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内模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5916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廊内模台车,其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支架、通过侧面油缸设置在支架左右两侧的左模板和右模板以及设置在支架下端的底部油缸;在所述左模板与支架和顶部模板之间设置有左连杆机构,在右模板与支架和顶部模板之间设置有右连杆机构,所述侧面油缸一端与支架铰连,另一端与左模板和右模板铰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侧模板与支架之间设置连杆,使上下两个连杆、侧模、立柱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脱模时,在侧面油缸的作用下左模板与右模板会倾斜向内侧靠拢,实现斜下方平移脱模,而不是水平或竖直移动,可以有效保证管廊箱涵顶部两侧的施工精度,保证施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内模台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廊内模台车。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目前我国在综合管廊建设中,大多采用满堂支架加木模或小钢模的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混凝土成型效果差、施工精度得不到保证,并且工程劳动强度大、施工成本高;也有部分采用管廊台车进行施工的方式,但是目前的管廊台车在脱模时侧模板均采用水平或竖直移动方式,这样便会损坏箱涵顶部两侧的直角结构,影响施工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施工精度高的管廊内模台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廊内模台车,其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支架、通过侧面油缸设置在支架左右两侧的左模板和右模板以及设置在支架下端的底部油缸;在所述左模板与支架和顶部模板之间设置有左连杆机构,在右模板与支架和顶部模板之间设置有右连杆机构,所述侧面油缸一端与支架铰连,另一端与左模板或右模板铰连。本技术所述左连杆结构包括位于左模板上端的上连杆以及位于左模板下端的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一端与左模板铰连,另一端与顶部模板的左端铰连,所述下连杆一端与左模板铰连,另一端与支架的左侧立柱铰连,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平行。本技术所述右连杆机构与左连杆机构结构相同。本技术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尼龙平轮。本技术所述支架与左右模板通过螺旋千斤顶固定。本技术在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横梁,所述螺旋千斤顶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左右模板连接。本技术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底螺旋千斤顶。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侧模板与支架之间设置连杆,使上下两个连杆、侧模、立柱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脱模时,在侧面油缸的作用下左模板与右模板会倾斜向内侧靠拢,实现斜下方平移脱模,而不是水平或竖直移动,可以有效保证管廊箱涵顶部两侧的施工精度,保证施工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支架1、通过顶梁1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端的顶部模板11、安装在支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侧面油缸10、通过位于支架1左侧的侧面油缸10安装在支架1左侧的左模板5、通过位于支架1右侧的侧面油缸10安装在支架1右侧的右模板6以及设置在支架1下端的底部油缸3;在左模板5与支架1和顶部模板11之间设置有左连杆机构,在右模板6与支架1和顶部模板11之间设置有右连杆机构,所述侧面油缸10一端与支架1铰连,另一端与左模板5和右模板6铰连。当进行施工时,在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螺旋千斤顶4,所述支架1与左右模板5、6通过侧螺旋千斤顶13固定,在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旋千斤顶13,位于支架1左侧的螺旋千斤顶13一端与支架1铰连,另一端与左模板5铰连,位于支架1右侧的螺旋千斤顶13一端与支架1铰连,另一端与右模板6铰连。在所述左模板5和右模板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横梁7,螺旋千斤顶13通过连接横梁7与左右模板连接。所述左连杆结构包括位于左模板5上端的上连杆9以及位于左模板5下端的下连杆8,所述上连杆9一端与左模板5铰连,另一端与顶部模板11的左端铰连,所述下连杆8一端与左模板5铰连,另一端与支架1的左侧立柱铰连,所述上连杆9与下连杆8平行。所述右连杆机构包括位于右模板6上端的右侧上连杆14以及位于右模板6下端的右侧下连杆15,所述右侧上连杆14一端与右模板6铰连另一端与顶部模板11的右端铰连,所述右侧下连杆15一端与右模板6铰连另一端与支架1的右侧立柱铰连,所述右侧上连杆9与右侧下连杆8平行。左右两个模板通过位于支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杆与支架1形成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从而当侧面油缸10驱动进行脱模时,左右模板会倾斜向内侧移动,可以有效防止对箱涵顶部的直角造成损伤,保证施工精度。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脱模,上连杆9、下连杆8、右侧上连杆14、右侧下连杆15相对于支架1来说倾斜向下设置,侧面油缸10相对于支架1来说倾斜向上设置。在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所述行走轮2为尼龙平轮,不需要铺设轨道,对混凝土面起到了保护作用,可以在混凝土面直接行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廊内模台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廊内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支架(1)、通过侧面油缸(10)设置在支架(1)左右两侧的左模板(5)和右模板(6)以及设置在支架(1)下端的底部油缸(3);在所述左模板(5)与支架(1)和顶部模板(11)之间设置有左连杆机构,在右模板(6)与支架(1)和顶部模板(11)之间设置有右连杆机构,所述侧面油缸(10)一端与支架(1)铰连,另一端与左模板(5)和右模板(6)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内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支架(1)、通过侧面油缸(10)设置在支架(1)左右两侧的左模板(5)和右模板(6)以及设置在支架(1)下端的底部油缸(3);在所述左模板(5)与支架(1)和顶部模板(11)之间设置有左连杆机构,在右模板(6)与支架(1)和顶部模板(11)之间设置有右连杆机构,所述侧面油缸(10)一端与支架(1)铰连,另一端与左模板(5)和右模板(6)铰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内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杆结构包括位于左模板(5)上端的上连杆(9)以及位于左模板(5)下端的下连杆(8),所述上连杆(9)一端与左模板(5)铰连,另一端与顶部模板(11)的左端铰连,所述下连杆(8)一端与左模板(5)铰连,另一端与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涛李连余胡红一李建马艳荣尚立华张静刘胜国张传苍张艳霞杨帆崔卿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工程局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