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122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两个垂直前侧板设置用于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横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或后侧板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穿透所述前侧板和/或后侧板的长条形槽口。其在方便施工的同时有利于增加模块拼接后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筑综合管廊的建筑材料,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是指在地下建造一个公用的隧道空间,把多种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一起,可解决各市政管线未能和道路同步施工、造成城市道路多次开挖的问题,当管线出现问题时,维修人员可通过专设入口直接进入管廊检查、维修。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无外乎预制拼装和支模现浇的方式。支模现浇非常简单,就是根据管廊的实际断面大小、扎钢筋笼、支设模版、再浇筑混凝土;预制拼装就是在预制厂根据管廊断面大小及吊装、运输设备的能力将管廊划分成一定长度的节段进行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而目前国内施工的综合管廊的断面尺寸都比较大,这样预制难度大、对现场吊装设备的要求高,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因此为了方便施工也有将管廊断面分拆为多个模块单独预制,然后再进行安装的,这种虽然减轻了预制模块的重量,但由于在支护架设管廊管线的桁架时需要将用于固定桁架的固定片嵌入到管廊墙体内,需要对墙体进行破坏,而由于拆分为多个模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墙体的整体强度,因此锚固固定片时容易在墙壁上形成裂纹、造成安全隐患,甚至使整个模块被击碎造成模块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其在将桁架锚固到墙壁上时不易形成裂纹,其实模块的浪费并保障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两个垂直前侧板设置用于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横担梁,所述前侧板和/或后侧板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穿透所述前侧板和/或后侧板的长条形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将用于架设管廊管线的桁架的固定片插入到槽口内,前侧板、后侧板和横担梁构成呈空心状的模块,向空心模块内芯注混凝土或砂浆后,混凝土或砂浆透过槽口向外溢流到达固定片处,混凝土或砂浆硬化凝固后起到一定的胶粘作用使固定片被粘在槽口内,从而完成桁架的支护,便于桁架的锚固和支护、减少在锚固桁架时对模块的破坏,减少模块的破损率并且有利于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口靠近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背离的侧面处设有封堵槽口的挡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锚固桁架时,挡片封堵在槽口开口处,增加槽口处的强度,使槽口附近不容易破损,避免砂浆/混凝土透过槽口而流到模块外;当需要桁架的固定片时,击碎挡片即可将固定片插入槽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担梁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横担梁的顶面对应所述凹槽设有高度小于凹槽深度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嵌合使相邻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的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管廊模块进行拼接时,上下相邻的模块的凸台与凹槽嵌合,使相邻模块的前侧板、后侧板相互对齐,便于使相邻模块能够对齐的同时,使相邻模块相互锁扣增加了模块拼接的牢固性;凸台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使得凸台与凹槽之间形成空腔,空腔打通相邻两个横担梁之间的区域使两端相邻的模块连通,上下相邻的模块通过两个横担梁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围成的区域连通,使得模块与模块之间纵孔相惯、横孔相连,纵横相通,芯注混凝土或砂浆后形成网状结构的建筑墙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端部均延伸出有长条形榫头,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榫头配合的榫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模块的榫头和榫槽相互嵌合,一方面与凹槽和凸台的嵌合形成在模块上下左右四面形成的互锁,便于使相邻模块能够对齐;另一方面增加相邻模块在其端部位置的接触面积,使砂浆/混凝土不容易通过模块与模块连接处的缝隙流到模块外,并且砂浆/混凝土在连接处的缝隙中硬化起到一定的胶粘作用,使模块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表面上或所述横担梁的顶面位于相邻所述凸台之间设有若干锚固柱,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下表面或所述横担梁的底面开设与所述锚固柱嵌合的锚固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柱与锚固槽相互嵌合后避免上线相邻的模块发生水平交错,配合榫头与榫槽嵌合,使模块上下左右均带有嵌合锚固结构,从而增加了模块本身的结构安全稳定性,有利于增加模块拼接后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固柱的顶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锚固柱与锚固槽嵌合,并且在嵌合时锚固柱不容易因发生磕碰而受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固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锚固柱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模块可以沿上下方向有一个调节度,便于调节砌筑过程中发生的误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呈同轴的圆柱形弧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构筑圆柱形或其他弧形管廊墙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模块与模块之间纵孔相惯、横孔相连,纵横相通,芯注混凝土或砂浆后形成网状结构的建筑墙体,便于快速施工的同时增加模块拼接后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2、模块上下左右均带有嵌合锚固结构增加了模块本身的结构安全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增加模块拼接后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3、便于桁架的锚固和支护,减少在锚固桁架时对模块的破坏而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拼接后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部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二拼接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拼接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拼接后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的C部放大图;图10为实施例三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侧板;2、后侧板;3、横担梁;31、凹槽;32、凸台;33、弧形凹陷;41、锚固柱;42、锚固槽;51、榫头;52、榫槽;6、倾斜面;7、凸边;8、槽口;81、挡片。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由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2、两个垂直前侧板1设置用于连接前侧板1和后侧板2的横担梁3,其中前侧板1、后侧板2以及横担梁3均为长条形平板。为了增加模块的镂空度并使模块重量分布均匀,横担梁3开设有两个呈拱形设置的凹槽31,横担梁3的顶面对应凹槽31设有高度小于凹槽31深度的凸台32,凸台32与凹槽31嵌合使相邻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的对齐。横担梁3的顶面位于两个凸台32之间设有弧形凹陷33,弧形凹陷33的中心处设有锚固柱41,结合图4,横担梁3的底面开设与锚固柱41嵌合的锚固槽42。为了便于使锚固柱41与锚固槽42嵌合,并且在嵌合时锚固柱41不容易因发生磕碰而受损,锚固柱41的顶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设置;为了使模块可以沿上下方向有一个调节度,便于调节砌筑过程中发生的误差,锚固槽42的深度大于锚固柱41的高度。前侧板1和后侧板2的一端均延伸出有长条形榫头51、另一端开设有用于与榫头51配合的榫槽52,榫槽52可以是开口与槽底宽度相同的平口式、开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的企口式、开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的滑键式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2)、两个垂直前侧板(1)设置用于连接前侧板(1)和后侧板(2)的横担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和/或后侧板(2)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穿透所述前侧板(1)和/或后侧板(2)的长条形槽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侧板(1)和后侧板(2)、两个垂直前侧板(1)设置用于连接前侧板(1)和后侧板(2)的横担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和/或后侧板(2)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穿透所述前侧板(1)和/或后侧板(2)的长条形槽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8)靠近所述前侧板(1)和后侧板(2)相互背离的侧面处设有封堵槽口(8)的挡片(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梁(3)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凹槽(31),所述横担梁(3)的顶面对应所述凹槽(31)设有高度小于凹槽(31)深度的凸台(32),所述凸台(32)与凹槽(31)嵌合使相邻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的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林华梁彬李丽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