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3122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完成廊道主体的制作;B、在地表面挖掘用以容纳廊道主体的基坑;C、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在基坑内浇筑支护桩,其中,支护桩具有用以承托廊道主体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廊道主体贴合的部位与基坑底部存在预设距离;D、将廊道主体放置在支护桩的支撑部上,并将廊道主体与支护桩固定连接在一起;E、覆盖基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廊道主体的小型化设计,进而减少了制作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廊道主体的强度,降低了廊道主体变形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廊
,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为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通常将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称为综合管廊,城市综合管廊,也称为共同沟、综合管沟,即在市政道路下建造一个地下廊道,将电力、通讯、热力和给排水等各种市政管线一并纳入其中。目前综合管廊的施工,均是在管廊主体内部设置排水管道,以将管廊主体内部的积水排出,这样就需要将管廊主体制作的很大,制作成本较高,同时也增大了管廊主体因受冻害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变形或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完成廊道主体的制作;B、在地表面挖掘用以容纳廊道主体的基坑;C、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在基坑内浇筑支护桩,其中,支护桩具有用以承托廊道主体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廊道主体贴合的部位与基坑底部存在预设距离;D、将廊道主体放置在支护桩的支撑部上,并将廊道主体与支护桩固定连接在一起;E、覆盖基坑。较优地,所述支撑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护桩上的凸起结构。较优地,所述廊道主体与所述基坑的侧壁之间存在缝隙。较优地,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体的底部设置排水孔。较优地,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体的侧壁上设置固定孔;步骤D包括:通过锚杆穿过固定孔锚接在支护桩上将廊道主体与支护桩连接固定。较优地,步骤D完成之后对锚杆进行防腐处理;较优地,步骤B包括:在基坑的底部挖设蓄水坑,并在基坑底部铺设向蓄水坑倾斜的排水斜面。较优地,所述排水斜面的倾斜度为千分之三。较优地,步骤B之后包括步骤B’;步骤B’包括在与基坑存在预设距离的位置设置检查井,并开设用以将检查井和基坑连通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与蓄水坑相对应。较优地,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检查孔;步骤D包括:使检查孔与连接通道相对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支撑部与廊道主体贴合的部位与基坑底部存在预设距离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廊道主体内部的水通过廊道主体和基坑底部之间的缝隙排出,进而实现了廊道主体的小型化设计。并且通过所述廊道主体与所述支护桩固定连接在一起,能够提高能够增强廊道主体的强度,进而降低廊道主体出现变形的风险,更有效地防止因廊道主体变形而损坏其内部管线或设备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中的综合管廊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I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K-K剖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廊道主体,11—检查孔,2—基坑,21—蓄水坑,22—排水斜面,3—支护桩,31—支撑部,4—锚杆,5—检查井,51—连接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完成廊道主体1的制作;B、在地表面挖掘用以容纳廊道主体1的基坑2;C、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在基坑2内浇筑支护桩3,其中,支护桩3具有用以承托廊道主体1的支撑部31,支撑部31与廊道主体1贴合的部位与基坑2底部存在预设距离;D、将廊道主体1放置在支护桩3的支撑部31上,并将廊道主体1与支护桩3固定连接在一起;E、覆盖基坑2。其中,支撑部3与廊道主体1贴合的部位与基坑2底部之间的预设距离可等于结合廊道主体1的高度乘以廊道主体1宽度和基坑2宽度的比值。采用这样的方案,能够在廊道主体1和基坑2底部之间形成排水通道,相对与现有技术中降排水通道设置在廊道主体内部的方案,本实施例能够减小廊道主体1的体积,进而降低廊道主体1的制作成本。其中,预设距离可等于结合廊道主体1的高度乘以廊道主体1宽度和基坑2宽度的比值。这样能够保证排水的顺畅。具体地,可如图1中所示,支撑部31为设置在支护桩3上的凸起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支护桩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呈两列分别设置在廊道主体1的两侧,通过采用将廊道主体1与支护桩3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廊道主体1的强度,降低其出现变形而损坏内部管线或设备的风险。较优地,廊道主体1与基坑2的侧壁之间存在缝隙。采用这样的方式,当基坑2的侧壁因冻害或其他因素影响产生变形时不会直接影响廊道主体1,进而保护了廊道主体1进一步地,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体1的底部设置排水孔。这样可以将廊道主体1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排入排水通道中。廊道主体1与支护桩3固定连接方式可具体采用,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固定孔;步骤D包括:通过锚杆4穿过固定孔锚接在支护桩3上将廊道主体1与支护桩3连接固定。采用通过锚杆4对将廊道主体1与支护桩3连接固定,不仅能够保证固定效果,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其中锚杆连接是一种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只是利用了这一现有技术,并不意图对其进行改进,因此此处不再详述。更优地,步骤D完成之后对锚杆4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照图3,步骤B包括:在基坑2的底部挖设蓄水坑21,并在基坑底部铺设向蓄水坑21倾斜的排水斜面22。这样,排水通道中的水可以通过排水斜面22流入蓄水坑21内,当蓄水坑21内的水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可通过水泵将水排出。具体地,排水斜面22的倾斜度为千分之三。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照图4,步骤B之后包括步骤B’;步骤B’包括在与基坑2存在预设距离(例如5米以上)的位置设置检查井5,并开设用以将检查井5和基坑2连通的连接通道51,连接通道51与蓄水坑21相对应。工作人员可通过连接通道51将蓄水坑21内的水排出。进一步地,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检查孔11;步骤D包括:使检查孔11与连接通道51相对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连接通道51,由检查孔11进入廊道主体1内部进行检修作业。现有的设计中综合管廊大多设置在路面的正下方或与路面较近的位置,而对其检修时会影响道路交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通道51将检查井5和基坑2连通,能够检查井5可设置在距离基坑2较远的位置,这样在检修时,进修人员可通过连接通道51进入基坑2内进行检修或排水作业,不会影响交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完成廊道主体的制作;B、在地表面挖掘用以容纳廊道主体的基坑;C、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在基坑内浇筑支护桩,其中,支护桩具有用以承托廊道主体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廊道主体贴合的部位与基坑底部存在预设距离;D、将廊道主体放置在支护桩的支撑部上,并将廊道主体与支护桩固定连接在一起;E、覆盖基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完成廊道主体的制作;B、在地表面挖掘用以容纳廊道主体的基坑;C、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在基坑内浇筑支护桩,其中,支护桩具有用以承托廊道主体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廊道主体贴合的部位与基坑底部存在预设距离;D、将廊道主体放置在支护桩的支撑部上,并将廊道主体与支护桩固定连接在一起;E、覆盖基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护桩上的凸起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主体与所述基坑的侧壁之间存在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体的底部设置排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在廊道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莲梁会年李桃园李广才李岩周红军赵伯强张德军朱传涛魏红艳王鑫崔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