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除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797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轴承除锈设备,包括:底座、驱动组件、支撑组件以及执行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一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安装在底座上,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板上,第四伞齿轮围绕旋转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且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板和一支撑柱,支撑板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压紧部件和除锈部件,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转向相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除锈的效率低的问题。

Bearing derust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earing derus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ase, a driving component, a supporting component, and an executive component. The driv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first drive component and a second drive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drive component includes a second drive motor, a third umbrella gear, and a fourth umbrella gear, and the second drive motor is fixed in a slide. On the movable plate, the sliding plate is mounted on the base, and a third parachute gear is mount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econd drive motor. The fourth bevel gear is rotationally mounted on the sliding plate, the fourth parachute gear i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round the rotating center line, and the third umbrella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fourth bevel gear; the support assembly includes the support assembly. A support plate and a supporting column are mounted on the base, and the support column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execut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pressing part and a rust removing component, and the first drive motor is the same as the second drive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manual rust removal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除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轴承除锈设备。
技术介绍
轴承在机械领域属于非常常见的零件,它主要的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用于降低机械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摩擦,从而减小损耗。现实中,轴承经常在腐蚀或者湿热的环境下工作,因此表面和内部都会生锈,而现有技术中除锈的方法一般是将轴承浸泡在机械除锈油里,这种方法适用于轴承内部滚珠的除锈,但是如果使用这种方法除去轴承表面的铁芯就比较慢,通常只有浸泡一天后轴承表面的铁锈才会慢慢掉落,效率低下是浸泡法除锈的弊端。经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在浸泡除锈前先用刷一下轴承,将生锈的轴承表面的铁锈进行预处理,则会大大缩短轴承浸泡除锈的时间,并且除锈效果远好于未用钢丝刷的情况。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者都是手动用普通的钢丝刷刷轴承,存在的问题是效率仍然比较低,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设备能快速刷去轴承表面的铁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轴承除锈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刷除轴承铁锈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轴承除锈设备,包括:底座、驱动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执行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伞齿轮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能转动的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围绕旋转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且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一滑动板上,在滑动板底面固定有两滑动条,在底座上开设有两滑动槽,每一滑动条均能滑动地安装在一滑动槽,两滑动槽相互平行,且每一滑动槽均导向其内的滑动条在靠近或远离支撑组件的方向上运动,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板上,第四伞齿轮围绕旋转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且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板和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板位于第二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之间,所述支撑柱竖直地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柱用于穿过轴承,支撑柱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能被一第一固定销穿过,以将轴承从竖直方向上限位在支撑板与第一固定销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底座上,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滑动板滑近支撑板或远离支撑板;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压紧部件和除锈部件;其中,压紧部件包括一压紧轮,所述压紧轮通过一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伞齿轮固定,在压紧轮外部套有一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表面能紧贴在轴承外部,且压紧轮转动后能带动轴承转动;所述除锈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两转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一第二传动轴与第四伞齿轮中心固定,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板上,且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对称地分布在第一齿轮两侧,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通过两第三传动轴连接有两转轮,每一转轮均与所在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同轴,每一转轮外表面均分布有第一钢丝刷,且每一转轮表面的第一钢丝刷均能与轴承外侧接触,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转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移动部件,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底座的侧板,支撑板两端分别通过两移动部件安装在两侧板上;每一移动部件均包括一安装板、一第一弹簧以及一锁紧销;其中,所述安装板水平地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侧板与支撑板之间,在支撑板朝向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对称的锁紧孔,锁紧销一端为固定端,锁紧销另一端执行端,锁紧销靠近执行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卡头,锁紧销固定端插入一固定在侧板上的导向筒内,锁紧销能在导向筒导向下移动且不会脱离导向筒,所述锁紧销穿过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导向筒上,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卡头上,以在第一弹簧弹力下锁紧销执行端能保持插入锁紧孔内的状态,且拨动卡头能使锁紧销锁紧端脱离锁紧孔。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楔形件、一移动齿条、一调节齿轮以及一转动部件;其中,所述楔形件包括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第一楔块与滑动板滑动方向垂直的侧面和第二楔块与滑动板滑动方向垂直的侧面均为固定面,第一楔块与滑动板滑动方向夹角为锐角的侧面与第二楔块与滑动板滑动方向夹角为锐角的侧面均滑动面,所述滑动板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与第一楔块固定面固定;所述移动齿条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齿纹,在底座上固定有一限制块,移动齿条上开有一条形孔,所述限制块穿过条形孔内,所述移动齿条在限制块导向下仅能垂直于滑动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楔块固定面与移动齿条靠近第一驱动电机的面固定,且第二楔块滑动面能与第一楔块滑动面接触,第二楔块滑动面与第一楔块滑动面相互平行,移动齿条的移动能通过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的作用带动滑动板远离或靠近支撑组件;所述调节齿轮通过一齿轮轴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调节齿轮与移动齿条啮合,所述转动部件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底座旁,所述转动部件能使齿轮转动并能限制齿轮自由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转动条、销套、转动销、第二弹簧以及第二固定销;其中,所述转动条一端为固定端,转动条另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条固定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且转动条转动圆心与调节齿轮圆心相同,转动条上固定有一所述销套,所述第二弹簧位于销套内,且第二弹簧被转动销穿过,所述转动销一端为销头,转动销另一端为销尾,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销套内壁,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在销头上,以使销头能在第二弹簧弹力下保持伸出销套外,销头能卡进调节齿轮两齿之间,且拉动销尾能将转动销销头拉进销套内;所述转动销销尾开有第一圆孔,对应在底座亦开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固定销能同时插入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以限制转动条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分别与两拉紧部件连接,每一拉紧部件均包括一第一固定板、一第二固定板和一第三弹簧;其中,在滑动板两侧分别固定有一第一固定板,在两侧板上分别固定有一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第三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固定,且每一第一固定板均位于第二固定板靠近支撑组件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表面分布有与轴承内壁紧贴的第二钢丝刷。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齿条齿纹为方形的齿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2、本专利技术能依据轴承的尺寸改变支撑板和滑动板的位置,适合大多数尺寸的轴承的除锈工作;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背景中提出的手动除锈效率低的问题,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操作者的除锈时间,经过本专利技术除锈后只需放入除锈油中浸泡些许时间就可以除去轴承的铁锈,除锈更加彻底,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I-I剖视图;图4为转动部件剖视图;图5为移动部件示意图。图中标记依次为:底座1、侧板11、第一驱动组件2、第一驱动电机21、第一伞齿轮22、第二伞齿轮23、第二驱动组件3、第二驱动电机31、第三伞齿轮32、第四伞齿轮33、滑动板4、拉紧部件41、第一固定板411、第二固定板412、第三弹簧413、支撑组件5、支撑板51、支撑柱52、移动部件53、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轴承除锈设备

【技术保护点】
轴承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执行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伞齿轮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能转动的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围绕旋转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且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一滑动板上,滑动板底面固定有两滑动条,在底座上开设有两滑动槽,每一滑动条均能滑动地安装在一滑动槽,两滑动槽相互平行,且每一滑动槽均导向其内的滑动条在靠近或远离支撑组件的方向上运动,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板上,第四伞齿轮围绕旋转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且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板和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板位于第二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之间,所述支撑柱竖直地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柱用于穿过轴承,支撑柱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能被一第一固定销穿过,以将轴承从竖直方向上限位在支撑板与第一固定销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底座上,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滑动板滑近支撑板或远离支撑板;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压紧部件和除锈部件;其中,压紧部件包括一压紧轮,所述压紧轮通过一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伞齿轮固定,在压紧轮外部套有一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表面能紧贴在轴承外部,且压紧轮转动后能带动轴承转动;其中,所述除锈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两转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一第二传动轴与第四伞齿轮中心固定,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板上,且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对称地分布在第一齿轮两侧,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通过两第三传动轴连接有两转轮,每一转轮均与所在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同轴,每一转轮外表面均分布有第一钢丝刷,且每一转轮表面的第一钢丝刷均能与轴承外侧接触,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转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执行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伞齿轮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能转动的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围绕旋转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平行,且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一滑动板上,滑动板底面固定有两滑动条,在底座上开设有两滑动槽,每一滑动条均能滑动地安装在一滑动槽,两滑动槽相互平行,且每一滑动槽均导向其内的滑动条在靠近或远离支撑组件的方向上运动,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板上,第四伞齿轮围绕旋转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且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板和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底座上,支撑板位于第二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之间,所述支撑柱竖直地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柱用于穿过轴承,支撑柱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能被一第一固定销穿过,以将轴承从竖直方向上限位在支撑板与第一固定销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底座上,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滑动板滑近支撑板或远离支撑板;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压紧部件和除锈部件;其中,压紧部件包括一压紧轮,所述压紧轮通过一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伞齿轮固定,在压紧轮外部套有一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外表面能紧贴在轴承外部,且压紧轮转动后能带动轴承转动;其中,所述除锈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两转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一第二传动轴与第四伞齿轮中心固定,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板上,且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对称地分布在第一齿轮两侧,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通过两第三传动轴连接有两转轮,每一转轮均与所在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同轴,每一转轮外表面均分布有第一钢丝刷,且每一转轮表面的第一钢丝刷均能与轴承外侧接触,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转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移动部件,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垂直于底座的侧板,支撑板两端分别通过两移动部件安装在两侧板上;每一移动部件均包括一安装板、一第一弹簧以及一锁紧销;其中,所述安装板水平地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侧板与支撑板之间,在支撑板朝向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对称的锁紧孔,锁紧销一端为固定端,锁紧销另一端执行端,锁紧销靠近执行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卡头,锁紧销固定端插入一固定在侧板上的导向筒内,锁紧销能在导向筒导向下移动且不会脱离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业海刘丹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捷科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