实测温度控制加热带的加热温度和加热功率,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加热装置。由于该加热装置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因此有利于油箱整体尺寸的小型化,节省空间和成本。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包括多个所述加热装置,相邻的加热装置之间等间距地平行设置于所述油箱。同时设置多个加热装置并使其合理分布在油箱内部,能够对油箱内部油液的快速、均匀地加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是风电齿轮箱,所述油箱进一步包括风速传感器,当外界风速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风速传感器能够产生触发信号,开启所述加热带。实现对外界风速快速响应,一旦外界风速条件具备,及时对风电齿轮箱内的油液进行加热,使位于风电齿轮箱中的设备具备发电条件。附图说明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的剖视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标号说明:10:油箱20:套管30:加热带40:外加热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对于多个相同的构成部分,有时对其中之一标以符号,而对其他省略符号。下面讨论的各图以及被用来描述在该专利文档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以说明的方式并且无论如何不应该被解释成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设备中实施本公开的原理。将参考示例性非限制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的各种创新教导。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包括套管20和加热带30。加热带30通电后即可发热,用于加热油箱10中容纳的油液;套管20设置于油箱10的内部,由于套管20具有中空结构,加热带30可以穿设在套管20中,套管20可以隔绝油液保护加热30带不受腐蚀。套管可以设置为例如金属管,套管20管路可按设计需求布置于油箱箱体内部,加热带30可根据套管20的管路弯成任意形状,使油池受热更加均匀。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套管20的左右两端部开口位置均高于油箱10中油液的液位,与现有技术中在油箱底部开孔插入加热棒的方式相比,套管20的端部开口不会接触油液也就避免了漏油的风险,可以减少漏油点,并且在拆装的过程中也可以保证套管20端部开口不与油液接触,便于维修和更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20可以嵌在所述油箱的壳体内,安装和维修时只需装配或更换加热带30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或者,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套管20可拆装地装配于油箱10内部,套管20位置可以灵活布置。具体来说,在如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套管20是从所述油箱的一个侧壁经底部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壁的U型套管,也就是说,穿设在套管20中的加热带30也弯折成同样的形状贴近油箱10的内壁,包围整个油箱10内的油液,可以使加热更均匀、提高加热效率,同时由于套管20的管路布置是贴近油箱10内壁,所以也不会占用额外的加热空间,不干扰油箱10内部设备的运行。为了进一步加速热量的传递和扩散,加热带30与套管20之间可以填充导热材料,更好地将加热带30上的热量传导至油液。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油箱的加热装置。在油箱10内部设置加热带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油箱10壳体外部设置外加热带40,外加热带40绕油箱的10外侧壁水平延伸以基本环绕油箱10的壳体外部,进一步增大了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油箱的10内壁上或延伸入油箱10内,用以监测油液的温度,温度控制器与加热带30和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监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带30的工作温度。例如,可以将加热带30的工作温度在设置在30℃至60℃之间,在刚启动加热带30时,可以将加热带30的工作温度调到最高值,以迅速加热油液;当监测到油液温度过高时,及时降低加热带30的工作温度,防止油液局部过热。通过增设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可以及时反馈油液实时温度,并根据油液的实测温度控制加热带30的加热温度和加热功率,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箱10,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加热装置。由于该加热装置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因此有利于油箱整体尺寸的小型化,节省空间和成本。优选的,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油箱10包括多个上述的加热装置,相邻的加热装置之间等间距地平行设置于所述油箱10。同时设置多个加热装置并使其合理分布在油箱内部,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箱及其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油箱(10)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油箱(10)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20),所述套管(20)具有中空结构,且所述套管(20)设置于所述油箱(10)的内部;以及,加热带(30),适于穿设在所述套管(20)中,用于加热所述油箱(10)中容纳的油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的两个端部开口位置均高于所述油液的液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是从所述油箱(10)的一个侧壁经底部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壁的U型套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0)嵌在所述油箱(10)的壳体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绕所述油箱(10)的外侧壁水平延伸以基本环绕所述油箱(10)的壳体外部的外加热带(4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30)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秋晨
申请(专利权)人: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