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962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包括顶板、围护桩、底板、立柱桩、侧墙、钢筋混凝土立柱和型钢立柱,所述的顶板两端设置有端部支撑,中间设置有中部支撑,所述的围护桩设置在顶板底部,且所述的围护桩与端部支撑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设置在顶板底部,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与中部支撑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内部设置有型钢立柱;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底部插入立柱桩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法快捷,不影响地面交通。

Semi inverse underground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road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mi reverse underground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road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semi reverse underground structure includes a top plate, a retaining pile, a bottom plate, a column pile, a side wall, a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nd a steel vertical column.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end support at the end of the top, and the middle support is provided in the middle. The retaining pile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retaining pile is fixed with the end suppor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middle support, and the steel colum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is arranged insid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is inser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crete column. In the column pil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is quick, and the ground traffic is not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穿立交地下通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下立交或通道结构形式常采用桥跨式结构或框架涵式结构,桥跨式结构不利于大直径管线过桥,且一般不能覆土绿化,还存在伸缩缝处漏水、结构形式单一等不足;框架涵式结构需要基坑开挖到底板下,再顺作施工时,底板-侧墙-顶板,对地面交通影响周期长,且市政管线迁改空间小、难度大。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施工中施工缝渗漏及对地面交通影响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成为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地面交通影响周期短的、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包括顶板、围护桩、底板、立柱桩、侧墙、钢筋混凝土立柱和型钢立柱,所述的顶板两端设置有端部支撑,中间设置有中部支撑,所述的围护桩设置在顶板底部,且所述的围护桩与端部支撑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设置在顶板底部,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与中部支撑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内部设置有型钢立柱;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底部插入立柱桩中。进一步地,所述的自顶板的下方两侧端部预留钢筋接驳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型钢立柱为钢管柱、格构柱或H型钢立柱。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自地面开挖至第一次开挖面,所述的开挖面设置在顶板底面下;(2)在第一次开挖面处施工围护桩;(3)在开挖处施工安装立柱桩和钢筋混凝土立柱;(4)在第一次开挖面上立模浇筑顶板,自顶板的下方两侧端部支撑预留钢筋接驳措施,便于后续侧墙钢筋连接和侧墙与顶板节点浇筑;(5)待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进行顶板上方铺设覆土结构,同期敷设市政管线,完成路面施工;(6)自顶板的下方由外而内、由上而下开挖土方,开挖至第二次开挖面,所述的第二次开挖面设置在底板的底面下方;(7)施工时,底板和侧墙沿型钢立柱周边立模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立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施工简单,结构顶板上部可根据城市管线的埋深要求预留一定的覆土厚度,管线不从结构中穿越,易于施工,后期管线维护方便。结构顶板可根据地面交通分期和管线迁改分期的需求分段实施,确保施工期间地面交通不中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地下通道结构横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地下通道结构A-A示意图;图中,1顶板、101端部支撑、102中部支撑、3围护桩、4底板、5立柱桩、6侧墙、7钢筋混凝土立柱、8型钢立柱、9第一次开挖面、10第二开挖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1由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包括顶板1、围护桩3、底板4、立柱桩5、侧墙6、钢筋混凝土立柱7和型钢立柱8,所述的顶板1两端设置有端部支撑101,中间设置有中部支撑102,所述的围护桩3设置在顶板1底部,且所述的围护桩3与端部支撑101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设置在顶板1底部,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与中部支撑102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内部设置有型钢立柱8;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底部插入立柱桩5中。所述的顶板1的下方两侧端部预留钢筋接驳的位置。所述的型钢立柱8为钢管柱。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的型钢立柱8为格构柱。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的型钢立柱8为H型钢立柱和格构柱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围护结构在施工期间既充分发挥其基坑支护作用,又发挥其竖向承载能力承担顶板及其上方覆土荷载,顶板上方即可恢复市政管线和地面交通;中立柱在施工阶段由钢立柱承担荷载,使用阶段由钢立柱与混凝土柱形成型钢混凝土柱共同承担。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自地面开挖至第一次开挖面9,所述的第一次开挖面9设置在顶板1的底面下方;(2)在第一次开挖面9处施工围护桩3;(3)在开挖处施工安装立柱桩5和钢筋混凝土立柱7;(4)在第一次开挖面9上立模浇筑顶板1;(5)待顶板1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进行顶板1上方铺设覆土结构2,同期敷设市政管线,完成路面施工;(6)顶板1下方由外而内、由上而下开挖土方,开挖至第二次开挖面10,所述的第二次开挖面10设置在底板4的底面下方;(7)施工时,底板4和侧墙6沿型钢立柱8周边立模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对地面交通和市政管线的影响周期少,结构顶板可根据地面交通分期和管线迁改分期的需求分段实施,确保施工期间地面交通不中断;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后,顶板以下的施工对地面交通无影响。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包括顶板(1)、围护桩(3)、底板(4)、立柱桩(5)、侧墙(6)、钢筋混凝土立柱(7)和型钢立柱(8),所述的顶板(1)两端设置有端部支撑(101),中间设置有中部支撑(102),所述的围护桩(3)设置在顶板(1)底部,且所述的围护桩(3)与端部支撑(101)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设置在顶板(1)底部,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与中部支撑(102)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内部设置有型钢立柱(8);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底部插入立柱桩(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包括顶板(1)、围护桩(3)、底板(4)、立柱桩(5)、侧墙(6)、钢筋混凝土立柱(7)和型钢立柱(8),所述的顶板(1)两端设置有端部支撑(101),中间设置有中部支撑(102),所述的围护桩(3)设置在顶板(1)底部,且所述的围护桩(3)与端部支撑(101)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设置在顶板(1)底部,且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与中部支撑(102)相固接,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内部设置有型钢立柱(8);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立柱(7)底部插入立柱桩(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1)的下方两侧端部预留钢筋接驳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道路的半逆作地下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其张乾坤严中代迎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