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5957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4:14
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型钢三角桁架,型钢三角桁架的底部一侧倾斜设置预埋地脚螺栓,型钢三角桁架上设置数个压梁槽钢,型钢三角桁架的直角边长边外侧安装模板,型钢三角桁架与模板之间设置数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一端位于型钢三角桁架一侧的模板内部,型钢三角桁架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横向连接钢管,型钢三角桁架上部安装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型钢三角桁架和预埋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可进行单侧立模且支架稳定性能高、防水性能好,钢管用量少且拆装方便,能够为隧道高大侧墙模板提供足够的抗侧移及抗浮力,既提高了模板的施工精度,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工程进度。

Single side vertical formwork of large side wall of open cut tunnel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excavation of tall wall unilateral formwork, steel truss including triangle right triangle, the bottom side of steel truss inclined triangle embedded anchor bolts, steel triangular trus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ressure beam channel, right side of the outer sides of the triangular truss type steel installation template,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device set between the steel truss and the triangle template end connection device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triangle truss type steel formwork, steel truss of the triangle hypoteneuse install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ransverse connecting pipe, platform installation type triangular steel truss. The utility model uses steel triangular truss as supporting system and embedded template, can be unilateral formwork and scaffold high stability, goo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steel consumption and easy disassembly, can provide lateral resistance and buoyancy enough for the tunnel side wall of tall template, not on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template construction,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
本技术涉及及隧道侧墙单侧立模,具体地说是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
技术介绍
在工程用地日趋紧张的前提下,基坑工程向着深、大、近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垂直支护的形式越来越频繁的被应用到施工中,由于操作空间狭窄,明挖隧道主体结构侧墙的施工采用双侧支模无法实现,必须采用单侧支模。传统的单侧支模工艺是采用钢管搭设排架作为模板的支撑体系,通过近年来一系列的工程应用可以发现其具有较大的弊端:①现阶段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工期短、工程任务重、施工线路长的特点,而传统单侧立模工艺使用的钢管数量大,搭设周期长,拆卸工作量较大,严重影响到侧墙的施工效率,难以满足工程实际对于工期的要求;②由于侧墙体积较大,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侧向压力及上浮力极大,而传统钢管排架单侧立模技术一次支模高度较低,极易出现模板上浮、胀模的现象,导致混凝土墙面平整度、垂直度等出现缺陷,影响工程质量与工程形象;③受其自身结构形式的影响,传统单侧立模技术需要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施作会对主体结构侧墙的防水性能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防水隐患,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于高度较大墙体支模,传统单侧支模工艺施工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供一种可进行单侧立模且支架稳定性能高、防水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的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型钢三角桁架,型钢三角桁架的底部一侧倾斜设置预埋地脚螺栓,型钢三角桁架上设置数个压梁槽钢,型钢三角桁架的直角边长边外侧安装模板,型钢三角桁架与模板之间设置数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一端位于型钢三角桁架一侧的模板内部,型钢三角桁架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横向连接钢管,型钢三角桁架上部安装操作平台,型钢三角桁架底部设置螺杆,螺杆上配合设置开设内螺纹的套筒,套筒上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固定孔,固定孔内装有限位销,限位销的下端为半球形,限位销的上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型钢三角桁架上安装环形的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数个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销相配合。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预埋地脚螺栓上部设置连接管,连接管设置内螺纹,连接管安装在型钢三角桁架上,连接管下部与预埋地脚螺栓配合连接,连接管上部配合安装螺栓;所述的连接装置有连接爪,连接爪一端位于模板内,连接爪另一端与型钢三角桁架连接,连接爪两侧分别安装两个L形的背楞,其中两个背楞与模板连接,另外两个背楞与型钢三角桁架连接;所述的模板内设置两个倾斜的L形连杆,连杆的短端与连接爪端面相触,连杆的长端分别与对应的背楞连接;所述的型钢三角桁架内设置模板扣件,模板扣件一端连接两个L形的连接件,其中一个连接件的内侧侧壁与背楞的外侧侧壁连接,另一个连接件的内侧侧壁与背楞的上部连接,模板扣件上设置垫片,垫片与型钢三角桁架相触,垫片上安装数个蝶形螺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利用型钢三角桁架和预埋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可进行单侧立模且支架稳定性能高、防水性能好,钢管用量少且拆装方便,能够为隧道高大侧墙模板提供足够的抗侧移及抗浮力,既提高了模板的施工精度,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工程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Ⅲ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施工步骤1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施工步骤2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施工步骤3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施工步骤4示意图。附图标记:1型钢三角桁架2预埋地脚螺栓3螺杆4操作平台6背楞7模板8支撑钢管9压梁槽钢10横向连接钢管11模板扣件12蝶形螺母13垫片14连接爪15限位板16套筒17固定板18固定孔19限位销20限位孔21限位块2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如图1所示,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型钢三角桁架1,型钢三角桁架1的底部一侧倾斜设置预埋地脚螺栓2,型钢三角桁架1上设置数个压梁槽钢9,型钢三角桁架1的直角边长边外侧安装模板7,型钢三角桁架1与模板7之间设置数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一端位于型钢三角桁架1一侧的模板7内部,型钢三角桁架1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横向连接钢管10,型钢三角桁架1上部安装操作平台4。这种结构采用型钢三角桁架1和预埋地脚螺栓2对模板7进行单侧支撑,使用的钢管数量小,搭设周期短,拆卸工作量较小,侧墙的施工效率高,能够满足工程实际对于工期的要求;这种结构通过预埋地脚螺栓2对型钢三角桁架1和模板7进行固定并提供支撑力,避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模板7受侧向压力及上浮力影响,出现模板上浮、胀模的现象,防止混凝土墙面平整度、垂直度等出现缺陷,工程质量高;这种结构使用连接装置对模板7和型钢三角桁架1进行连接,而连接装置的一端位于型钢三角桁架1一侧的模板7内部,使模板7不需要对拉螺栓,模板7的灌注混凝土的一侧无孔洞,避免对主体结构侧墙的防水性能带来影响,防止造成防水隐患,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所述型钢三角桁架1由标准节和加高节组成,以应对不同的侧墙高度。操作平台4能够供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灌注。型钢三角桁架1底部设置螺杆3,螺杆3上配合设置开设内螺纹的套筒16,套筒16上设置固定板17,固定板17上开设固定孔18,固定孔18内装有限位销19,限位销19的下端为半球形,限位销19的上端设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22的一端,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7,型钢三角桁架1上安装环形的限位板15,限位板15上开设数个限位孔20,限位孔20与限位销19相配合。螺杆3的下端与固定在地面上的附加件螺纹连接,这种结构能够通过螺杆3将型钢三角桁架1固定稳固,从而将模板7固定,避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模板7受侧向压力及上浮力影响,出现模板7上浮、胀模的现象,防止混凝土墙面平整度、垂直度等出现缺陷,提高工程质量与工程形象。为当套筒16拧紧到设定位置时,限位销19下端的半球形部位完全进入限位孔20,此时无法转动套筒16,从而表示套筒16到达预定位置,到达预定位置后,限位销19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其下端一直位于限位孔20内,左右晃动或拧动套筒16均无法使限位销19脱离限位孔20,防止套筒16与螺杆3出现松动。当套筒16未拧紧到设定位置时,限位销19的半球形下端未能完全进入限位孔20,限位销19的半球形下端可以沿限位孔20的上沿滑动,此时仍可以转动套筒16,从而表示套筒16未拧紧到达预定位置。弹簧22的弹力保证了限位销19与限位板15的相对位置和限位销19能够在套筒16未到达设定位置时从限位孔19中脱离。当需要拆卸套筒16时,需要手动提起限位销19至下端脱离限位孔20,然后转动套筒16。限位块21的宽度或直径大于固定孔18的宽度或直径,固定孔18可以为多个,多个固定孔18沿周向分布在固定板17上。数个限位孔20沿周向分布在限位板15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预埋地脚螺栓2上部设置连接管,连接管设置内螺纹,连接管安装在型钢三角桁架1上,连接管下部与预埋地脚螺栓2配合连接,连接管上部配合安装螺栓。这种结构通过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

【技术保护点】
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型钢三角桁架(1),型钢三角桁架(1)的底部一侧倾斜设置预埋地脚螺栓(2),型钢三角桁架(1)上设置数个压梁槽钢(9),型钢三角桁架(1)的直角边长边外侧安装模板(7),型钢三角桁架(1)与模板(7)之间设置数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一端位于型钢三角桁架(1)一侧的模板(7)内部,型钢三角桁架(1)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横向连接钢管(10),型钢三角桁架(1)上部安装操作平台(4),型钢三角桁架(1)底部设置螺杆(3),螺杆(3)上配合设置开设内螺纹的套筒(16),套筒(16)上设置固定板(17),固定板(17)上开设固定孔(18),固定孔(18)内装有限位销(19),限位销(19)的下端为半球形,限位销(19)的上端设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22)的一端,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7),型钢三角桁架(1)上安装环形的限位板(15),限位板(15)上开设数个限位孔(20),限位孔(20)与限位销(19)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24 CN 20151098345351.明挖隧道主体结构高大侧墙单侧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型钢三角桁架(1),型钢三角桁架(1)的底部一侧倾斜设置预埋地脚螺栓(2),型钢三角桁架(1)上设置数个压梁槽钢(9),型钢三角桁架(1)的直角边长边外侧安装模板(7),型钢三角桁架(1)与模板(7)之间设置数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一端位于型钢三角桁架(1)一侧的模板(7)内部,型钢三角桁架(1)的斜边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横向连接钢管(10),型钢三角桁架(1)上部安装操作平台(4),型钢三角桁架(1)底部设置螺杆(3),螺杆(3)上配合设置开设内螺纹的套筒(16),套筒(16)上设置固定板(17),固定板(17)上开设固定孔(18),固定孔(18)内装有限位销(19),限位销(19)的下端为半球形,限位销(19)的上端设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22)的一端,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7),型钢三角桁架(1)上安装环形的限位板(15),限位板(15)上开设数个限位孔(20),限位孔(20)与限位销(19)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树磊李树忱李占先杨世锋赵世森师文明康熙杨领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