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01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外壳和底座,外壳呈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上表面是由主平面和若干副平面组成,主平面为多边形结构,在主平面的每一条侧边上均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副平面,在外壳上两个相对应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A,在外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装的环形凸缘,通过环形凸缘与所述凹槽的插接使得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A相对应的连接耳板B。

An industrial data exchangers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ustrial data exchangers shell, consisting of a shell and a base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with a lower end opening.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composed of a main plane and a number of vice planes. The main plane is a polygon structure, and a downward inclined vice plane is connected to each side of the main plane, in the shell. Two connecting ear plates A are arranged on the above two opposite sides, and a circular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shell;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flange arranged with the groove, and the casing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ring flange and the groove, and two phases on the base of the base. The corresponding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ear plate B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necting ear plate 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
本技术属于数据互换器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4.0的提出,使“互联网+”成为发展的主题,数据及控制成为一种发展潮流,而随着各种接收器、发射器的融入,其工作环境面临着各种不同的苛刻程度,所以对控制器整体性能有更严苛的要求。目前工业上的控制器多为处在静止或室内的工作环境,面对震动强烈、高温、酷寒、湿热等交变的恶劣工作环境,目前控制器壳体很难达到或者外观太过保守或者封闭式的不能拆卸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外壳和底座,外壳呈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上表面是由主平面和若干副平面组成,主平面为多边形结构,在主平面的每一条侧边上均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副平面,在外壳上两个相对应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A,在外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装的环形凸缘,通过环形凸缘与所述凹槽的插接使得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A相对应的连接耳板B。进一步地,在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连接柱。进一步地,底座下端面上设置有凹陷平面,凹陷平面位于两侧的连接耳板B之间,连接耳板B的下端面高于凹陷平面。进一步地,在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所述的环形凸缘围成的区域内。进一步地,加强筋呈“X”形状,且加强筋呈水平状布置。进一步地,在外壳上设置有与外壳相连通的配件接口。进一步地,配件接口位于外壳的一外侧面上,并且配件接口位于外壳上两侧的连接耳板A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主平面上设置有若干信号指示灯。进一步地,若干信号指示灯呈V形排布。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安装拆卸方便的同时,实现了防尘、防震作用,另外,底座下端面上设置有凹陷平面,大大减小接触面积,起到良好防震功能,同时也提高了本技术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外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底座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主平面;12、副平面;13、连接耳板A;14、配件接口;15、信号指示灯;16、连接柱;17、凹槽;2、底座;21、环形凸缘;22、连接耳板B;23、加强筋;24、凹陷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外壳1和底座2,外壳1呈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外壳1的上表面是由主平面11和若干副平面12组成,主平面11为多边形结构,在主平面11的每一条侧边上均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副平面12,在外壳1上两个相对应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A13,在外壳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17;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7相配装的环形凸缘21,通过环形凸缘21与所述凹槽17的插接使得外壳1与底座2固定连接,在底座2上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A13相对应的连接耳板B22。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连接柱16。底座2下端面上设置有凹陷平面24,凹陷平面24位于两侧的连接耳板B22之间,连接耳板B22的下端面高于凹陷平面24。在底座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加强筋23,加强筋23位于所述的环形凸缘21围成的区域内。加强筋23呈“X”形状,且加强筋呈水平状布置。在外壳1上设置有与外壳相连通的配件接口14,作为优选,配件接口14位于外壳1的一外侧面上,并且配件接口14位于外壳上两侧的连接耳板A13之间。在所述主平面11上设置有若干信号指示灯15,若干信号指示灯15呈V形排布。为了安装方便,在外壳上的连接耳板A和底座上的连接耳板B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外壳和底座插接后通过螺栓穿设于连接孔内并用螺母紧固实现进一步外壳与底座的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外壳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外壳呈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上表面是由主平面和若干副平面组成,主平面为多边形结构,在主平面的每一条侧边上均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副平面,在外壳上两个相对应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A,在外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装的环形凸缘,通过环形凸缘与所述凹槽的插接使得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A相对应的连接耳板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包括外壳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外壳呈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外壳的上表面是由主平面和若干副平面组成,主平面为多边形结构,在主平面的每一条侧边上均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副平面,在外壳上两个相对应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板A,在外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装的环形凸缘,通过环形凸缘与所述凹槽的插接使得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板A相对应的连接耳板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连接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数据互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底座下端面上设置有凹陷平面,凹陷平面位于两侧的连接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威刘棒棒辛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科龙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