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962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06
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模板系统内模系统、外模系统,所述内模系统包括顶模、侧模、支撑系统、升降油缸、伸缩油缸及滚轮;所述模板系统包括顶模、侧模;所述外模系统设置在侧模的外侧,外模系统包括管桩、横梁、竖梁、外模板及使竖梁与横梁连接的挂装机构,所述横梁与若干管桩固定连接,竖梁呈竖直向与横梁通过挂装机构连接,所述外模板与竖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纵向桁架、横向平联桁架,横向平联桁架两端与纵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模设置在横向平联桁架上方,侧模设置在纵向桁架外侧,所述侧模与模板系统内模系统之间设有伸缩油缸;所述顶模连接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下方设有滚轮;升降油缸驱动支撑系统的升降。

Construction formwork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ethod of tube Gallery

The construction template system and the use method of the tube Gallery include the mold system and the outer mold system of the formwork system. The internal model system includes the top die, the side die, the support system, the lifting oil cylinder, the telescopic oil cylinder and the roller. The formwork system includes the top die and the side die. The outer die system is arranged on the lateral of the side die and the outer die system includes the pipe pile. The cross beam, the vertical beam, the outer formwork and the hanger mechanism connecting the vertical beam to the cross beam are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f pipe piles. The vertical beam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ross beam through the mounting mechanism. The outer plate is fixed to the vertical beam, and the supporting system includes a longitudinal truss, a transverse flat truss, and a transverse flat trussed truss at both ends and ends. The vertical truss is fixed in a fixed connection; the top die is set above the lateral horizontal joint truss, the side die is set outside the longitudinal truss, and a telescopic oil cylind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ide die and the inner mold system of the template system; the top die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 roller is provided under the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 lifting system is raised and down of the lift cylinder driven suppor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公开号CN102817372A,公开的一种地下深基础混凝土反模施工方法,上述实施方案中反模的支撑方式是用拉杆固定模板:在基坑支护桩上凿出钢筋,焊接拉杆用以固定木模板。上述方案在浇筑施工后,拉杆部位就是一个空洞,拆除模板时需要再填补拉杆留下的漏洞,但这样的填补在防渗漏性方面还是没有一次性浇筑成型来的优异,而管廊又是在地下,因此对防水性要求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施工高效、浇筑施工质量优异的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系统内模系统、外模系统,所述内模系统包括顶模、侧模、支撑系统、升降油缸、伸缩油缸及滚轮;所述模板系统包括顶模、侧模;所述外模系统设置在侧模的外侧,外模系统包括管桩、横梁、竖梁、外模板及使竖梁与横梁连接的挂装机构,所述横梁与若干管桩固定连接,竖梁呈竖直向与横梁通过挂装机构连接,所述外模板与竖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纵向桁架、横向平联桁架,横向平联桁架两端与纵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模设置在横向平联桁架上方,侧模设置在纵向桁架外侧,所述侧模与模板系统内模系统之间设有伸缩油缸;所述顶模连接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下方设有滚轮;升降油缸驱动支撑系统的升降。进一步说,还包括定位侧模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件的开孔、可嵌入开孔的定位销,所述连接件一端与侧模转动连接,连接件另一端与支撑系统转动连接,支撑系统设有锁孔,所述定位销可嵌入锁孔和开孔。进一步说,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支撑系统转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侧模转动连接。进一步说,所述连杆包括螺杆、螺母,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杆与与侧模转动连接。进一步说,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升降油缸,升降油缸安装在支撑系统。进一步说,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连接支撑系统。进一步说,还包括底部横撑杆,底部横撑杆安装在纵向桁架之间,底部横撑杆与纵向桁架采用销轴联接。进一步说,所述挂装机构包括挂钩、螺纹杆、螺帽,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挂钩固定连接,螺纹杆另一端穿设竖梁并采用螺帽锁紧,所述挂钩挂装在横梁。一种管廊施工模板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先打管桩,将横梁呈水平向设置与管桩固定连接,所述竖梁通过挂装机构挂在横梁,将外模板与竖梁固定连接。B.在待施工的管廊底部铺设轨道,将支撑系统设置在待施工的管廊,支撑系统设置在轨道。C.伸缩油缸驱动侧模,调整侧模至浇筑施工位置;升降油缸驱动支撑系统,调整顶模、侧模至浇筑施工位置。D.浇筑施工完成后,所述伸缩油缸收缩,侧模脱模;所述升降油缸收缩,顶模脱模。E.牵引装置牵引支撑系统沿轨道离开原浇筑施工位置。一种管廊施工模板系统的使用方法,上述步骤B中,伸缩油缸调整侧模至浇筑施工位置后,所述定位销嵌入锁孔和开孔,将侧模与支撑系统锁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呈整体结构,通过油缸即可调节外模板位置,脱模便利,移动时,通过牵引装置可实现整体前行,相比现有技术省去的拆装外模板的工序,可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挂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包括内模系统1、外模系统,所述内模系统1包括顶模11、侧模12、支撑系统2、升降油缸3、伸缩油缸4及滚轮5;使用时,所述外模系统设置在侧模12的外侧,所述顶模11抵触顶面混凝土,侧模12与外模系统包夹侧面混凝土。所述顶模11和侧模12由多个独立的子模板拼合而成。本实施例所述外模系统包括管桩91、横梁92、竖梁93、外模板94及使竖梁93与横梁92连接的挂装机构,所述横梁92与若干管桩91焊接固定,竖梁93呈竖直向与横梁92通过挂装机构连接,所述外模板94与竖梁93固定连接。所述挂装机构可开捷高效的固定外模板94,施工时,所述外模系统与内模系统1之间无对拉杆,后期无需填补因设置拉杆留下的空洞。本实施例所述支撑系统2包括纵向桁架21、横向平联桁架22,横向平联桁架22两端与纵向桁架21固定连接;浇筑时,支撑系统2承受来自侧面和顶面混凝土的作用力。所述纵向桁架21、横向平联桁架22是采用金属型材搭建而成的框架结构。本实施例所述顶模11设置在横向平联桁架22上方,侧模12设置在纵向桁架21外侧,所述侧模12与支撑系统2之间设有伸缩油缸4;所述顶模11与支撑系统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油缸4一端与纵向桁架21采用螺栓转动连接,伸缩油缸4另一端采用螺栓与侧模12转动连接。本实施例所述支撑系统2下方设有滚轮5;升降油缸3驱动支撑系统2的升降。本专利技术依靠滚轮5滑动。所述升降油缸3驱动支撑系统2的升降的方式包括升降油缸3连接转动设置的滚轮5,升降油缸3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系统2,升降油缸3伸缩可带动支撑系统2上下升降;另一实施方式是,升降油缸3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系统2,升降油缸3下方不再设置滚轮5,升降油缸3伸缩可带动支撑系统2上下升降。本实施例还包括轨道51,所述滚轮5设在轨道51沿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轨道51为工字钢。本实施例还包括定位侧模12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连接件61、设置在连接件61的开孔62、可嵌入开孔62的定位销63,所述连接件61一端与侧模12转动连接,连接件61另一端与支撑系统2转动连接,支撑系统2设有锁孔,所述定位销63可嵌入锁孔和开孔62。本实施例还包括连杆7,所述连杆7一端与支撑系统2转动连接,连杆7另一端与侧模12转动连接。本实施例所述连杆7包括螺杆71、螺母72,螺杆71与螺母72螺纹连接,螺杆71与与侧模12转动连接。拧动螺母72,可带动螺杆71伸缩。本实施例所述滚轮5转动设置在升降油缸3,升降油缸3安装在支撑系统2。本实施例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连接支撑系统2。作为优选,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卷扬机或牵引车。本实施例还包括底部横撑杆8,底部横撑杆8安装在纵向桁架21之间,底部横撑杆8与纵向桁架21采用销轴联接。在管廊混凝土浇筑时,底部横撑杆8可保证台车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拆除底部横撑杆8一端的销轴后,所述横撑杆可在水平向转动,使施工人员的通过性良好。本实施例所述挂装机构包括挂钩95、螺纹杆96、螺帽97,所述螺纹杆96一端与挂钩95固定连接,螺纹杆96另一端穿设竖梁93并采用螺帽97锁紧,所述挂钩95挂装在横梁92。采用挂钩95挂装方式安装外模板94可方便外模板94的拆装,可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一种管廊施工模板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先打管桩91,将横梁92呈水平向设置与管桩91固定连接,所述竖梁93通过挂装机构挂在横梁92,将外模板94与竖梁93固定连接;B.在待施工的管廊底部铺设轨道51,将管廊施工模板系统设置在待施工的管廊,管廊施工模板系统设置在轨道51。C.伸缩油缸4驱动侧模12,调整侧模12至浇筑施工位置;升降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内模系统、外模系统,所述内模系统包括顶模、侧模、支撑系统、升降油缸、伸缩油缸及滚轮;所述外模系统设置在侧模的外侧,外模系统包括管桩、横梁、竖梁、外模板及使竖梁与横梁连接的挂装机构,所述横梁与若干管桩固定连接,竖梁呈竖直向与横梁通过挂装机构连接,所述外模板与竖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纵向桁架、横向平联桁架,横向平联桁架两端与纵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模设置在横向平联桁架上方,侧模设置在纵向桁架外侧,所述侧模与内模系统之间设有伸缩油缸;所述顶模连接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下方设有滚轮;升降油缸驱动支撑系统的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内模系统、外模系统,所述内模系统包括顶模、侧模、支撑系统、升降油缸、伸缩油缸及滚轮;所述外模系统设置在侧模的外侧,外模系统包括管桩、横梁、竖梁、外模板及使竖梁与横梁连接的挂装机构,所述横梁与若干管桩固定连接,竖梁呈竖直向与横梁通过挂装机构连接,所述外模板与竖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纵向桁架、横向平联桁架,横向平联桁架两端与纵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模设置在横向平联桁架上方,侧模设置在纵向桁架外侧,所述侧模与内模系统之间设有伸缩油缸;所述顶模连接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下方设有滚轮;升降油缸驱动支撑系统的升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位侧模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件的开孔、可嵌入开孔的定位销,所述连接件一端与侧模转动连接,连接件另一端与支撑系统转动连接,支撑系统设有锁孔,所述定位销可嵌入锁孔和开孔。3.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支撑系统转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侧模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施工模板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杆包括螺杆、螺母,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杆与与侧模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民胡月明郭洪斌赵李彦宋清智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土桥梁专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